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讲话稿要注意分析讲话的对象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2004年9月14日,纪念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座谈会在杭州隆重举行,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座谈会,筹备工作由省人大机关负责,在当年上半年就已经展开了,领导讲话稿的起草成为筹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讲话稿由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起草、办公厅负责核稿。当时我正担任办公厅综合处副处长,这样也就很自然地先由我进行初核,然后再按照程序逐级送领导审签。 做人做事都要谨慎小心。尤其对于文稿,要格外谦虚谨慎,不仅因为文无定法,而且也因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核阅别人的文稿,哪些改哪些不改,我这样把握:一是对于文字(包括语法)、法律、事实(包括逻辑)等明显错误,一经发现则坚决改之。这方面问题不容易引起争议,比较好处理一些。二是对于不同的表述方法,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属于可改可不改的问题,则坚决不改。这方面问题多半属于修辞上的问题,为的是把话说得更好,这是没有止境的,所以不改为上策。三是隔行如隔山,不懂不能装懂,要加强与文稿起草单位执笔人员的沟通联系,多询问多请教,坚决杜绝无知武断,避免盲目修改而吃力不讨好。根据上述原则,这篇座谈会上的讲话稿就比较好把握了,那就是原则上总体上尽量不作大的修改。但后来我还是修改了,而且改动非常大。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还是从结构上先来分析一下这篇讲话稿(原稿)。第一自然段从座谈会切入,属于开场白。第二自然段回顾“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第三自然段回顾“1954年8月13日至20日,我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杭州举行,我省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正式建立”,第四自然段回顾“50年来,特别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25年来,我省各级人大在党的领导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促进和保障我省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三个自然段都是回顾历史。通过回顾历史,得出一些认识和体会,接着用四个自然段进行阐述:一是“50年来,特别是我省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25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做好人大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50年来,特别是我省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25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做好人大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我省民主法制建设”;三是“50年来,特别是我省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25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做好人大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四是“50年来,特别是我省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25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做好人大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第九自然段属于过渡段,引出“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对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几点希望”,共有五条希望分别是:“一要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进‘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二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健全法制,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三要进一步强化监督,完善机制,不断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公正司法”;“四要进一步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五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依法履行职能的水平”。讲话稿最后两段属于结尾。全文6200字,不长也不短,篇幅还算可以。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