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文稿写作的几个表达问题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讲话稿写作,明确了主题,提炼了观点,接下来就是如何表达的问题了。这里简要地谈四个方面问题。 一是语法、逻辑、修辞的表达要求。讲语法,就是要把话说正确,符合语言表达的习惯要求,让大家听得懂和看得懂。讲逻辑,就是说话要反映事物的规律,符合文章的规律。讲修辞,就是要把话说得更好。对于讲话稿来说,符合语法、逻辑,是最基本的要求;符合修辞,则是更高的要求。 二是起、承、转、合的表达结构。这是古人分析律诗结构常用的术语,起指律诗的首联,承指律诗的颔联,转指律诗的颈联,合指律诗的尾联。文章同样要讲起承转合,一段文章要讲,整篇文章也要讲。(启功对于八股文,肯定其结构,批评其内容。) 三是叙述与议论、综合与分析、具体与抽象的表达方法。叙述、议论、说明是讲话稿运用最多的表达手法,描写、抒情的手法相对要少得多。表达很复杂事物时,要用综合的办法,抓住事物的一般特征;说明抽象道理的时候,则经常需要进行深入分析,用具体事例把道理说得明白透彻。对于繁琐的事情,要进行概括,通常要简化处理;对于简单的道理,有时则需要展开阐述,进行复杂化处理。 四是长与短、新与旧、虚与实的表达关系。篇幅上要处理长与短的关系,观点上要处理新与旧的关系,内容上要处理虚与实也就是叙事与说理的关系。过去,习近平同志在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时,明确要求机关文稿要“求短、求新、求实”,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我理解,就是篇幅要短、观点要新、内容要实。如何做到这三个字,则需要文字工作者在实践中去努力追求。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