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写材料没感觉了,怎么办?

摘要: QQ上看到一个机关工作的朋友更新的状态,没感觉,写东西像便秘一样,拉不出来。形容得很贴切,写不出来就是这种感觉。这似乎还好点,毕竟肚里有屎,只是拉得比较痛苦。更惨的情况是,肚里没货,蹲多久都出不来。话糙 ...
文稿修改演播室

QQ上看到一个机关工作的朋友更新的状态,没感觉,写东西像便秘一样,拉不出来。形容得很贴切,写不出来就是这种感觉。这似乎还好点,毕竟肚里有屎,只是拉得比较痛苦。更惨的情况是,肚里没货,蹲多久都出不来。话糙理不糙,就是这么个情况。

写材料就怕没储备,没有思路。即使是老秘,突然接到一些紧急任务,又不掌握具体素材,也会犯怵。还没上路的新手,接到任务就更胆战心惊,心理压力大,越着急越没有思路,急得团团转。

怎么破?

找感觉。学车有车感,踢球有球感。写材料自然也有对材料的整体感觉。没接触过材料的人,一出手往往不符合材料的要求。也许贵为中文系高才,有很好的文字基础,洋洋洒洒,文学色彩很浓厚,但空有文采,没有实际。免不了被打回来重写。这里面有一个文体的问题。一般都需要一个学习、了解、熟悉的过程。从我个人的经历和我看到的一些例子佐证,只要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找到感觉,很快就能把材料拿起来。

怎么找感觉?

第一要多看。

看单位的材料。老老实实看单位以前的材料,总结、汇报、信息简报等等,在看的过程中也就大概知道日常运转的一些文字材料是怎么组织的。依样画葫芦起码有七八成,不会走样。

看党报党刊。人民日报、求是等,这些党的喉舌刊物,是学习公文语体、培育公文语感的最好载体。特别是刚接触材料写作的朋友,多看些重点党报党刊,大有裨益。

看其他材料。政府工作报告、年鉴等。起码在前期,大量的阅读,对于了解公文性质、培育公文预感很有帮助。

第二要动笔写。一般而言,都是从小材料开始入手。阶段性总结、汇报,通知等等。写完以后,要多看领导的修改意见。多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改,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第三要多修改。自己动笔写好以后,自己修改,斟酌字句,能不能有更好的表达,更简练,更舒畅。自己推翻自己往往是个很难的过程。正因为难,收获也大。

总之,这是个循序渐进、有章可循的过程。通过反复的看、写、改,慢慢就知道材料是个什么东西了。这个过程往往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好像学游泳一样,先学会浮着,然后划来划去,突然,duang一下,就会狗爬式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6-4-3 19:23
  • 4
    粉丝
  • 158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