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在某市乡村振兴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释然 发表于 昨天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乡村振兴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成绩、分析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和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老秘网市乡村振兴和特色产业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够高,产业链条不够完善,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存在短板,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还不够宽,乡村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下面,就做好下一阶段乡村振兴和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工作,我讲四个方面意见。
一、坚持产业为先,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我们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谋划农业产业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一)深挖特色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各地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深入挖掘本地特色农产品、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资源,找准特色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要注重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产业。比如,有的地方可以发展特色水果、蔬菜、中药材种植,有的地方可以发展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有的地方可以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要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提高我老秘网市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强化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产业融合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业为基础,向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延伸,向休闲、旅游、文化等领域拓展,打造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要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冷链物流设施,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要积极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乡村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历史遗迹等资源,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三)培育经营主体,增强发展活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通过“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家庭农场 + 农户”等模式,让农户分享产业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二、聚焦生态宜居,打造美丽乡村家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宝贵财富,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一)加强生态保护,筑牢绿色屏障。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对森林、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要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增强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引导农民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二)推进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要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要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按照乡村风貌管控要求,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条件,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三)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绿色发展。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绿色产业。要推广生态种植、养殖模式,发展绿色农产品,打造绿色农业品牌。要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开发乡村生态旅游产品,打造一批生态旅游示范村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要积极发展生态康养产业,建设一批生态康养基地,为人们提供休闲养生、健康养老等服务。
三、注重人才引领,汇聚乡村振兴力量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我们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加强本土人才培养。要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技术讲座、组织外出学习等方式,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要加强对农村青年人才的培养,鼓励引导农村青年回乡创业,为他们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扶持、金融信贷等服务,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二)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要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要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到农村创业就业,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引进一批农业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要积极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引进人才、技术和资金,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对在乡村振兴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奖励,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要加强人才服务保障,为各类人才提供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氛围,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施展才华、实现价值。
四、强化组织保障,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需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我们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工作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党的领导。要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好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定期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乡村振兴。
(二)强化政策支持。要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加强金融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信贷投放。要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政策红利。
(三)凝聚工作合力。乡村振兴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要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工作协调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投资兴业、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方式,支持乡村振兴。
同志们,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我老秘网市乡村振兴和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20粉丝

735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