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文化体育] 浅谈文化与民族精神

[复制链接]
无极天语 发表于 2013-4-4 08: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是一种生活符号,是民族精神的演绎与传承。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正是这种悠久的历史文化滋养和鼓舞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注入了活力。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不仅塑造人、引导人,更能鼓舞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坚韧、奋发向上的优秀品格,也塑造了我们礼仪之帮的大国形象。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构成了社会和谐、长治久安基础;慎终追远、孝悌廉耻的忠孝传统理念不仅让中华民族血脉永系,更形成了精诚团结,共御外侮的民族精神。清明节期间,散居世界各地的华人纷纷回乡祭祖,尤其是一年一度的皇帝陵公祭,更是说明向心力和凝聚力。

当前,党中央提出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文化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这是重振民族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早在改革开放处期,我们党就意识到要防止西方思潮渗透与侵袭,虽然我们采取一些防范措施,然而已经有一代人是喝着可口可乐,吃着肯德基长大,这说明西方国家采取以商品为掩盖的文化输出方式,可谓是经济上掠夺,文化上渗透的一箭双雕策略。再如现在的韩国,抢先注册了我们的“端午节”,给屈原移民了。同时韩国还大量向我国输出文化产品,许多韩剧的国内热播,让30岁至70的妇女看的如痴如醉,不能自拔。大量的韩国服装和化妆品也充斥中国市场,使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韩流”肆虐。再看我们的青少年一代,玩是日本玩具,看的是日本动漫,用的是日本电子产品,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一种“亲日”意识。凡此种种都是地地道道的文化侵略。这些当足以引起国人的警醒。

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是相辅相成,互为推动的。从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到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再到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无不与文化的发展有关。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而对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从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角度来讲,应当发展文化、繁荣文化;从振奋民族精神,培养满足情愫上来说,应当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以德治国的角度,更应该继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传统的道德文化可以调整人的内心世界,而法律只能规范人的外部行为,只有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才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江泽民同志在三个代表论述中指出:要以先进文化引导,用优秀作品鼓舞人。当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离不开传统文化思想做基垫,更需要先进文化为引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一条文化兴国之路。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着力培养全民文化意识,树立民族文化精神,充分发挥现在文化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推助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把传统文化和现在文化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同时,还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来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让群众在参与中接受文化熏陶,在熏陶中培养文化意识,进而培养昂扬向上的民族文化精神,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袭。此外,我们还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开发文化产品,加大文化输出力度,在巩固思想文化阵地的同时,扩大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树立我们的民族威望。文/西域老拽
标签:精神民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1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