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政信息的定位
信息,就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规律以及这种方式和规律的表征与表述。从广义上说,信息就是有用的消息。党政信息是由信息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是反映有关党务政务工作及其相关事务的情况、资料和数据等所蕴含内容的统称,它是为各级党政机关领导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服务的信息。党政信息可以吸纳一般信息的内容,但一般信息并非都是党政信息。一般信息只有与党务、政务活动相关的时候才称其为党政信息。党政信息具有政策性、宏观性、广泛性、机密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党政信息不同于一般信息,刚从事党政信息的工作人员最容易混淆的就是把新闻当作党政信息来用。事实上,党政信息与新闻有明显的区别:一是传递的载体不同。党政信息载体往往有一定的范围限制和密级限制;新闻载体是公开的报纸、广播等传媒。二是服务的对象不同。党政信息服务的对象是各级党政领导,具有明显的内参性和机密性;新闻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大众,其信息是共享的。三是服务的目的不同。党政信息主要是为党委政府了解情况、进行决策和指导工作服务;新闻则主要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舆论。四是反映的内容不同。党政信息侧重反映实际工作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等,要求喜忧兼报;新闻则主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广先进典型经验等,坚持正面宣传。五是写作的要求不同。党政信息文体基本上采取直叙的写法,庄重朴实,力戒修饰;新闻可借用比喻、描写等多种手法。
二、党政信息的采集
1. 内容。信息涉及面比较广,主要是8个方面:①重大事项。贯彻执行上级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中出现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②突发事件。如人数较多的集体材夜思、请愿、**、罢工、罢教、罢市、罢运、冲击党政机关、阻碍交通、闹事、非法集会或虽只有少数人参加但影响极坏的突发性事件。③重大刑事和治安案件。如走私、贩毒、械斗、杀人、枪杀、绑架和抢劫等重大恶性案件。④重大安全事故。如爆炸、火灾、翻车、沉船、交通事故及其他严重污染、食物中毒、生产和医疗事故等造成重大伤亡或影响较大的事故。⑤重大自然灾害和严重疫情。如风灾、水灾、旱灾、地震和人畜疫情。⑥重大社情民意和可能危及社会安全、酿成风波的带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⑦新闻媒体曝光的重大问题。⑧上级机关重要视察、督查的动态情况。
2. 来源。信息来源于基层、来源于生活,要从领导讲话、会议文件中挖掘信息,从群众来电来信来访中筛选信息,从社会活动规律中搜集信息,从广电报刊网络传媒中捕捉信息,从社情民情、茶余饭后中了解信息,从深入实际调研中掌握信息。
三、党政信息的编写
信息的逻辑结构,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信息的标题制作特别重要。题好一半文,标题要求直观、简练、新颖,要从标题中看到内容、行动、力度。如,标题为“××县大力开展食品卫生大检查查封不合格食品23吨”的信息,从标题既能看出工作的行动,又能看出工作的力度。内容表述也有讲究,前面几句话要把所讲的内容作高度概括,因为信息的读者是各级领导,没有时间看你“拐弯抹角”、铺垫打伏笔。信息的正文写作是信息工作的重头,在信息正文写作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 主题要凝炼。信息一般采用一文一事的写法,力求清楚、透彻,不能说东又说西,什么都想说,什么也说不清。如果信息素材中涉及到意思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且两件事都值得写,那就分两条信息处理;涉及若干相近或相关的事情,应择其最突出、最重要的事情去写,其余的省略或不写。
2. 立意要新颖。同一份信息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会得出不同主题,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县人武部送来一篇反映民兵舟桥连英勇救人的事迹,是一篇很好的通讯,如果直接作为信息没有什么价值,但从中不难发现,被救的是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自杀的原因是成绩不佳,父母施加的压力过大。当时正值中考前夕,中学生临考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各级较为关注的。于是有关信息部门编写了《××县一初三女生因中考压力过大跳河自杀未遂》的信息,很快进入了上级视野和被采用。
3. 语言要精炼。信息语言必须勤加锤炼,用词要准确,语句要简练,砍掉那些套话、废话。
四、党政信息的报送
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不及时报送,信息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信息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信息工作纪律的要求,及时准确地上报各类信息,确保领导在第一时间内知晓情况。有时为了赶时间,可先电话报情况,再报材料。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