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农业生产] 突出特色产业发展 推进农业强乡建设

[复制链接]
决策参考 发表于 2012-8-5 17: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近年来,台溪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工业强县、文化强县、开放尤溪、幸福尤溪”发展任务,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为着力点,通盘考虑、统筹规划、科学发展,不断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特色在探索中逐步彰显

    台溪乡利用政策机遇、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提高效益,着力于让群众在发展观念上由传统思想向市场观念转变,在发展思路上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增长方式上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在战略规划上从忽视生态环境建设向生态效益平衡与经济效益提高方面转变,逐步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把握全局,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工业经济、新农村建设、集镇建设、综治维稳、党建等各项工作,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二是准确定位,明确目标。始终坚持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努力壮大产业规模、优化布局,全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结合地域资源特点,让群众扮演好“茶农”、“烟农”、“果农”等角色,使群众最广泛地参与到产业中来,依靠产业发展求实惠。继续以象山、清溪、东山、盖竹等村为重点打造茶叶专业村;以园兜、西吉等村为重点打造烤烟专业村;以台溪、洋头等村为重点发展柑橘、油茶、毛竹等林果经济;以茶叶专业园建设为先导,努力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全乡农业整体向“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目标迈进。三是转变思想,把握优势。大打“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食品”三张牌,将制约台溪发展不利因素转化为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业的有利因素,将“跛足”劣势变为“鼎足”优势,以此为着力点,构建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产业复合的“三高”农业。

    二、思路在实践中更加清晰

    (一)规模化发展。一是扩大生产规模。依托茶叶、烟叶、油茶等特色产业,不断强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示范村特色产业及能人带头示范,促进生态茶园、低改油茶、高效油茶和低改毛竹林示范片建设。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完善“合作社+农户”生产连锁方式,统一标准质量,集中购销“一条龙”,以小生产实现大规模,达到“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产业效应。二是转变经营方式。培养壮大农家茶叶、沈峰油茶、丰园养蜂、富荣牛业、谐和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统购统销、市场主导、价格保护等多种措施,整合货源优势,建立供货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压缩利润流失空间,实现效益最大化。三是完善营销渠道。积极与超市、大型农贸市场、销售老秘网、物流公司等联系,建立稳定信息反馈机制,把脉市场导向变化,灵活实行市场化运作,最终实现“农超对接、农贸对接、农网对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二)特色化发展。一是优化现有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之路。以碧叶馨茶业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打响碧叶磬、金云富、慈心园品牌,打造千亩精品茶园,推动茶叶产业上规模、上档次、有特色;以谐和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主导,大力推行反季节蔬菜“产、购、销”一条龙模式,拓宽销售渠道,打响台溪蔬菜品牌知名度;深入实施油茶新植与改造项目,抓住“尤溪茶籽油”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即将被核准使用契机,积极引导沈峰油茶专业合作社壮大基地规模,利用与泉州何博茶油有限公司和南安锦发麻油厂联营的优势,做强做大油茶产业;在稳步扩大食用菌发展规模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反季菇、茶树菇等高收益菇种,努力拓展食用菌种植品种。二是建立品牌经营理念。围绕提升产品信誉度和认可度做文章,建立健全品牌经营理念,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注重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细节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产品档次质量。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创建和申报工作,树立质量标杆,主打产品推广“健康牌”。通过“借鸡下蛋”先推广、市场对接看反响、网络商务促影响的营销思路,积极申请注册产品商标,全力培育自主品牌。三是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将农业产业发展同旅游、文化等事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以创建农产品“三品”为基础,建设生态农庄,发展生态旅游,倡导生态餐饮,引领健康无污染生活观念,打造生态文化名片,提高知名度。

    (三)标准化建设。一是大力宣传。采取发放宣传手册,技术员上门辅导,热线电话咨询等方式,促进农民转变观念。通过榜样带动、示范先行的方式,以效益、安全取得“双丰收”事实对农民开展现身教育。二是规范标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产业产品质量。统一供种、生产、销售等操作环节,并实行“透明化”处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检测手段和产品档次分级标识制度,探索建立集“管理、检测、防控、回收”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三是全面发展。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引进加工企业入驻,带动农业经营领域上下游产业链全面提档升级,带动旅游业、食品加工业等产业集中“聚变”,推动标准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目标在奋进中努力实现

    (一)用特色促进产业发展。一是响品牌强产业。要依托“金云富”、“慈心园”、“碧叶馨”等品牌,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采取“公司+农户+基地”模式,搞好茶园管理,强化技术培训,力争在两年内新增茶叶加工厂8家,加工作坊20家以上,实现茶区茶叶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二是打造基地。进一步打造万担好中选优烟叶核心区和省通仙狼烟叶基地,实现连片种植,三年内逐步形成烤烟产业带,全力打造烟叶收购万担乡。三是大力发展现代生态林业。抓好森林资源培育工作,加大商品用材林及柑橘、油茶等特色经济林建设,培育功能和效益多样的森林资源。重点抓好油茶精品示范片建设,加大良种培育力度,因地制宜,深入实施油茶新植与改造项目。积极推进毛竹基地建设,加强管理,科技兴竹,充分发挥长盛木业辐射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出品牌、出特色、出效益。四是探索发展现代农业。以土地流转为载体,以高效产出为目标,实施好“特色、项目、科学、生态、高效”五型农业,持续运作好千亩原生态立体农业试验区,高标准建设好3000亩生态茶园示范片,使之成为集观光、采摘、品茶为一体的生态茶园,倾力打造现代农业强乡。

    (二)用政策助推产业发展。一是积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严格落实家电下乡、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大力推动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保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分村到户、落实到人。二是强化发展资金保障。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努力争取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为农民扩大生产规模提供充足资金保障。探索建立“产业保险”机制,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农业保障,降低农户生产经营风险。三是优化创业致富环境。在扩大种养规模、合作组织建设、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农业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奖励扶持,及时总结宣传产业发展中涌现出的优秀人员和突出事例,不断加大先进事迹推介力度,在全乡营造创业致富、发展经济的新气象。

    (三)用服务保障产业发展。严格落实责任,切实增强干部职工在岗必敬业、有职必负责的责任感。持续提升人才技术服务能力,配齐配强特色产业骨干队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模式,搞好技术人才培训,培育骨干龙头企业或成立专业合作社。完善农业项目服务网络,做好农林、水产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情防控。坚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鼓励和支持外商投资进入、民营资本参与,积极引导企业按产业布局规划发展生产,通过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更多的客商到台溪安家落户,参与产业建设。●叶开炼
标签:农业特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9粉丝

50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