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古典诗词欣赏的四种类型

摘要: ■前面的话:文学中最精美、最富于情感和审美内涵的那一类叫诗词。诗词欣赏因诗词而异,更因人而异。这里所谈,只是个人欣赏古典诗词经历中的一些感受,法无定法,何况本谈不上什么方法,姑且称作四种类型。■精彩阅 ...
文稿修改演播室

  ■前面的话:

   文学中最精美、最富于情感和审美内涵的那一类叫诗词。诗词欣赏因诗词而异,更因人而异。这里所谈,只是个人欣赏古典诗词经历中的一些感受,法无定法,何况本谈不上什么方法,姑且称作四种类型。

   ■精彩阅读:

   有一类诗,抒发的是普遍、普通的人情、人性,加之诗风快如并剪,爽如哀梨,只要依着常理去读,带着感情去读,即眼便知为好诗,不必深究,也无法深究,深究则落言诠。

   我们读诗有时也要细读,得求甚解,不能囫囵吞枣,否则诗的好处不易尽显,辜负了古人投入在诗歌创作中的无限心血。

   诗词、诗文的欣赏说易好像不难,说难却真不容易。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根本说来取决于欣赏者的性情襟抱、学识涵养。

   有情读诗

   有一类诗,抒发的是普遍、普通的人情、人性,加之诗风快如并剪,爽如哀梨,只要依着常理去读,带着感情去读,即眼便知为好诗,不必深究,也无法深究,深究则落言诠。如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何人没有家乡,谁没有思乡的经验?不需要刻意地调动,这些经验就会涌上心间。对这首诗诗意和诗艺的理解有很多,如“忽然妙境,目中、口中,湊泊不得,所谓不用意得之者”;“悄悄冥冥,千古旅情,尽此十字”;“此诗如不经意,而得之自然,故群服其神妙”等等,完全不错,但于诗歌的情感上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但有人不认为这首诗容易理解,有一册书中写道:

   怎么样才算理解了呢,不妨用下面两个问题检测一下:一、诗中所说的床到底是什么东西,如果是睡床,他怎么能举头望明月呢?如果是井栏或马扎,那说明诗人始终处在月光之下,怎么会有“疑是地上霜”的心理过程呢?二、诗人只说“举头望明月”,那他这时“思故乡”了吗?他为什么要低头?是因为举头太久脖子累了吗?

这就有些近乎玩笑了。

   在这种诗面前,我非常同意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的感叹:“一切的赞叹都是饶舌,几乎是渎亵。”

   读这样的诗,不仅不必了解创作的背景、不需了解别人的饶舌,甚至不必知道作者究竟是谁。

   比如这首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大家耳熟能详,而且也知道诗题叫《登鹳雀楼》,作者是王之涣。但这还真不一定。《全唐诗》里两见,它同时也归入一位叫朱斌的诗人名下,诗题也有不同,叫《登楼》。但就欣赏而言,不用管作者是谁,也不用知道登的是哪个楼,诗歌本身创造的、呈现的情思哲理神完气足,完全不劳外求了。

   此外还有抒发爱情、友情、亲情的诗。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东野46岁进士及第,4年后即50岁时才铨选为江苏溧阳尉这一小官,随即迎其母侍奉。古代的孝子比今天多,孟郊可算其中的一位。但我们何尝需要了解了这些才可以被感动,“仁孝蔼蔼,万古如斯”(明人对这首诗的评语),“孝”是传统的美德,不也是亘古不变的人性吗!

   还有体现其他人性光辉的诗篇,如平等意识、人道关怀等。范仲淹的《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平等与关怀甚至延伸到动物与植物。宋人叶元素的《绝句》:

   家住夕阳江上村,一湾流水护柴门。

   种来松树高于屋,借与春禽养子孙。

   启功先生《古诗》中的四句:

   见人摇尾来,邻家一小狗。

   不忍日日逢,恐成莫逆友。

   袁枚的这首小诗《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说:“人生而平等,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人在枷锁中是现实,人不甘于待在枷锁中也是现实。这些诗作,吟咏、赞美的又岂止是动物和植物。

   又如对充满生机的山水自然的关注和赞美。清代广东诗人张维屏的《新雷》: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每读此诗,耳畔竟真能响起隐隐春雷,眼前河澌冰涣,花骨朵缀满枝条,真不亚于听一曲短小而磅礴的春之声圆舞曲!

   套用古人读《出师表》不落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落泪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落泪者必不友的说法,读上面这些诗而不满心感动或倾情向往的人,或者读上面这些诗而忙着去找分析文章来参考的人,必是寡情不可交之人。


123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4-5-10 09:13
  • 4
    粉丝
  • 616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