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对当前防范信息失真问题的几点思考

摘要: 信息的生命、信息的价值在于真实。只有以真实信息为依据,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由于主观上的某些不正确意识和认识能力的局限,常常使信息的真实性受到限制和干扰。一、当前信息失真 ...
文稿修改演播室
信息的生命、信息的价值在于真实。只有以真实信息为依据,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由于主观上的某些不正确意识和认识能力的局限,常常使信息的真实性受到限制和干扰。
一、当前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笔者以为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原因:
在客观方面,一是基层或一线提供的信息资料本身不完整、有出入,而信息工作人员在编辑处理时,又没有认真分析核实,以致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受到影响。二是收集、采编信息往往使用事先确定的模式来决定取舍,把本来完整的事实按其所需割裂得缺东少西,或有这一方面没那一方面,或有前因没有后果。三是写作上追求程式化。由于用固定的模式撰写信息,结果把大量活生生的真实情况给抖搂掉了,客观上导致了信息内容的抽象化、表面化,影响了它的真实性。
在主观方面,一是由于考评的压力。为了提高上报信息采用率,对信息内容进行夸张,如随意夸大灾害类信息,把小灾报大灾,轻灾报重灾,生怕报轻了吃亏等;或择其所需,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如在上报民意性信息时,将点滴的、零星的情况当作全面情况上报,甚至将个别人的想法当作群众的共同观点上报等;或闭门造车,捕风捉影地编造,甚至以为越耸人听闻越能提高命中率。二是报忧截留问题。有的地方要求下级单位把反映问题的信息只报给本级党委领导,而不愿意再向上级机关报送。有的地方规定报忧信息必须经主管领导签字,而签字的结果,不是不报,就是把问题的本来面貌作了改变。三是报忧信息收集难、编写难。当信息工作人员去调查了解有关问题时,一些地方往往不支持、不配合,致使大量来自基层的真实信息断源。
二、防范信息失真的主要措施

1.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做到实事求是。信息工作者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把政治素质作为自身的第一素质。要有对党忠诚的政治觉悟,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严明的政治纪律。向上级党委和中央报送信息必须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既是信息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又是报送信息的基本要求。所以,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觉了解真实情况,反映真实情况,使信息的真实性得到保证。为此,就得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捕捉大量第一线的真实情况,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中理出带规律性的东西。
2.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业务水平。党办信息的价值蕴含于为党委决策和指导工作的服务之中。所以,信息工作人员一定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在党委工作全局中准确定位,主动到位,把握领导脉搏,掌握党委要求,确定信息工作的重点、内容和方式,增强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信息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主要包括三个能力:一是较强的思维判断能力,二是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三是较强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广收集。宽正面、多方面、大纵深,广种博收,充分占有,保持足够的信息量。二是精筛选。先粗筛选,后细精选,分门别类,按需分流,保真实、留有用、弃无用。三是透分析。弄清内容事实,搞清来龙去脉,找出症结所在,理出事物头绪。四是细加工。综合开发,充分利用,初加工与深加工结合。
3.进一步完善考评办法,实行分层次考核。当前,各级在考核上报信息时标准各异,但以下几点基本是一致的:一看上报信息被上级采用的数量;二看上报信息被领导同志的批示情况;三看上报信息的采用率。这三条总的来讲是对的,但还不够科学。因为信息被采用量、被批示量及被采用率只是衡量上报信息工作好坏的一个方面,还不能完全体现上报信息的要求。在信息工作中不能单纯的以量论质。信息工作存在着地区差异。一些地区和单位因其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上报信息被采用率的高低。因此,信息工作的好坏、上报信息采用量的大小,采用率的高低和领导批示的多少,只能作为评定上报信息工作的一部分标准,而不是全部标准,更不是唯一标准。这就要求上级党委信息部门,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信息工作的自身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考评办法,分层次、有区别地进行考核。
4.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切实解决报忧难的问题。首先,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在报喜和报忧中,有时报忧比报喜更重要。因为问题常常阻碍工作的进展,不及时发现和解决,往往会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次,要支持、鼓励信息工作人员报忧,并从考核机制上加以体现。对敢于如实报忧的部门和人员,要支持和鼓励,绝不允许有任何歧视和打击报复。其三,要严明工作纪律,加大督查力度。各级党委和部门都要建立重大紧急信息及时报告制度及责任制,明确规定党委、党办及各部门的责任,对迟报、漏报、瞒报重大紧急信息的部门和单位要通报批评,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其四,要从杜绝失真和提倡建设性报忧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对严重失实并造成恶劣影响的信息,既要通报批评,又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取消其评选资格。对涉及某些敏感、复杂因素的信息,一般应进行科学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鲜花

握手

雷人
1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2-5-16 14:50
  • 4
    粉丝
  • 768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