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评析一篇探时论世的佳作

[复制链接]
释然 发表于 2024-5-21 09: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有一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意思是说,要掌握“大道”,必须先研究蕴含着“大道”的历史。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近日笔者在《学习时报》“汉字里的文明”栏目看到的一篇题为《乾坤万里眼 时序百年心》的理论文章(以下简称例文),是一篇用历史的视角,以浓郁的文化情结、开阔的思维视野,写就的感时论世、有品位的佳作,主要体现在“因时而发,探字寻根;顺时而生,哲理精辟;感时而论,博观约取;共时而结,卒章显志”四个方面。


9 n( F! t6 ?) P
( S$ C4 O/ K5 x3 W7 ]( v! I

1

因时而发,探字寻根
) w: A; Q/ v: T6 @0 e

: }1 I/ r8 n; F8 {) I3 h, W8 ~- g7 y1 c! E$ V

“说铿锵有力的中国话,书端方平正的中国字,读文采飞扬的中国书,写挥洒自如的中国文”,这彰显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文字的创制是文明出现的重要标志之一。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汉字的每一笔,都颇为讲究,苦心孤诣,匠心独具,字词无不蕴含深意,可以说是情趣盎然、寓意丰富。探寻隐藏在文字里的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是例文的一大特色。作者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以及《说文解字》古文里的“时”字结构说起,讲其喻意,再引用《说文解字》里对“時”的解释,诠释其思想内涵,最后得出“时”既表示每日的时间流光推移,也表示每年的四时轮转更替,讲得有深度、有广度,讲得韵味悠长、耐人寻味。中华文明起源的“来时路”,也是促使中华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的“行之途”;记忆的坐标有多清晰,前进的脚步就有多坚定。笔者认为,这正是作者探字寻根的原由。


5 W% X- R! B) }, g4 R$ w1 P( [) ]( Y# J6 e4 C1 \  g

2

顺时而生,哲理精辟
+ x) S5 q( S, w+ k2 P
1 q" D; s% g; C; d

! O& w( [) x: Z& b: q

中华文明,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彰显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万千气象,顺时而生、片言为典,是例文的又一特点,最为集中体现在三个结构统一、同异结合的标题上:“时”与“天”合,组成“天时”,顺天应时,观时顺变;“时”与“机”合,组成“时机”,恰逢其时,与时偕行;“时”与“势”合,组成“时势”,因时顺势、审时度势。三个标题讲得哲理、说得精辟,言简意赅、特色鲜明。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加深对自身和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古人把世间的一切变化归因于时间的流转,而时间的流转传递的就是天道运行的法则,这就是“时”与“天”合;中国古人不但观察天地万物运行之道,还关注人情事变的规律,这就是“时”与“机”合;“时”往往与“势”紧密相连,事物在因势、借势、趁势中发展和壮大,这就是“时”与“势”合。古人说,时也,方向也;势也,运道也。笔者的理解,如果把审时度势比作江海行舟,那么风向就是时机,风来是运势,因风而动、借风行舟,就是顺应大势而为。

  T) F  k: u, ^2 ~  p% @! O7 Y

- W5 ]! m* e7 f4 O, P

3

感时而论,博观约取
- r& K2 Q0 I: {5 z
0 f! h( V+ S( L4 D( g
% \) L3 T$ M5 ^) [) o3 E0 @
善于引述前人较有哲理或较为权威、较为经典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感时而论、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是例文的亮点之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者首先引用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的王昌龄的《出塞》诗文,道出时间流转、世事变迁,与文题、文境暗合,甚是绝妙。例文中“时”与“天”合、“时”与“势”合两大部分,每一个部分的论述可谓是“坚持历史唯物史观,引文化之流,过千壑、润百川”。如“时”与“天”合这部分,作者多维度、多视角引用了《尚书·舜典》《吕氏春秋·审时》《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礼记·王制》《史记·货殖列传》等这些由时间沉淀而形成的经典论述,来阐释古人“顺天应时、观时顺变”的智慧。例文“时”与“机”合这部分,作者用“雪中送炭”和“秋扇见捐”分别道明“及时雨”与“过时黄花”,引用《论缘边守备事宜状》论述,来证明要顺时达变、与时偕行。如此丰富的佐证史料,既为文章注入了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更让人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维。作者的学识、眼界、格局,着实让人心悦诚服、由衷敬佩。
' ?. s5 D& ?- }: _7 n# X8 A: Z8 ]* H

4

共时而结,卒章显志

  d1 Y& N0 p3 p& ~4 k. K9 a8 R5 ~7 e" T8 G* ?( y0 _, G7 C, v
/ l% x) S0 g4 r+ Z7 i
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好文,除了有个好开头,有个好内容,还应该有个漂亮的结尾。作者在“时”与“天”合、与“机”合、与“势”合三大部分,追踪了“时”的词义变迁,梳理了“时”的“过往史”,即历时层面“时”的发展变化。但研究“时”的目的不是追求概念的确切含义,更不是规范甚至统一人们对“时”的认识和理解,而是揭示其隐藏在背后的文化和思想,即历时层面对共时层面的影响。作者深谙此理,故而最后强调指出“时”的静态、动态两种存在方式,卒章显志地阐明惜时、守时就要与时偕行、与时俱进等思想观点,特别是“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时间走得再远,初心从未改变”一句,精辟地阐述了作者的主张观点,极具启迪性。短篇小说大王契诃夫说:“作品结束的时候,实际上也是读者开始思索的时候。”结尾越有新意、深意,读者的思索才会越有份量。例文精彩的结尾,更好地唤起了读者,不断赋予新“时”代内涵、思考新“时”代价值。
, Y/ p( m# L$ T- Q

6 `; ^' W- C& d& E2 ]# b% P8 d; J( |4 |7 F- y

* f, W% x2 B1 l! o- C. `1 f俗话说:“文为人志,文如其人”。文章是作者的一面镜子,它常常体现着作者的思想、品德、立场、见识、才学、爱好、感情、禀性和文化素养等等。一篇好的文章,是作者高度浓缩的智慧,品读之,如同与智者对话。例文给人以启发和教育,是因作者才学卓越、学识渊博、见解独到使然。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笔者认为,文要显品,是学不来的。写好文章第一位的还是要加强德、识、才、学、情等多方面的修养和锻炼,积累丰富的知识与才能,如此方能入此佳境。以上评析,只是笔者的略陈微见,以此抛砖引玉,与同行交流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R+ k1 v' ?5 v) \- h4 S1 G* G3 g* o) G) J
附例文(有删减):

$ K$ d2 p5 ]" [0 W+ a6 j1 O% f
乾坤万里眼  时序百年心
郝良华
3 |, w6 l  A4 h& `5 L1 m" k9 Z" a/ O# r) M5 v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王昌龄的《出塞》,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而最精妙的,便是开头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用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互文见义”,用秦时、汉时设定时间跨度,勾勒出关山月,晕染出伤离别的苍凉感。眼前的明月,是曾照耀过秦汉的明月;眼前的边关,曾是秦汉战事一直未曾间歇的边关。开篇就有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和穿越时空的历史感。4 @1 X( V/ N) {7 I; S

  a3 k7 |. S' p' l) }
“时”是会意兼形声字,是“時”的简体字。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以及《说文解字》古文里的“时”字均写作“旹”,上部为止,表示行进,下部为日,表示太阳的运行。古人计算时间,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位置,或者它在地上投影变化的情况来确定。繁体的“時”字则出现较晚,睡虎地秦简里的“時”为小篆,止已变为寺,由“日”“土”“寸”组成。《说文解字》解释为“時,四时也,从日寺声”。段玉裁注:“(时)本春夏秋冬之称,引申之为凡岁月日刻之用”,把太阳的运行描述得更为细致:太阳的影子是一寸一寸从土地挪移过去的,测日记时。由此,“时”既表示每日的时间流光推移,也表示每年的四时轮转更替。4 Q' u: l# R+ }
2 G0 n& l; W  l3 {5 ]) T9 v# }0 P
“时”与“天”合,组成“天时”,顺天应时,观时顺变。《尚书·舜典》里有一句话,叫“食哉唯时”,意思是……历代统治者无不是把“敬授民时”作为施政的首务……这一特点,在中国古代农业中表现更为突出。《吕氏春秋·审时》提出“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的命题,并以当时主要粮食作物为例,详细说明了庄稼“得时”“先时”和“后时”的不同生产效果……西汉《汜胜之书》讲旱地耕作栽培原理以“趣(趋)时”为首。北魏《齐民要术》则拟定了各种作物播种的“上时”“中时”和“下时”,施肥要讲“时宜”,排灌也要讲究“时宜”……与此同时,儒家还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认识到动植物既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同时这些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讲究时节,遵循生物的生长规律,主张“取物顺时”。《礼记·王制》里就有这样的法令:“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 ……孔子十分热爱生命,对于谷物瓜果之类,坚持“不时不食”。孟子根据动植物依“时”发育成长的生态规律,主张循节气变化“不违农时”……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战国时期洛阳著名商人白圭,善于“乐时观变”。他认为,商家“知时”,就要根据气候周期的往复变迁、农事的丰歉,作出明晰的判断,及时调整经营手段和方法……
1 G% ~9 t% _# K5 H) H5 ]0 c; n) {& f! T2 W4 q9 K- l# l: k
“时”与“机”合,组成“时机”,恰逢其时,与时偕行。中国古人不但观察天地万物运行之道,还关注人情事变的规律。事物的“变”是必然的、绝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铺陈展开和演变更替的。人的行为在不违背天时的大前提下,要取得最佳成效,就要善于把握时机、创造时机、捕捉时机。古人说“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说的都是行动要把握正确时机,行为要“合时宜”。很多事,只是因为没有在合适的时机去做,好事才变成了坏事,这便叫作“不合时宜”。“雪中送炭”,是因为添碳送暖在冰雪中正合时宜,恰逢其时;而“秋扇见捐”,也是因为扇子送凉在秋天不合时宜,才会被弃置一旁。究竟是及时雨,还是过时黄花,全在于对时机的把握。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叛乱不息、异族入侵、外患踵起。面对国家的危急局面和险恶形势,陆贽忧深虑远,在贞元九年上疏《论缘边守备事宜状》,全面阐述了对于边防守御的策略、设想“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附其时而不失其称则成”……* g( c. [5 h7 V0 n" Q& p. e; S
( N9 }& h. M0 C' F
“时”与“势”合,组成“时势”,因时顺势、审时度势。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时”从来不仅仅是一个时间刻度和参数,“时”往往与“势”紧密相连。“时”是不可逆转的,“变”是不肯停歇的,在时间的酝酿下,“势”则是顺时而生、不可阻挡,事物在因势、借势、趁势中发展和壮大。正所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过程的大势、趋势。正如《易传》里讲:“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事物的静动行止只有适应了时势的变化发展,才能有光明的前景。《孟子·公孙丑上》开篇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同时,孟子还为公孙丑剖析了文王、殷纣之际的时势,认为即使如武王、周公那样的明君贤相,如果不研究、把握当时的形势,不能把握时势,也很难治理好国家,指出:“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正如《鬼谷子》里讲:“察势者明,趋势者智”……8 b9 Z/ @; q  r

' o7 D+ q  t; ^% B- Z' a

“时”既是一个静态名词,如过去的时间永远凝固在那一刻;“时”更是一个动态概念,它无穷无尽,永不停歇。人要跟随它的脚步,与时偕行、与时俱进,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专注当下,惜时、守时,创造和把握时机,谋势有为,把每一刹那变成永恒。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时间走得再远,初心从未改变。


% }- \. f5 b  l4 h  ]
例文来源:2024年05月13日《学习时报》)6 ]* [8 e! J4 C; v+ _- 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08粉丝

618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