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科学发展] 中国经济会“硬着陆”吗 余闻

[复制链接]
贵州老秘 发表于 2011-8-15 11: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似乎有利于空头。今年以来,国际投行和经济预测家们正为中国经济是否在未来两三年会“硬着陆”而争论不休。如以瑞银为代表的外国投行,6月以来集体看空中国经济,下调经济增幅,认为中国经济在未来两三年内存在“硬着陆”的风险;另一些投资家及部分机构,如罗杰斯和大摩小摩等则转而唱好中国经济和股市,罗杰斯甚至批评那些长期看空中国股市和经济的空头们“大错特错”。而上半年尤其是 6月的核心经济数据,似乎表明中国经济有陷于滞胀的危险。
    尽管如此,笔者认为中国经济不大可能出现唱空者所预测的“硬着陆”风险。为了更好地分析问题,我们先来看看“硬着陆”和“软着陆”的含义。一般来说,国民经济的运行是一个动态过程,各年度间经济增长率的运动轨迹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围绕潜在增长能力上下波动,当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之后,超出了其潜在增长能力,打破了正常的均衡,经济增长率将回落。这就是一个“着陆”的过程。只不过,“硬着陆”是用一种“大起大落”的方式,强行实现经济的再平衡。其表现形式是,对前期的经济过热,采用“急刹车”的办法进行“全面紧缩”,导致经济在短时间内从过热迅速转向过冷,增长率大幅度降落,甚至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物价也出现显著回落,失业现象严重。“软着陆”则恰恰相反,紧缩政策的实施,并未导致经济的快速大幅下滑,而是平稳下降到一个合适的比例,同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通货紧缩和失业。由于经济是一个平稳下滑的过程,所以软着陆的时间也比较长一点。
    可见,在宏观经济过热时,我们需要经济运行的“软着陆”,而不是“硬着陆”,以避免宏观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破坏经济中的各种均衡关系。当然,经济是否“硬着陆”还是“软着陆”,有赖于政府调控的艺术和水平,这里面的平衡关系很难把握,现实中各国多半是以硬着陆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速的回归和通胀的降低。
    以此判断中国经济以何种方式安全着陆,可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从经济增速、物价水平、就业状况三个方面来分析。
    先看短期,即年内经济运行状况。截至目前的信贷紧缩程度无疑堪比金融危机前。正因为此,加上有史以来的电力短缺及廉价劳动力减少,才使得外国投行做出了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的预测。通胀的加剧似乎印证了此一预测,上半年 5.4%的物价涨幅尤其是 6月首次突破6%,致使年初定下的4%的物价控制目标肯定守不住。但这是否预示着通胀变得不可控,经济增速大幅下滑?至少从上半年的经济形势看,还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上半年全国GDP增速达到9.6%,其中一季度 9.7%,二季度 9.5%,经济呈现一个下滑态势。但即使以二季度论,比起去年全年及四季度的经济增速来,也只分别下降0.8和0.3个百分点,而与去年三季度的经济增速齐平,由此来看,经济虽在下滑,但是一个平稳下滑的过程,幅度并不大。
    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可能会继续下滑,但普遍预计,全年的GDP增速至少可达到9.3%,也就是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不会滑落到 9%以下。假如6—7月形成本轮物价上涨拐点,货币政策就有可能微调,企业的信贷情况会好于上半年。电力短缺虽然是影响企业开工的一个因素,但中国并不存在总体上的缺电;再加上保障房下半年的大范围开工建设,接过投资之棒,全年GDP增速仍可望达到9.5%左右,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十二五”规划对每年的经济增长设定的指标是7%,我们当然不能用这个标准去衡量经济增速,否则就真的是“硬着陆”了。但即便以9.3%的年增长论,下降幅度也就在一个百分点,这个降幅应该说是正常范围内。
    从物价看,虽然 6月创下了年内涨幅新高,但全年而言,随着夏粮丰收,物价翘尾因素的减少,以及主要工业品供过于求,进口迅速增长等,如果原油、农产品等国际大宗商品在下半年能够维持近期的跌势,或不再出现显著的价格上扬,物价突破 4%的预定目标虽成定局,但不大可能破 5%。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就说,剔出翘尾因素,6月环比CPI为0.277%,折年率3.5%左右,没那么吓人。
    至于就业,过去3年全国城镇地区新增3380万个就业岗位,每年都超过预定目标。今年上半年,劳动力紧张的局面并未得到缓解,这说明就业状况良好。下半年也不存在就业骤降的问题。
    再看长期,即未来几年情况。根据一些经济学家预计,中国未来30年还能保持7—8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速。这个预测自是偏向乐观的,它建立在中国城市化进程还会提供大量的投资机会和投资需求,特别是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公共投资增长;消费增长;社保体系的发展和社会福利支出的增加所导致的消费品市场的增长等基础上。不过,以中国目前第二大经济体的规模,未来30年还达到7%以上的增速,客观上似没必要。
    如果说,30年时间太长,充满着很多未知因素,那么最近两三年,是否存在外国投行预测的“硬着陆”问题?笔者的看法是,虽然未来几年存在房价高企、银行呆坏账增多、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等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但亦不大可能出现经济暴跌的情况,除非政治系统出了大问题。首先,连续7年的粮食增产,使中国目前拥有充足的粮食供应,这为制约通货膨胀持续走高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其次,3年36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加上未来10年的水利建设,也足以使得投资增速仍然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再次,随着收入分配政策的出台,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保障制度的完善,消费水平会进一步提高。因此,正如大摩亚洲非执行主席史蒂芬扐罗奇所说,不管是从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还是银行业坏账等方面来看,中国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和值得忧虑的地方,但还远没有到会引发经济“硬着陆”的地步。
    当然,中国不存在“硬着陆”风险并不表明一些问题不应受到重视。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如果以下三个问题处理不好,会拖累长期的经济增长。这就是房价、地方债务以及产业升级问题。尽管保障房可以弥补部分房地产投资,但作为与民众关系密切的商品,房价如果没有一个平稳的回落,将会影响人们的收入、消费乃至信心预期,从而制约消费的快速增长;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已高达10万亿,占到去年整个 GDP的 20%,到加上其他国债和政府债务,虽然总的债务水平比其他国家要低,但地方融资平台涉及地方的治理能力和对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违约一旦爆发,还将波及银行,引发银行的财务风险,进而影响到对企业的放贷,所以,这一问题不能小视;产业转型升级关系到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已经在金融危机中错过了一个转型的极佳时机,能否利用紧缩政策淘汰一批落后的产业和企业,同时又不伤及就业,也是今后五年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
    总之,对中国经济存在“硬着陆”的担忧有些过虑。目前整个世界经济都处在一个通胀走高而经济减速的阶段,中国经济虽然也在回落,但经济表现还是相对较好的。目前来看,全国的投资增速仍保持较高水平,消费增长基本稳定,出口还在恢复,这个趋于平缓的过程是健康而正常的,基本不存在硬着陆的风险。但长期而言,需要加强对经济和社会领域一些结构性问题和制度的改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8粉丝

10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