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王天崎历年讲话稿汇编之四(2003至2017年)

摘要: 让“人”成为睢宁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组织、宣传、统战“一揽子”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2011年2月26日) 王天琦 两年多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在“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脱贫攻坚”和“突破睢宁 ...
文稿修改演播室


 

 

 

 

 

 

 

 

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的习惯

——在市政府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13518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根据《宿迁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今天我们召开市政府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全体(扩大)会议、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和安排,突出改革创新主题,紧扣科学发展主线,破解发展瓶颈制约,有效推动工作落实,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的习惯是这次会议的主题。改革是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实践。创新则是改革的结果。那么,究竟什么是习惯?为什么要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的习惯?新时期要形成哪些改革创新的习惯?今天,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一、什么是习惯

(一)关于习惯

所谓习惯,意为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也指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

生活中各种习惯随处可见:卫生习惯、睡眠习惯、就餐习惯、礼仪习惯、出行习惯、读书习惯,等等。

我们言语之中也常常会谈及习惯:习惯性动作、习惯性语言、习惯成自然、慢慢就习惯了、习惯了就好,等等。

习惯总体上又可分为好习惯和坏习惯。

古今中外关于习惯的各种论述举不胜举: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就是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以至于以后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在小时候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孟子感慨,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意思就是做一件事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习惯了不想想为什么习惯,一辈子随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这样的人很多很多。叶圣陶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培根告诉我们,人们的思想大半取决于他们的倾向,但是他们的行动却遵循平日的习惯。综上可见,只要把兴趣、爱好变成一种不知不觉、不假思索的行为,进而逐渐成为我们的习惯,办事的效率、素质的提高必将事半功倍。

(二)改革与习惯

除旧革弊为改革,习以为常成习惯。改革与习惯看似矛盾的两个词,但在这一决定因素作用下,互为因果、相互转化。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

好的习惯,都是自觉养成的,可以潜移默化地改造和提升人的思维和行为,使人始终保持向未知领域探索的进取心,形成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精神状态。

比如深圳,在1980年时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如今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深圳的发展,得益于其30年如一日的改革开放。时至今日,深圳依然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改革开放精神,引领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坏的习惯,都是不自觉形成的,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容易侵蚀人的思想、磨灭人的意志,让人落入循规蹈矩、不思进取的状态,即便以前取得成功也会因此走向衰败。

比如无锡尚德,曾是我国光伏行业的一个标杆。它的轰然倒塌,除了宏观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市场需求陡然减少外,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在率先将光伏产品商业化、成功上市后,企业更热衷于资本运作,在多晶硅转化率等核心技术创新上鲜有突破,与同行的差距逐渐拉大,最终于今年3月实施破产重整。

大家都知道诺基亚,1996年诺基亚几乎垄断了移动通信产品市场。2007年诺基亚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53%,而苹果仅为6.5%。但进入2012年,诺基亚市场份额已下滑至19.9%,苹果的销量已是它的4—5倍。今年一季度,诺基亚财报净亏损为1.5亿欧元。诺基亚之所以崩盘,也在于他们形成了一种习惯,但这种习惯是守成不变、墨守成规的坏习惯,导致诺基亚自身治理机制弊端积重难返,致使其竞争力从内部瓦解。而苹果之所以能够打败诺基亚,是因为始终坚持了与时俱进、创新求变的好习惯,苹果的每一款新产品,消费者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过。在苹果公司有这样一个习惯,就是每当有重要产品即将宣告完成时,苹果都会退回最本源的思考,并要求将产品推倒重来。正是这种自我否定、自我更新的内生性创新成就了今天的苹果。

世界形势变化日新月异,改革则立、创新则强,反之,偏执则弱、守旧则废,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城市也如此。我们不可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够决定自己几点起床。如果给人生设定目标,那就应该是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目标。改革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优势,宿迁和其他地区比,能源不是优势、资源不是优势、基础更不是优势,要实现后发崛起,只能通过改革创新。今天我们强调,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的习惯,就是要使改革创新融入我们的血液、浸入我们的骨髓、深入我们的灵魂,做到有多少发展需求就有多少创新举措,有多少矛盾困难就有多少创新办法,有多少瓶颈制约就有多少创新突破,从而在新一轮竞争中再造优势、赢得主动,真正以改革创新的红利支撑起新一轮跨越发展。所以,我们要形成一个习惯、一个好习惯,一个改革创新的习惯。

二、改革创新是宿迁的优良传统

作为一座以改革起家、以改革扬名的城市,改革创新贯穿了宿迁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已经成为宿迁历久弥新的优良传统,成为融入宿迁广大干部群众血液中的一种基因和品质。

(一)春到上塘

真正吹响宿迁改革创新号角的是发源于泗洪的春到上塘。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塘公社是当时泗洪乃至全省最穷的公社。是大自然过于苛刻吗?是这里的人不想过上好日子吗?都不是。根本问题在于,左倾思想和政策长期捆住了人的手脚。1978年,上塘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全公社处于人断粮、牛断草、地无种的严重困境,80%的生产队无力进行简单再生产。面对困境,上塘人以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在全省率先实行农业大包干,拉开了江苏乃至全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被誉为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的上塘镇垫湖村,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9640元,不仅超过泗洪平均水平,比全市平均水平还多145元。面对这一巨大变化,不由得让人感慨:在那样的年代,在没有任何政策和领导指令的情况下,上塘公社毅然作出包产到户的决定,开了当代中国农村以公社为单位公开、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这无疑是一种伟大的创举。

(二)改革之路

19967月,宿迁设立地级市以后,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改革创新,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富民强市的最大红利。而历任市委书记,无一不是改革创新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第一任市委书记徐守盛:作为宿迁首任书记,他已经走上湖南省委书记的领导岗位。在宿迁任职期间,徐书记一直是改革创新的坚定支持者和实践者。

第二任市委书记仇和:被舆论称为最富争议的改革风云人物,由他主导的干部任前公示、公推直选、勤廉公示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破冰之举,激发了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热情;在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思路,为欠发达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益借鉴。每一项改革,都在激烈的争论声中艰难起步,但是也正源于他对改革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毅力,才保证了宿迁改革的稳步有力推进、取得显著成果,也为今日宿迁的跨越发展奠定了改革创新的牢固基础。

第三任市委书记张新实:始终秉持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思路,注重博客问政、招商引资,引领宿迁阔步向前发展。

第四任市委书记缪瑞林:坚持完善和深化宿迁改革,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改革也好,发展也好,一切以群众认可为标准的改革观点,并确立了一三六七战略部署。

现任市委书记蓝绍敏:刚到宿迁任职时即表示,将继续发扬富于创造、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在解放思想中开辟道路,在深化改革中破解难题,在开拓创新中抢抓先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主政政府工作期间,始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在全国首创创新券制度,在全省首推地票交易制度,在苏北率先实现直接融资整体突破,有效化解了制约宿迁跨越发展的瓶颈。在接过市委书记接力棒时再次强调:改革是宿迁的特色,知道宿迁就知道宿迁的改革。我们会坚持改革的旗帜永不倒,改革的红利最大化

(三)宿迁速度

在改革创新的支撑和推动下,建市17年来,宿迁经济社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有这样一组数字上的变化:

一是经济发展指标的变化。地区生产总值由建市之初的124.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516.8亿元,增长了11.1倍;财政总收入由7.68亿元增加到333.3亿元,增长了42.4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3.42亿元增加到158.1亿元,增长了45.2倍。

二是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建市之初,宿迁三次产业比重基本呈现5:3:2的格局,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市;2002年,实现二产超一产;2004年,实现三产超一产;2009年一产占比降至20%以下;到2012年,三次产业比重进一步调整为15.1:47:37.9

三是城市化水平的变化。全市城市化率由1996年的10.1%提高到2012年的51.4%,其中2009年至2012年四年间每年提高接近4个百分点。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建市初的14平方公里扩展到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12.8万增加到60万。

四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1996年的2496元、1993元,增加到2012年的16991元、9495元,分别增长了4.8倍和3.8倍。

今日的宿迁,正在以领跑全省、快于周边、持续跨越攀升的宿迁速度,成为后发地区快速崛起的典范。

回过头来看看,面对宿迁的优良传统,我们现在是自豪骄傲呢,还是惭愧无语?今年424日,蓝书记在市委中心组第十五次(扩大)学习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宿迁改革创新的优势在弱化、氛围在淡化、精神在软化、金字招牌在氧化’”。对这新四化,我们要高度警觉,深刻反思,坚决防止改革的红利递减、弱化。

三、为什么要强调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的习惯?

(一)上级要求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畅论和酝酿改革,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媒体上出现最多的词汇,成为新时期的一种主流意识和风向标。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8-4-2 21:52
  • 4
    粉丝
  • 2265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