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再给大家读一篇范文(里面的一些句子大家都很熟悉,但对全文不一定都了解)。 为建设—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 毛泽东 各位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今天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 代表总数1226人,报到的代表1211人,因病因事请假没有报到的代表15人,报到了因病因事今天临时缺席的代表70人。今天会议实到的代表1141人,合于法定人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负有重大的任务。 这次会议的任务是: 制定宪法; 制定几个重要的法律; 通过政府工作报告; 选举新的国家领导工作人员。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政府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我们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我国人民应当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苏联和各兄弟国家的先进经验,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互勉互助,力戒任何的虚夸和骄傲,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化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我们正在前进。 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 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全中国6万万人团结起来,为我们的共同事业而努力奋斗! 我们的伟大的祖国万岁!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这个讲话多么简炼、庄重、生动、有气势。我们平时要经常认真地琢磨、研究和学习这样的范文,这对于不断提高我们的文字水平,提升讲话稿的品位很有帮助。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扩大知识积累,认真谋篇布局,精心组织起草,细致进行修改,拿出让领导满意、群众认可、高品位、高水准的讲话稿,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最后,回答朋友们提到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领导讲话和发言有什么区别?领导讲话有别于演讲或一般性发言,主要在于不仅讲话人的身份限于领导人,讲话的内容也总是具有一定指示性、指导性、总结性或号召性,而且所发表的意见体现着领导机关的意图和旨意。现实中,常有将“讲话”与“发言”两者混淆的起来的情况。“讲话”与“发言”属于两者相近的非正式公文,有3个相同点,有4个不同点。相同之处:(1)两者都是口头表达的附属文字材料,有口语的思维和逻辑表达方式。(2)其使用都是在公开或一定范围的公开会场上发表。(3)在同一个会议上两者都对同一对象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其不同点:(1)“讲话”是属于会议上领导者使用的体裁,而“发言”则是属于被领导或其他非领导人使用的体裁。(2)“讲话”体现会议的中心思想,一定意义上讲是总体性的,而“发言”体现的是局部性的。(3)“讲话”有下行文的许多特征,“发言”则有平行文和上行文的特征。特征不同,因而两者使用的语气也就不同。(4)体现主题的侧重点不同。“讲话”一般用于对一个事情讲应当做什么,如何去做;而“发言”一般常用于介绍现有的客观情况和工作情况,今后怎样具体做得更好。工作中要注意把握。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