关灯
0

关于家庭的若干话题

摘要: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在省委党校与大家一起就家庭的话题做个交流和探讨。大家可能有点纳闷,人口计生委的主任来讲什么家庭的话题?其实,讲这个话题是有来由的,1920年秋,列宁在与克拉拉•蔡特金关于妇女问题的谈 ...
文稿修改演播室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传统的家庭文化,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非常绚丽多彩。
    传统家庭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是中华民族特有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中国传统家庭文化是在绵延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其内容主要体现等级制度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宗法制度。几千年来,形成了卷帙浩繁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一系列关于安家、兴家、传家的著作、观点和论述,成为一个独特的家庭文化现象。在我国家范、家训、家学、家风、家书、家谱、家规、家法、家祠等等,数不胜数,影响深远。从作者看,既有君王帝后、达官显宦、硕儒士绅,也有农夫商贾、普通百姓。从内容看,几乎涉及家庭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形式上看,更是多种多样,既有帝、后训谕皇室、宫闱的诏诰,也有教导幼童稚子的启蒙读物;既有家训、家范、家诫等长篇专论,也有家书、诗词、箴言、碑铭等简明训示;既有苦口婆心的规劝,也有道德律令性质的家法、家规、家禁等。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罕见的,独一份。
    这里,我想就家范、家谱和家书做个简单介绍,因为在家范、家谱和家书里,凝结和聚集了中国家庭文化的精华。
    家范,亦作家训、家诫、家教,是中国古代所特有的一种典籍。它是在传统的伦理之上,借助尊长的权威,对子孙族众的道德约束,是古人向后代传播立身治家、为人处世、齐家教子思想文化的载体。
    家范的产生,源远流长,年代久远。虽然在奴隶社会没发现正式的家范之作,但从周朝时期周公教儿子鲁公不要求备于一人,孔子教儿子学诗学礼就已能看到古代家范的雏形,不过那只是零散的口头教诲和训诫。据说,有一天孔子他老人家站在庭堂里,见儿子孔鲤恭恭敬敬地迈着小碎步走了过来,就叫住他问,学诗了吗?孔鲤很害怕他爸,小声答道,还没呢。孔子开导儿子说,不学诗就不会说话。又接着问,学礼了吗?孔鲤更胆怯,说没有。孔子很严肃地说,不学礼就不会做人。孔鲤诺诺,赶紧退下去学诗学礼。两千多年过去了,人们一直把孔子对孔鲤的教训奉为楷模,而父亲对子女的教育,也就被称之为庭训。到了两汉时期,先是出现了书信形式的家范,比如刘邦的《遗太子书》、刘向的《诫子歆书》等,虽然与后来规范性家范之作有一定距离,但已由简单单纯的口头训诫落实到书面文献上。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是传统家范的成立时期,代表作有三国蜀诸葛亮的《诫子书》、东晋陶潜《与子俨等书》。
    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标志着规范性家范的诞生,是现今可知的第一部系统的封建家范专著,也是历代家范中的经典之作。北齐颜之推是颜回的三十五代孙,颜回是孔子的高足,天资聪慧,贫而好学,居于陋巷,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32岁就死了,也属英年早逝,后世尊为“复圣”。《颜氏家训》全书七卷二十篇,其中《教子》是全书的第一篇。颜氏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教育,甚至在中国教育史上比较早地论述了“胎教”和“幼儿教育”等家庭教育的方法。《颜氏家训》说:“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子生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就是说,古代圣贤的君王就有胎教的方法:王后怀孩子达三个月时,就要搬出皇宫,让她住在清净的地方去,眼不看不该看的东西,耳不听不该听的东西,喜欢的乐曲和吃食,也要按礼仪进行节制。而且胎教的方法还要记录下来,收藏在铜制的柜子里。孩子出生后,还在幼儿时,就确定了太师、太保,开始对王子进行孝、仁、礼、义等方面的教育,并引导他练习。宋代曾经掀起过写作家范的高潮,司马光的《家范》在社会上层仕宦之家广为流传,南宋宰相赵鼎,令其子孙各录一本以为永远之法。此外,还有陆游的《放翁家训》、袁采的《袁氏世范》和朱熹的《训蒙诗》。
    进入明朝,家范之作大量增加, 今可知的有关文献90 余部(篇) ,最著名的当数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又叫做《朱子家训》,全书总共522个字。朱伯庐,明末清初昆山人。我们熟知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都出自《朱子家训》。这些教诲已经深深地浸入到了我们的骨子里,影响着并左右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此外,还有方孝孺的《家仪》、庞尚鹏的《庞氏家训》、姚舜牧的《药言》、袁衷的《庭帏杂录》,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7-3 20:57
  • 4
    粉丝
  • 2801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