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写好简报是写作公文的“敲门砖”

摘要:      1啰嗦的开场白:简报其实不“简单”   简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文,并不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十五类公文的范畴,但它却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文种。办公系统的“材料狗”基本都知道,简报在日常工作 ...
文稿修改演播室

  

 

  1

啰嗦的开场白:简报其实不“简单”

  简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文,并不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十五类公文的范畴,但它却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文种。办公系统的“材料狗”基本都知道,简报在日常工作中起到总结做法、简要汇报、介绍经验的作用,而且它“进可攻退可守”——作进一步扩展,很可能就是一篇详尽的报告,也常常可以转化为一篇交流发言材料;退一步压缩,就是各种内部办公通讯里的“豆腐块”文章,一个部门能不能在某些专项工作中经常“露脸”、混个“脸熟”,有时就得靠这样的“豆腐块”。所以简报并不“简单”。

  

  

  本“材料狗”刚到单位的综合办公部门时,领导交给我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总结当时正在进行的某一专项工作。这就倒逼着我尽快多角度地熟悉该领域的情况。简报写多了,慢慢的其他材料也就上手快多了。后来我自己作为部门负责人时,也依样画葫芦,让他们从简报开始练起,从模仿到创造,简报成了写作公文的“敲门砖”。

  

  

  

2
基本的体例:简报有时不“简短”

  尽管倡导无纸化办公N年,但实际上很多领导干部对电子办公并不太感冒,一方面这需要一定的电脑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可能非纸质材料不具备纸质材料的功能(比如领导大笔挥毫写下批示),就好比电视电话会议给不了主席台下倾听的听众一样,你懂得。所以领导干部往往“案有积卷”。

  

  

  为了给领导干部减负,把简报写成简讯应该是最好的方式。但从我接触到的材料看,简报仍然不“简短”,还是“导语+正文(一二三)”的框架居多。我就以这种不简短的简报为例,就其体例谈几点个人的感受。

  

  

  首先是标题。常见的简报多是采取“主标题+副标题”的格式。主标题贵在精炼、点题而又工整、对仗。有点类似对子,尽管对平仄不作要求,但也是很值得推敲的。这里试举几个例子。

  

  

  例一,某地区试点以社区公约为切入点破解“群租”整治难题,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我拟的题目是《勇啃“硬骨头”、深耕“试验田”》,可能比使用攻坚克难、探索创新之类的常规标题要贴切、扼要一些;

  

  

  例二,针对某一时期交通整治,我拟的题目是《全区全警全员参与、严查严处严字当头》,三个“全”、三个“严”概括了整治的主要做法;

  

  

  例三,“新凯”小区的党员律师等居民自发成立调解小组开展矛盾调解工作取得不错效果,我拟的标题是《矛盾化解走新路、居民自治奏凯歌》,把“新、凯”二字嵌入其中。无需讳言,这些标题也确实有为工整而工整之嫌,我并不反对把简报写的更有特色一些。

  

  

  从反面来说,特别生硬的标题、明显夸大的标题、过于“大路货”的标题可能就是反面教材了。比如有次基层单位上报来了一份简报,内容是关于快速侦破了一个系列性案件,标题取得就有些令人咋舌,“石破天惊发大案 神探出击擒嫌犯”,后来结合案件情况修改成“抽丝剥茧觅线索 顺藤摸瓜破串案”,虽然谈不上很亮眼,但起码不夸张。

  

  

  接下来说导语。导语之关键,正和材料之多相关联。面对堆积如山的材料,能不能把导语写得有“吸引力”,是能不能勾起领导读完简报的好奇心的关键。我的体会是,要把导语写好需要注意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要把简报的“热点”展现出来。比如它是对近期某一热点事件的反映,还是对上级领导某一指示批示的回应?就是要预设好看到这篇材料的人的关注点在哪,把它展现出来。

  

  


12下一页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6-6-7 11:21
  • 4
    粉丝
  • 614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