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信息工作:把握报忧技巧 破解报忧难题

摘要: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信息工作者对报送负面信息心存忌讳,怕出差错,怕捅漏子,怕惹麻烦。其实,负面信息是领导把握全局、掌握主动、科学决策、维护稳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依据,因此,掌握报送技巧,解决信息报忧难 ...
文稿修改演播室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信息工作者对报送负面信息心存忌讳,怕出差错,怕捅漏子,怕惹麻烦。其实,负面信息是领导把握全局、掌握主动、科学决策、维护稳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依据,因此,掌握报送技巧,解决信息报忧难题是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情况必须准确,实报
 
  负面信息十分敏感,来不得半点马虎,搞不得丝毫虚假,容不得任何偏差。如报送失准,不仅会造成领导决策失误,也会使信息报送人在受质询时无话可说、无理可辩,加剧报忧难。因此,报送负面信息既要报实,又要报准。一是要客观反映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报什么问题,问题有多大就报多大,不夸大渲染或大事化小,不歪曲实事或弄虚作假。二是要全面掌握情况。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多深入生活,多深入基层,多深入现场,做到亲眼见、亲耳闻、亲口问,避免一叶障目、盲人摸象。三是反复核实内容。对重要信息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发现有疑点时,要认真与信息来源处进行核实,有些信息还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比较,并坚持追踪研究,以确认它的真实与准确。
 
  二、编写必须灵活,巧报
 
  负面信息的编写环节尤其讲究艺术和方法,同一负面信息,反映的手法不同,产生的效应也不同。一是倾向性问题,编成建议类信息上报。信息工作者对各类可能影响决策落实和社会稳定的苗头、隐患,要敏感不要麻木,要敏捷不要迟缓。在报送这类信息时,可转换角度,把存在的问题作为建议和意见提出来,辅助领导审时度势,启迪领导研究对策,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突发性问题,结合所做工作上报。对大型械斗、劫机劫车、爆炸暗杀、集体材夜思、**示威、重大灾情等突发性事件和问题,上报越快越早越迅速,越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采取迟报、漏报、瞒报等手段,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和损失。上报这类信息时,除讲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数、初步判定的原因等因素外,还要特别注意报道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单位所做的工作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使有关领导由被动角色转为主动角色,变被动反映问题为主动反映工作,这样,既使领导容易接受,又不会给自身遭来责难。三是对已上报的负面信息,做好情况反馈报道。一条负面信息上报后,会在一定范围内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从而引发上级对所反映问题的关注,因此,信息工作者不能满足一报了之,还要加强跟踪反馈。对上报的紧急信息,要及时询问是否有批示,上级领导作出了什么样的决策,查清查明后回告本级领导和原报送单位,并对问题的处理情况向上级领导反馈,及时消除负面信息的不良影响。
 
  三、管理必须规范,严报
 
  科学管理是做好信息工作的保证。报送负面信息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必须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一是要完善审批手续。将信息来稿单位、收发稿人、领导审批意见、收发和审批时间等内容以及基层信息员、办公室主任到分管领导、党政主要领导等审批处理过程,一级一级记录下来,每个环节都要严肃认真对待,杜绝上报负面信息的随意性。二是把握报送范围。注意负面信息的针对性,确定适当的报送范围,属本级范围内具体工作中的偶然事件,只向本级党委提供。向上级报送的信息也要分开层次,报市能解决的就不必报省,一般不向下发放和横向交流。三是严守报送秘密。负面信息涉及党和国家机密,具有情报性质,这就要求负面信息只能在内部传递,要求信息的报送处理的各个环节高度保密,尤其要求信息工作者保持高度的政治意识,严格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和工作规律,增强保密观念,力戒自由主义,不外传,不泄露,不允许无关人员阅看有关信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2-5-9 19:56
  • 4
    粉丝
  • 534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