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1

七种常用公文的写作要领详解

摘要: 除法定公文外,作为组织部门在工作中,还经常使用诸如领导讲话稿、调查报告、汇报材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经验介绍、信息简报、会议记录等非法定公文。这些非法定公文与法定公文同等重要。今天,我重点就组织部门 ...
文稿修改演播室


  第三,写出大量信息来。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明确指出:“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在文学作品中,信息称之为素材、题材,在机关文字写作中,则称之为用来说明问题的具体数据、事实、案例等,它是表现文章生命力的血与肉。

  一份高质量的文字材料,应该是内容实、文不空,言之有物、寓事于理。没有丰富信息素材做支撑,再好的观点主张也无法令人信服。

  在信息占有上,应关注全局,注意收集相关重要动向、突发事件、单位举措、工作成绩、经验做法,特别是遇到的倾向性矛盾问题等;

  在信息鉴别上,要善于比较取舍、去伪存真、有根有据,多用一手情况,少用间接材料,尤其是要紧紧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体现主题思想、最能深化认识问题、最有代表影响的典型素材;

  在信息运用上,要详略得当、真实贴切,善于进行感性与理性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经验与教训分析。

  比如,课题研究论证、授课提纲中,可以列举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地方的、军队的,宏观的、局部的、相关的有益做法,增强材料的纵深感;

  还要注意借鉴一些鲜为人知的小知识、小故事、小细节,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强化主题效果。

  第四,写出特色风格来。

  文无定法,行云流水。这是说文章如行云流水一样总在交错、运动、变化之中,应该体现多姿多彩、独步创新的风格,而不是千篇一律、模式化、程式化的东西。

  现实中有的文章显得“空、偏、平”,甚至模仿的痕迹很重,常常从中看到一些体例制式似乎相同或表达内容似曾相识的东西,根本原因在于照搬照抄、枯燥无味,缺少应有的创意和特色。

  机关文字要写出特色风格,重要在于打破习惯思维,摆脱固定模式,在推陈出新上下功夫。

  首先,要紧紧抓住特征特点,善于用新视觉、新思路看问题,充分体现政治性、复杂性、开拓性和历史性的背景,体现单位和个人一些特色化、个性化的内容要素,从最新发展变化中求异。

  其次,要具有问题意识,善于抓住着眼点、切入点、关键点,抓住那些已经过时需要作出调整改革的制度,抓住那些正在执行但始终落实不好的规定,抓住那些零散性的、局部性的、前沿性的问题,从中发现新的东西。

  再次,要注重开拓创新,勇于突破、敢于超越、革故鼎新,坚持在紧跟变化中创新、在继承发展中创新、在上下结合中创新、在重点突破中创新、在攻坚克难中创新,使研究提出的观念、主张和办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五,写出系统语言来。

  语言是文字写作中最基本、最直观的单元和载体。韩愈讲:“辞不足不可以成文”。托尔斯泰也说过:“语言艺术家的技巧就在于寻找唯一需要的词和唯一需要的位置”。

  文章不仅需要正确的观点、完整的结构、充实的内容,还需要精美恰当的语言。机关文字写作虽不同于文学创作,但语言表达同样重要,应该得体、贴切、规范、庄重、平实、精练、生动。

  一是用语要得当。比如,领导讲话材料,  既要准确庄重,还要通俗易懂,充分体现领导同志的话语习惯和个性要求,才能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二是用语要平实。乔冠华讲:“一句话,要写得短些再短些,写出来要像话,不要不像话。”陈老总指出:“长句硬如铁,念稿要出血。”用深入浅出、直白朴实、简洁明快的群众性语言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才能把思想性和可操作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是用语要新颖。掌握和运用一些新观念、新思想、新论断、新概括和新词汇,充分体现时代发展的新鲜精美语言。

  四是用语要规范。应尽量运用规范性语言、定向性语言、专业性语言和政策性语言,尽量与法律法规和上级指示精神保持一致,防止有失偏颇,出现疑义。

  第六,写出真情实感来。

  “言为心声”,做人做事是这样,写文章同样如此。黑格尔曾经说过,“文章写得好,一方面求助于常醒的理解力,另一方面要求助于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的情感。”一篇文章有情有理有义,才能抓住人、打动人、感染人,甚至震撼人。

  有一句话讲“笔耕之乐”,意思是说文字写作就是一股激动、冲动、涌动之情,急于通过笔下文章,来充分流露或表达出我们的所思所想、感觉感情和心路心迹。

  如何才能使文章有感而发、激情满怀?

  一是搞好调查研究。善于从实践中、从群众中,抓住那些感人肺腑的事例和生动活泼的语言,不能“闭门造车”或凭“传闻”、“想像”来信口开河。

  二是坚持正确导向。对坚持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有明确的态度和情感,不能含糊其辞、随心所欲。

  三是注意倾注感情。用自己的感知感受来说话,真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不是书本上、文件上和别人用过的现成“零部件”来组合材料。

  四是进行辩证分析。坚持实事求是,全面、联系、发展地看待事物,区分轻重、大小、多少,不以偏概全、滥用修饰,不把问题当成经验、支流当成主流,这样的文章才能可信可亲。

  第七,写作精品佳作来。

  精品佳作是每名从事文字的期盼,怎样才能做到出手的每个材料都是精品佳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抱着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千锤百炼,反复推敲,不断修改,才能写出好文章,才能出精品,才能留佳作。

  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中引用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并接着补充说:“鲁迅说至少看两遍,至多呢?他没有说,我看重要的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删改,然后发表。”

  因此,公文材料在草拟完成后,要对其进行认真修改,从主题思想到标点符号都要反复推敲,千万不能心浮气躁,急于交稿。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修改完善:

  一是关于主题的修改。看主题思想是否准确,主题的论述是否集中,主题挖掘得是否深刻。

  二是关于观点的修改。修改时要考虑材料的观点是否正确,表述有无问题。凡属看法不够全面,提法不够妥当,概念含混模糊以及推理论证不合逻辑的地方,都要进行修改。

  三是关于材料的修改。材料是公文的基础,有了正确的观点,还要通过恰当的材料表现出来。如果公文只有观点而无素材,或有素材而不能说明观点,或举例过多而淹没了观点,都要进行适当的修改。简言之,就是既要有骨头也要有肉。

  四是关于结构的修改。包括材料总体结构的修正,起承转合的调整,层次位置的改变,以及详略得当等等。就是说材料一定要层次清楚,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不要前后重复,逻辑紊乱。

  五是关于语言的修改。主要是修改不通顺的字句、不规范的用词以及不恰当的标点符号等。公文材料语言一定要平实,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尽量不用倒装句,千万不造生僻字,更不要撰写八股文。

  另外,在撰写公文材料时,对大小标题一定要花费时间,认真推敲提炼,使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同时,要注意克服急于求成,一次成稿的浮躁情绪,树立精品意识,对所写的材料要字斟句酌,千锤百炼,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8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说点什么...

已有1条评论

最新评论...

qixin20002014-9-2 14:52引用

这篇文章将几种常见的事务性公文写法进行详述,是一篇指导性很强的文章啊!

查看全部评论(1)

本文作者
2014-1-1 23:18
  • 4
    粉丝
  • 7812
    阅读
  • 1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