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讲话的内容,一是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去把握,二是从上级会议精神和相关指示中去理解,三是从讲话的领导一个时期的重大活动中去捕捉,四是从讲话的领导关注的热点、思考的难点和强调的重点中去领悟,五是从当地的实际情况中去发掘。二要胸怀全局,当好领导“外脑”。领导讲话,总是围绕核心内容,站在全局高度发表意见和提出要求。因此,当你为领导起草讲话时,一方面,要胸怀全局,既要善于围绕关键性问题讲意见,还要善于围绕倾向性问题提要求。要知道,领导讲话越能抓住倾向性问题,就越有针对性、越能引起听众共鸣,也越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要当好领导“外脑”,即善于发挥执笔“三分主”的优势。做好“三分主”,贵在布局谋篇要推陈出新。领导讲话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人深省,打动与会人员,也才能更好地传达领导的意旨。在起草领导讲话的创新上,一是创新立意,二是创新观点,三是创新结构,四是创新语言。在讲话的语言上,要做到概括、严密、形象、恳切、通俗、有鼓动性。 三要突出个性,符合领导“口味”。作为领导讲话的起草人,你一定要透彻了解领导的个人特点以及文风爱好,这样才能做到因人而异,写出符合领导个性特点的讲话来。同时,要针对听众的不同身份,适当引用符合听众口味的名言俗语,并穿插一些听众喜闻乐见的典型事例,以拉近讲话的领导与听众的心理距离,使讲者“动情”、听者“入神”。要知道,不管是哪一类型的领导,都希望自己的讲话体现很强的思想性、具有极大的鼓动性。因为讲话思想越深刻,听者就会越入神;鼓动性越强,聆听效果就会越好。 “两度”:一要选准角度。和其他文章一样,每一篇领导讲话都有一个最佳角度,角度选准了宗旨才能突出,角度选不准,宗旨不突出,就会落入泛泛而谈、没有新意的俗套。如何选准角度呢?一般的做法,一是根据会议的内容来选。这个会议的主题是什么,领导怎样讲能达到最佳效果,怎样讲最能打动听众等因素,要综合考虑,然后确定领导讲话的角度。二是根据领导在会议中所扮演的角色来选。同一领导在不同的会议或场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职务的领导在同一场合扮演的角色也不相同。在起草领导讲话时,要根据其在特定的会议或场合中扮演的角色来确定讲话角度,使领导的讲话符合会议的主题、符合其在会议中的角色,防止喧宾夺主或相互撞车。三是根据工作的内容来选。领导讲话一般都是对某一项工作或某一项任务的强调。每一项工作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重点,这个规律和重点就是领导讲话的角度。起草领导讲话要紧紧扣住工作的重点,阐明其规律,晓之以厉害。二要把握尺度。起草领导讲话把握尺度很重要。什么领导讲什么话,什么场合讲什么话,都有讲究。生活中常有这种现象,布置某一项工作,会议开了,领导讲了,就是落实不到位,原因固然有多种,但与领导讲话尺度把握不准、不切实际有很大关系。因此,在起草领导讲话时,一是领会意图,根据领导职务把握尺度,防止将上级领导的讲话改变一下称呼,让下级领导一样讲,做官样文章。二是根据工作的重要程度把握尺度。召开会议的目的是什么,部署的工作在全局中的位置怎样,领导讲话如何强调,强调的力度有多大等都要心中有数,要有度、有分寸。三是结合实际把握尺度。领导讲话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符合本地单位的实际,不讲大话、空话,不讲不切实际的话,不讲过头的话。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