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关于家庭的若干话题

摘要: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在省委党校与大家一起就家庭的话题做个交流和探讨。大家可能有点纳闷,人口计生委的主任来讲什么家庭的话题?其实,讲这个话题是有来由的,1920年秋,列宁在与克拉拉•蔡特金关于妇女问题的谈 ...
文稿修改演播室


    清代传世家范多达60 余部(篇) ,出现了像孙奇逢《孝友堂家规》、傅山《霜红龛家训》、张履祥《张杨园训子语》、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等具有典型意义和史料价值的作品。说到清代的家范,不能不提《弟子规》。清代的启蒙读本《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为本,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行为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究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集家训或家规之大成,可谓古代启蒙和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直到现在,仍然有不少人重视家范,阅读家范,从中汲取营养。温家宝同志就曾运用后唐吴越国王钱鏐的《钱氏家训》中的一句话勉励大家:“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中国古代家范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百科全书。它蕴含的内容丰富,涉及广泛,大到经邦纬国,朝政军务,内政外交,治学修身;小到家庭生计,居家日常,人际琐事,养生之道等。教育方面涉及到敬祖孝亲、睦族和宗、友待乡邻、爱国济公、教育子弟、居家治生和婚丧嫁娶等;劝谕方面涉及到崇德敦伦、正心端品、饬身立己、循礼安份、谨言慎行、积德行善、诚实有信、谦逊忍让等;禁戒方面涉及到赌博奸淫、忿戾凶横、游荡为非、崇巫礼佛、重利贪谋、结交胥吏、杀生宰牛、吸食鸦片等事项;生活方面涉及到民俗、书法、算术、博弈、博射、医学、投壶、卜筮、琴瑟、遗嘱等。这些家范内容庞杂,包罗万象,而且超越了原来相对单一的训诫对象,摆脱了一家一族人的狭隘圈子,成为社会上广泛使用的启蒙教科书。明朝人何孟春有句语很经典,他说“家训非私言”,一语中的,说得非常好。
    然而,更重要的是家范很管用,在宗法制度很严的中国社会,家范是很有强制力的。谁若违背,家族有权实施严厉的制裁,直至处死。国法当然也是有的,但家法、家规就在身边,拿来就可以用,叫家法侍候。所以人们都很害怕。
    再说家谱。家谱,又叫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名称繁多,大致有宗谱、世谱、族谱、家乘、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称法。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中国的家谱究竟有多大数量,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据。因为家谱特别是私家家谱,还有秘不示人的家规。每当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后,旧的家谱除留下极少几套保存在宗祠或族长手中外,其余都要全部销毁,而代之以新的家谱。这种特殊的风俗习惯,为古老家谱的保存制造了人为障碍。不过,尽管如此,家谱作为生活轨迹的记录,仍有不少被保存了下来。至于散落在民间的家谱,无疑还有更大的数量。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的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7-3 20:57
  • 4
    粉丝
  • 2803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