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写材料开门破题“10招”(附15例)

[复制链接]
释然 发表于 2024-5-22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破题是写材料的首要环节,关乎全篇立意与论述走向。精准破题能紧扣主题,明确写作目标;高屋建瓴,展现深度思考;回应上级要求,体现执行力;引用领 导讲话,增强权 威性。出色的破题犹如航标,指引行文脉络清晰,论点鲜明,论证有力,提升文稿整体质量与影响力。
8 C# a! h7 P8 |: |* C4 E8 `
讲话引入法* Q9 J* N6 m6 ]- D' g3 r% f
) D3 U1 Y: ~6 r! t# L
在撰写材料时,引用各级领 导对相关工作的论述,尤其是主要领 导的观点与看法,可有力论证文章观点,精准对接上级要求。因其蕴含的工作思路与指向性,置于文首,既体现对上级精神的忠实贯彻,又显著增强文稿权威性与准确性,有效提升写作层次。
实例1:“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 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 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 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抢占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当前,可着力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等方面下功夫,以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实例2:数字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建设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推 进农 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 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乡村产业数字化,使数字技术成为推进产业数字化的核心力量,势必为乡村产业振兴带来新的动力与活力,为乡村振兴全面赋能。
政策引入法
* r4 Y# G+ ~# f7 E
3 }6 J  o4 h; r) E; U6 d/ m
公文写作中,深入研习政策至关重要。以相关政策开篇,既彰显文本的严谨性与庄重感,亦为全文定调,确保观点合规、措施可行,充分发挥公文的规范指导效用。
实例3:以“十四五”规划中关于科技创新的政策为引,某科研机构年度工作开篇即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将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导向,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及创新人才培养等重点任务。此开篇布局,既展现出文本对相关政策的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赋予其庄重严肃的基调,也确保了文中各项观点与措施的合规性与可行性,充分体现了公文对于科研工作方向的规范引导与实践指导作用。
名言引入法6 o. W6 ^: G. s. o9 i, R  j0 z
  ?6 U1 U# p$ u& a, m. s# W# k
名人名言,常被运用于文章开篇,以其深邃智慧与独特魅力,赋予文本生动性。作为入题手段,名言能迅速聚焦读者视线,提炼主题精髓,构筑文章基石,同时提升内容的文化底蕴与思想深度,为后续论述铺陈有力引子。2 Z4 H* h0 ^! [1 {' X9 V' N. K
实例4:撰写关于教育理念的文章,开篇引用苏格拉底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此言简意赅,富含哲理,瞬间点亮读者对教育本质的深度思考,使文章主题在名人智慧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增添了文本的生动性与启发性,为接下来探讨创新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等观点奠定了富有启迪意义的起点。
) z: z4 X7 f) H( ?! v/ m问题引入法) {1 M) c0 ~8 ], \" G' Q* e+ i

( {' H% `+ F4 f* x. l7 h5 G: v
公文写作迥异于其他文体,其核心在于针对现实中亟待解决的矛盾、工作中凸显的问题以及群众迫切的诉求,精准建言献策,凸显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当前,大力倡导直面问题,倡导行文风格开门见山,力求对策实效立竿见影。苏写作者前文所言,以问题为导向开篇,更能彰显作者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实例5:以某市交通拥堵治理方案为例,公文开篇直指市区早晚高峰时段道路严重拥堵现状,详述其对市民出行效率、城市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影响。随后精准剖析问题成因,包括私家车保有量激增、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交通规划不合理等,并针对每一项原因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如推广共享单车、优化公交线路、调整信号灯配时等。全文紧密围绕现实问题,建言务实精准,充分体现了公文写作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与解决问题的实效性。
实例6:针对当前社区治理中普遍存在的停车难问题,某街道办事处提交的《关于优化社区停车位管理的建议》一文中,开篇即直指矛盾焦点:随着私家车数量激增,现有车位供需严重失衡,乱停乱放现象频发,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及社区环境。此开篇精准把握问题症结,凸显公文强烈的问题意识与现实关切,为后续提出增设车位、推行错峰共享、强化违规处罚等具体对策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展现了公文务实求效、服务民生的核心价值。
历史引入法5 a7 A$ j7 T, A
% I" K  Y  c3 s) }* S
于重大纪念日演说中,常借回顾历史节点事件,寓怀旧于省思,寓当下于启示,寓未来于展望,串联时空,启人深思。
实例7:如国庆盛典,领 导 人演说中常提及建国之初艰辛、改革巨变、时代成就,引发国民对过往奋斗的缅怀,对当前成果的珍视,对未来蓝图的憧憬,激发家国情怀,凝聚前行力量。
哲理引入法
; N7 x" ^. O: t5 ^& |( [8 D
/ o: [/ N8 m* R; w
哲理乃源自实践的经验结晶,富含思想性,被大众广泛接纳。于文首运用,能启迪读者,巧妙引出话题,为后续论述铺垫深邃内涵,赋予文章哲思魅力,使论述更具普适性与说服力。
实例8:文章开篇援引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哲理,以此揭示任何伟大事业皆由点滴积累开始,强调行动之始与持之以恒的重要性。此哲理借古喻今,以其深远影响力和广泛认知度,迅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启迪思考个人成长与目标实现的现实路径,巧妙引出关于起步行动与长期坚持对于成功之关键作用的深入探讨。
实例9:撰写关于人生抉择主题文章时,开篇可引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哲理。此语出自《孟子》,以鱼和熊掌比喻不同价值目标难以同时获取,揭示生活中常需面对取舍的现实。苏写作者前文所述通过这一深入人心的哲理,文章迅速搭建起探讨抉择智慧与权衡艺术的框架,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等多元冲突中,做出明智且符合内心的选择。
典故引入法$ d8 |" r) A/ X
7 X' |9 G2 k  I; s
典故承载历史智慧,富含深邃寓意,能以凝练语言勾勒生动场景,赋予文字以厚重底蕴与鲜活生命力。适时引用,既能以古鉴今,借典抒怀,又可提升文章内涵,增添阅读趣味,契合时代对文风平实生动之追求。
  ^) s7 B% [9 T* K
实例10:在探讨团队合作精神的文章开篇,巧妙引入“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典故。简短故事刻画出起初因推诿责任导致集体陷入困境,继而揭示当三人齐心协力共建取水机制后,问题迎刃而解。此典故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浓缩展现团队协作从失衡到和谐的转变过程,寓含“团结力量大”之深刻道理,赋予文本丰富历史内涵与现实指导意义。
数据引入法; v: f5 l* p) O4 h1 B. ?
& Z" F% A( [+ Q" S7 L' [) D0 A
巧借权威数据破题,列举经专业机构认证的数据,直观呈现问题核心,乃撰写文章之高效策略。
% u1 g# p0 y4 ]4 `. e5 s实例11:在探讨青少年近视率攀升问题的文章中,开篇便引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此权威数据直观揭示问题严重性,令人警醒。后续论述围绕这一核心数据,分析近视率持续走高的原因,探讨防控举措,形成逻辑严密、论据扎实的论证体系,充分展现了借助权威数据破题在提升文章说服力与现实影响力上的高效性。
% g" \4 @# M7 a  ?实例12:以讨论我国粮食浪费问题为例,文章开篇即引用《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的数据:我国餐饮业每年食物浪费量约为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此权威数据直观展示了粮食浪费问题的严重程度,为文章定下紧迫基调。随后,作者围绕该核心数据,深度剖析浪费成因、探讨解决方案,使全文论证更具说服力与现实针对性,充分展现了借助权威数据破题的有效性。
6 R. q9 N! h# h( q+ U释义引入法4 g; D$ S3 g+ N& _9 p! B: a% U" Z

5 |4 i! a1 b4 t! S' }
开篇对核心观点进行字面解析,由此展开论述,导向文章主体内容。此种手法,通过诠释关键词义,清晰界定讨论范畴,为后续议论铺设逻辑轨道,使读者快速把握主题,跟随作者思维步步深入,确保论述精准聚焦,条理分明。
实例13:在阐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这一主题的文章中,开篇首先对核心观点进行拆解阐释:“教育公平”意指每个个体无论出身、性别、地域,均有平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与机会;“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则强调教育公平在构建公正、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以此清晰界定与解读,引导读者准确理解文章主旨,进而自然过渡至对当前教育不公现象的剖析、教育公平推进路径的探讨等主体内容,确保论述逻辑连贯、主题鲜明。
经历引入法
" R* t- N; O  i6 E: P+ r
% Q3 d) f& x: X5 z
领 导干 部离职致辞中,常以温情往事勾勒共同时光,借往昔记忆缩短心距,展露亲民风范,营造深情共鸣。
例14:尊敬的同仁们,回首往昔,我心潮澎湃。犹记得初踏这片热土,你们眼中闪烁的期待与我胸中燃烧的热情交织共鸣。风雨同行的日子里,我们共绘发展蓝图,攻克难关,分享成功的喜悦,也肩并肩度过低谷。每一次决策的背后,是你们无私的支持与奉献,是你们的信任赋予我前行的力量。这段岁月,已深深烙印在我心中,成为我人生中最 宝贵的财富。今天,虽将卸下肩头重担,但那份深情厚谊,那份共同铸就的辉煌,将伴随我走向新的旅程,成为永恒的动力。感谢你们,让我有幸成为你们的伙伴,共享这段意义非凡的历程。
实例15:亲爱的同事们,回首在座诸位与我共度的时光,一幅幅画面历历在目。初履新职,你们的热情欢迎犹暖于心;共谋发展,会议室灯火通明的夜晚,是我们并肩作战的见证;面对挑战,你们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发了我勇往直前的勇气。每一项成果的取得,无不浸润着大家的智慧与汗水。如今,即将挥手作别,但那些同甘共苦、携手奋进的日子,将成为我人生长卷中最 温馨的篇章。你们的陪伴、理解与支持,塑造了今天的我,也塑造了我们共同的荣耀。这份深情,无论何时何地,都将如璀璨星辰照亮我的前路。感恩遇见,感谢同行!

2 m6 R, M5 X; y: Z8 B/ X& n5 H  A8 x$ ], w0 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08粉丝

618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