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方西河:教师写作与发表的技巧和方法

摘要: 【引言】每一个热爱教育、善于反思、勤于动笔的教师,都期望自己的文章,能得到编辑老师的青睐,发表在自己期望的杂志期刊上。不管是为了自己的爱好、梦想,还是为了自己小小的虚荣心,抑或只是为了评职称,都是正常 ...
文稿修改演播室
【引言】每一个热爱教育、善于反思、勤于动笔的教师,都期望自己的文章,能得到编辑老师的青睐,发表在自己期望的杂志期刊上。不管是为了自己的爱好、梦想,还是为了自己小小的虚荣心,抑或只是为了评职称,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因为至少我们还有追求。那么,如何能写好文章?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甚至慢慢还会有自己的著作?请你耐心地、静心地品析吧!学习这篇凝聚着方西河老师心血、经验的讲座,相信,你在写作的路上会少走弯路,你的收获会超出预期——在我看来,这位多产的名师,简直是用智慧和勤奋书写了一个普通教师的传奇,而且,我仿佛看到,如果你领会了讲座的要义、真谛并且坚持下去,明天,你就会成为另一个方西河老师!
【讲座要点】因为讲座内容全面,理论充实,分析详细,事例具体,容量过大,所以,为了方便学习欣赏,特摘要如下:
(一)讲座也要讲“四化”
淡化理论——绝不故弄玄虚,强化实践——来自教育一线
细化过程——提炼成长规律,优化结果——发表促进成长
(二)教育写作的特点
“一根三性”。
一根:根植于课堂教学;三性:创造性、新闻性、通俗性
(三)教育写作的困惑
教育写作的价值被误解——教师为了评职称,领导说不务正业
教育写作的地位被忽视——课堂教学的讲座多,教育写作的讲座没有
教育写作的功能被异化——一旦晋级,不再写作
(四)我的成长——写出来的“名师”
(五)教育写作的三个关键词
选题——写什么,写作——怎样写,投稿——如何投
(六)选题一——写自己
从内容的角度写,提纲如下:
——写自己的课堂教学,——写自己的听课评课
——写自己的班级管理,——写自己的成长故事
——写自己的学校管理,——写自己的教育见解
——写自己的读书感悟,——写自己的教材理解
从形式的角度写,提纲如下:
——自己提出问题,——他人提出问题
——反驳对方论点,——及时查漏补缺
——关注工作部署,——不忘讲座培训
——直接搜索稿约,——捕捉阅读感悟
(七)写作
提出四点建议,就是“四好歌”。
——制作一个好标题,——确定一个好结构
——精选一组好材料,——选择一个好方法
(八)投稿
——参与就有机会,——针对栏目投稿
——精心修改稿件,——提前做好预测
——作好投稿记载,——不要一稿多投
——搞好编辑关系,——正确看待退稿
【讲座过程】
教育写作与教师专业成长
大家好:
      我叫方西河,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朝阳小学教师。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教育写作实践与研究,发表新闻及论文400多篇,2010年出版《写成一位名师——教育写作经验谈》,2011年第二次印刷。今天,我要讲座的主题是《教育写作与教师专业成长》,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一)讲座也要讲“四化”
      这个专题已经讲过近60场了。为此,《湖南教育》2012年第2期以特稿《岳阳有个教育写作“带头大哥”》作了报道。讲座所到的湖南、浙江、河南等地,都受到老师们的好评。究其原因,我觉得还是我的讲座有自己的特点。我把它归纳为“四化”。
      淡化理论——绝不故弄玄虚
      强化实践——来自教育一线
      细化过程——提炼成长规律
      优化结果——发表促进成长
      有人对前两项有些意见,觉得理论很重要,为何要淡化,并询问是否有相应的例子作印证。我举出教孩子使用筷子的事实来说明。用筷子吃饭,使用的是“杠杆原理”理论,但没有哪个父母会给孩子讲这个理论,而是教他使用罢了。此外,像使用手机,使用电脑,开车、使用压力锅等,都属于这种类型。当然,我们现在用QQ交流也是如此。网络的理论我们没有必要去弄明白,只要会用就行了。
      在讲座中,我会把写作的起因、过程讲清楚,这样的结果就是能写出优秀的作品,能够在刊物发表,能够促进成长。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写作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强调写作呢?”我想,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还是以湖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国家督学陈白玉先生给我的专著《写成一位名师——教育写作经验谈》的序言来说明吧。
      陈白玉《写好是为了教好》
      教育写作可以促使教师不断阅读
      教育写作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实践
      教育写作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反思
        ——序方西河《写成一位名师——教育写作经验谈》
      简单地讲,一个教师,只要写起来了,就会发现自己的阅读不足,自己的实践不新,自己的反思不够。写起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从名师的成长历程看,没有哪一个不是著述而影响他人的。
      (二)教育写作的特点
      教育写作有什么特点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我把它归纳为“一根三性”。
       一根:根植于课堂教学
       三性:创造性、新闻性、通俗性
      先说“一根”,就是指教育写作根植于课堂教学,又反过来指导课堂教学。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水平高了,写作的档次也会提升;反之,写作的水平高了,课堂教学的档次也地提升。这正是陈厅长所说的“写好是为了教好”。
“三性”也不难理解。“创造性”就是指不要老调常谈,要有新意;“新闻性”是指要紧跟时代,抓住热点;“通俗性”是指行文要平易近人,不要故弄玄虚。我们只要读一读《毛泽东选集》,我们就会发现,毛主席确实是写作的榜样,初中水平的人就能读懂。我的水平不高,也没有积累很多词语,因此读我的文章不需要查字典,也不会打瞌睡。我觉得,我在这方面做得不错。
      不信,请看一位美学研究生写的论文:
      审美主体对于作为审美客体的植物生殖器官的外缘进行观感产生生理上并使之上升为精神上的愉悦感。
      您能用六个字猜出来它的意思吗?
      答案很简单:闻花香很愉快。
      如果我们读到的文章都是这样,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呢?
      (三)教育写作的困惑
     教育写作在教师中并不盛行,或者说,并没有引起相当的重视,这是有原因的。我分析了一下,主要存在三个困惑:
      教育写作的价值被误解——教师为了评职称,领导说不务正业
      教育写作的地位被忽视——课堂教学的讲座多,教育写作的讲座没有
      教育写作的功能被异化——一旦晋级,不再写作
      如何办?
      像重视课堂教学那样重视教育写作
      像奖励优秀教师那样奖励教育写作成果
     (四)我的成长——写出来的“名师”
      自从写了书,就有人说我是“名师”,我只是一个有名字的老师。我的专著之所以取名为《写成一位名师》,原因有二:一是自己确实是通过写作慢慢有点名气的;二是希望更多的老师通过写作成为名师。   
      我以前的课堂教学水平很糟糕;三次参加区课堂教学大赛,都是三等奖;连续七年都是区论文竞赛三等奖。直到参加工作13年后,我才获得区课堂教学竞赛第一名;直到参加工作第8年,我才拿到论文竞赛一等奖。我发表的第一个“豆腐块”是新闻作品,不到200字;第一篇教学文章也只有366字。由此可见,我的基础是很差的。不过现在,我有400多篇文章发表,今年只讲《智力课堂》,就要发表17篇文章,这些,都是通过写作实现的。
      这些故事,在我的《写成一位名师——教育写作经验谈》中讲得很清楚。目前,班上的学生也因为我爱好写作,会写作,而爱好阅读,爱好写作了。可以这样说,老师写起来,学生也自然会跟着写起来。这个并不需要老师刻意地去说。
      (五)教育写作的三个关键词
      有很多老师问我,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这个真不好回答。我也知道,这个问题正是我以前常常请教的问题。二十年的写作经历让我明白。这个问题并不难。为了帮助更多的老师写作,我特意把我的专著按三个方面写作。这三个专题,实际上就是教育写作的三个关键词。
       选题——写什么
       写作——怎样写
       投稿——如何投
      这三个关键词,难易程度并不一样。就我们老师而言,我觉得,第一是最难的,第二与第三是较难的。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就第二个关键词来说,我们并不害怕,毕竟有十几年的读书经历,毕竟能写出一篇文章来。但是,我们最为难的还是没有东西可写,总觉得自己的工作过于平凡,真是没有一点可写的价值。另外,写好的向哪里投稿,自己也没底。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没有投稿经历的人,对全国的教育报刊不太熟悉的人,要准确地投稿也不是易事。不过,慢慢来,投我了,成功也有好处,失败也有收获。
      (六)选题一——写自己
      有人向我请教,你写作有什么秘诀,我的回答是三个字——写自己。不要小看这三个字,它解决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
         ——写自己的课堂教学
         ——写自己的听课评课
         ——写自己的班级管理
         ——写自己的成长故事
         ——写自己的学校管理
         ——写自己的教育见解
         ——写自己的读书感悟
        —— 写自己的教材理解
       ——写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们每天都在教学,成功与否,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像特别优秀的,估计在全国全省领先的,写下来自然能得到读者的好评,这要的文章自然会发表。不好的,特别是差得有“特色”的,有普通意义的,写下来,也能给别人警示。我写过很多这样的文章。如《新型玻璃》《鹿和狼的故事》等课堂实录,都是这样的情况。这也说明,课上得有特色,写出来的文章也会受到别人的肯定。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4-3-6 08:19
  • 4
    粉丝
  • 1015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