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科学发展] 浙江低碳发展路径与方法的新思考 鲍建强

[复制链接]
福建老秘 发表于 2011-6-24 08: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江低碳发展的理念及其重要性


低碳发展理念是集生态、环保、绿色、可再生、可循环、可持续于一体,探索一条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以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把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并要求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浙江省作为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理应率先探索低碳发展之路,把绿色、低碳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低碳发展是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这是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并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探索。2010年6月中共浙江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提出了“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可见,从循环经济到节能减排,从资源、节约到环境友好,从推进低碳发展到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的有效载体。


低碳发展是全面布局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历史经验表明,每次危机都孕育着新的技术突破,催生新的产业变革。这就要求我们要瞄准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选择那些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加以培育,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作为能源资源92%以上都需要由外省调购和国外进口的浙江来说,还必须从资源环境约束出发,不失时机地发展低碳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低碳发展的本质就是要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能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绿色、低碳发展为抓手,是破解区域资源环境约束难题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对于提高省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低碳发展是推动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浙江省正处于人均GDP6000-10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是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关键时期,具有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巨大的变化,转变以低成本投资扩张为主的出口为导向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势在必行。因此,坚持低碳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各项政策措施,促使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速逐年放缓,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不断降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只有在低碳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低碳发展,才能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浙江省低碳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既要从战略的高度,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纳入“十二五”规划之中,明确全省低碳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提出低碳发展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和先行先试的决心;又要从推进的层面,以规划先行、示范引领、试点探索、项目带动方针,探索省域绿色、低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效推进经济社会的低碳化转型和发展;还要建立和健全我省温室气体排放统计监测制度,完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探索低碳发展评价的政策工具,推动省域低碳发展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为此,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推进低碳发展。


产业结构的低碳化。浙江省产业结构低碳化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从宏观角度看,2010年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为5.0:51.9:43.1,而 三次产业能耗比重则为2.4:81.5: 16.1。显然,作为第二产业的工业,比重过大、能耗过高,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点,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是实现产业结构低碳化主攻方向。从微观角度看,浙江省工业领域中的传统产业,如石化、水泥、火电、冶金,以及印染、造纸等的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3左右,但相应的能耗总量占全省工业总能耗的近80%。因此,一方面,要通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低碳技术,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发展低碳产业,如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物联网、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核电关联产业等,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低碳产业规模化。


能源结构的低碳化。浙江省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其中煤炭占61.1% ,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21.7%和1.5%,化石能源占全省总能源的84.3%,由于煤炭燃烧过程的碳排放因子高这就决定了浙江省能源结构的高碳化特征。浙江省非化石能源、占15.7%,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水电、风电和核电占7.9%,其他能源、品种占7.8%。为此,一要大力发展核电,这是我省能源结构低碳化的重要举措,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我省核电建设的有序进行。二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集热和光伏、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努力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基地示范省。三要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提高传统电网效率,并与新能源实现智能化终端对接。


消费结构的低碳化。节能就是减碳,不仅是工业领域的重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科学研究表明,每一个能源消耗终端都具有几倍至十几倍地减少一次能源消耗的“放大效应”。因此,“十二五”期间,浙江应坚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原则,通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合理调整能源价格体系,建设节能减碳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引领全社会的低碳发展。通过强化节能减碳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减碳。通过消费结构的低碳化,把浙江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省份。


加快推进浙江低碳发展的几点对策


把低碳发展与循环经济、节能 减排结合起来。“十一五”期间浙江省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十二五”提出的绿色、低碳发展是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延伸和深化,虽然提法有所不同,但发展理念相近,工作内容是相通的,只是侧重点和着力点有所不同。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是低碳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工作抓手,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发展方向。


把低碳发展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推进低碳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强大支撑和保障。浙江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应该把低碳科技研发领域列入优先主题,与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主题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低碳技术。积极开展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照明、低碳农业等技术的研发,开展碳捕获和储存技术、生物碳固化技术,为国家提出的大幅度降低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提供科技支撑,为区域低碳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把低碳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结合起来。推进低碳发展需要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保障和创新,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根据国情、省情,探索建立区域碳排放核算、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碳金融”为特征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建立“碳基金”为特点的支持低碳发展的技融资体系,建设“碳交易”为平台的区域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浙江省可以率先从理论上探索推进低碳发展的政策工具和制度安排,从实践中通过试点完善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走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政策瞭望2011年第6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8粉丝

118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