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通江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280530513 发表于 2013-11-20 06: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奋力实施扶贫攻坚,夯实跨越发展基础。坚持以扶贫攻坚统揽农村工作全局,扎实抓好新村建设和连片扶贫开发,实现扶贫、致富与发展同步。狠抓农业生产。实行“山水林田路气电机”综合治理,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发展专合组织,延伸产业链条,促进精深加工,培育知名品牌,着力开拓市场,不断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积极发展劳务经济,转移输出劳务2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2亿元。狠抓新农村建设。完成全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围绕“五新一好””目标,新建村民聚居点40个,入住农村人口1.6万人;加快推进杨柏—广纳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完成第二批20个新村建设任务,统筹抓好农房风貌改造、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和公共服务配套,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狠抓扶贫连片开发。紧紧抓住国家把秦巴山区作为特殊困难地区给予特别支持的重大机遇,加快编制扶贫连片开发规划。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大力实施扶贫解困,让5万人稳定脱贫;完成沙溪—瓦室扶贫连片开发和22个扶贫重点村建设,开工建设铁厂—陈河扶贫连片开发项目。
四、着力培育支柱产业,增强跨越发展实力。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骨干支柱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做大特色农业。重点发展优质粮油、食用菌、茶叶、畜牧等特色农业产业,高标准建成一批农业产业基地和园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更加重视粮食安全;着力打造川东北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和马铃薯种源基地,粮食产量稳定在40万吨以上,油料产量达到3.5万吨。以巩固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为目标,加快通江县食用菌园区建设,新建以陈河、涪阳为中心的银木耳生产示范园区,以铁溪为中心的香菇生产示范园区,发展食用菌1.9亿袋,产值达到12亿元。狠抓茶叶基地扩面、精深加工和品牌打造,新建茶园1.5万亩,低改茶园0.3万亩,茶园面积达到12万亩,产量3000吨,产值超过3亿元。稳定发展巴山生态猪规模化养殖,加快发展巴山土鸡和空山黄牛,畜牧业产值突破24亿元。新增水产生态养殖面积3万亩,产值1.3亿元。新建改造干果基地1万亩,产值1.8亿元。做强新型工业。强化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力争新增规模企业3户,培育年纳税超1000万元的企业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亿元、利润总额1200万元。建成食用菌方便食品加工生产线。加快发展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50%的本地畜产品就地加工。正强水泥公司技改项目在5月底前竣工投产。完成8家煤矿技改、絮棉厂搬迁项目和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园区配套设施,引进2户规模以上企业入驻园区。强化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低碳经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6%。做优第三产业。进一步理顺诺水河景区管理经营体制,建成空(山)—汇(滩)公路和国家级地质公园博物馆,开工建设诺水河三星级旅游宾馆,启动诺水河巴山民俗文化博览馆改造工程;完成红军烈士陵园基础设施建设并力争成功创建AAAA级景区,加快开发空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创建3—5家星级农家乐;年接待游客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2亿元。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落实“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活跃城乡市场。加强市场监管,保障物资供应,平抑稳定物价。做响知名品牌。帮助社会团体、企业将通江银耳、山霸王争创为中国驰名商标,天仙洞牛肉制品争创为省名牌和省著名商标,罗村茶叶争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加强生产、加工等环节监管,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倾力改善民生状况,共享跨越发展成果。把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跨越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纵深推进以“解四难”为主的民生工程。硬化通村公路150公里,加强乡村公路管护。提升10个场镇供水能力;加强病险塘库整治,保障农田灌溉和塘库安全;抓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新解决4.6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新(改)建校舍2万平方米;新建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3所;着力化解城镇“超大班”。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新建标准化卫生站10所。鼓励支持全民创业,重点帮助高校毕业生、城镇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就业,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扎实做好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工作,城镇居民医保覆盖人数达到6.7万人,新农保覆盖人数达到34万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成各类培训27万人次;在劳务主要输出地增设联络处,帮助农民工依法维权。县社会福利救助中心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建敬老院2所,力争开工建设县城老年公寓。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新建廉租住房100套,实施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700户,改造农村危房3500户。新建乡镇文化站20个、农家书屋17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个,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建成3000亩蔬菜基地,提高城镇蔬菜自给率。加快发展教育卫生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科学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完成通二中、麻石小学香港援助项目建设;加快职业高中基础能力建设和公立幼儿园建设,启动建设石牛嘴小学;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重大疫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完成县医院迁建二期工程和**院迁建一期工程,启动县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天然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好金土地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挂牌治理工业企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各1家;新建沼气池5000口;加快山洪灾害易发地区中小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开工建设五台山省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启动建设诺水河国家级大鲵自然保护区。统筹发展其他社会事业。抓好科普工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开展银耳生产技术等重点科技项目合作攻关;抓好科技体系和科技平台建设,大力争创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开工建设县产业发展技术中心。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加强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市场监管,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县城歌剧院、体育场建设前期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拥军优属、优抚安置工作。加快培育、规范管理中介机构。进一步加强统计、民族、宗教、侨务、外事、保密、地方志、人防、群团、老龄、残疾人、气象、慈善事业等工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提交大会的《通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十一五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和县委的决策部署,真抓实干,攻坚破难,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一是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十一五”末,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2005年的2.1倍、2.6倍、2.3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比2005年净增41.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5年翻一番;粮食连续五年增产,总产量达到8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二是基础建设突飞猛进。改建了通(江)水(宁寺)路、双江路,建成了纪红路,开工通(江)达(州)路、通(江)前(进)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二郎庙水库;新(改)建校舍23.83万平方米,通二中迁建任务基本完成;建成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办公楼,开工迁建县医院、**院;高坑电站和220千伏输变电站建成投运;通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成功实施诺水河—空山—两河口扶贫连片开发项目。“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达144亿元,是“十五”的5.75倍。三是产业培育成效明显。我老秘网县被省政府认定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十一五”末,食用菌产值比2005年增长9.5倍;茶叶产值比2005年增长7.2倍。加快开发优势资源发展工业,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2005年的6.7倍。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收入是“十五”末的4.15倍。一、二、三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49.6:13.6:36.8调整为32.9:31.0:36.1。四是民生质量显著改善。落实总理视察通江指示,大打交通大会战,乡乡通水泥(油)路,村村通公路;大打饮水攻坚战,解决了规划内34.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小学、初中入学率达100%;所有乡镇卫生院配齐“新五件”,村村建成卫生站,群众行路、饮水、上学、看病等“四难”问题有效解决。狠抓扶贫解困,36.74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十一五”期间偿还各类政府性债务3.5亿元。五是抗击特大自然灾害取得重大胜利。成功抗击2007年“7.3”洪水,2008年雨雪冰冻、“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7.17”特大暴雨、“7.24”特大山洪等自然灾害袭击,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地震灾后重建全面完成,陈河灾后重建取得阶段性胜利。
“十一五”时期是通江发展史上极不平凡、影响极其深远的五年。这五年是县域经济增速最快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的五年,是优势产业培育最坚实的五年,是民生状况改善最显著的五年,是重大项目实施最密集的五年,是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社会大局更加稳定的五年。这些成就标志着我老秘网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极大地增强了全县人民推进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力量。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两个加快”、市委“两个强力推进”的决策部署和县委“四大产业富民、开发资源强县”的发展思路,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强力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8458亿元,增长2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2亿元,增长30.4%;固定资产投资50.37亿元,增长3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2亿元,增长1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40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3614元,增长17.4%;金融机构存贷余额达到59.95亿元、23.17亿元,分别增长29%、17.2%;人口自然增长率4.13‰。
一、项目工作强力推进。坚持“六个一”的项目工作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逗硬奖惩,强力推进项目工作。在建项目加快。8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68亿元,其中10个超亿元项目完成投资14.1亿元。二郎庙水库建设实现“三个提前”,创造了省市肯定的“二郎庙速度”。通(江)达(州)路改造完成主体工程的80%。洪口电站隧洞开挖75%。通二中迁建项目,县医院、**院澳门援助项目,红军烈士陵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快速推进。开工项目提前。县城污水处理厂、水厂扩建及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等15个项目提前开工。沙溪大桥、跑马大桥恢复重建,县城垃圾处理场启动建设。争取项目突破。争取项目资金13.93亿元,比上年增加3.5亿元。成功争取通(江)前(进)路改造、通(江)竹(峪)路改造、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等超亿元项目4个,争取二郎庙水库续建、小农水建设等超千万元项目19个。巴(中)—通(江)—万(源)高速路列入全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湾潭河水库列入西南五省骨干水源工程规划。储备项目超前。编制了《通江县加快革命老区发展总体规划》,储备项目188个;结合《通江县“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重大项目159个,规划投资787亿元,58个列入全省规划。监管项目严格。修订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推行“双合同制”,加强项目监督检查,项目立项审批、招投标、工程监理、设计变更、资金拨付、安全管理更加规范。
二、产业培育加快推进。突出机制创新做强特色农业,开发利用优势资源做大工业,强化管理做优服务业。特色农业优势凸显。大力发展以旱作农业为重点的优质粮油,建成1万亩马铃薯种源基地,农作物总播面154万亩,粮食总产量40万吨。大力发展以生态养殖为重点的畜牧业,建成规模养殖场370家,出栏生猪124.7万头、小家禽354万只,产值23.4亿元。大力发展以“两耳一菇”为重点的食用菌,建成标准化、规模化园区5个,发展食用菌1.6亿袋,实现产值11亿元。大力发展以“富硒茶”为重点的茶叶产业,建设瓦室—沙溪100里5万亩茶叶产业带,新植1.5万亩,低改1.1万亩,产值2.2亿元。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和林果业,建成城西村泥鳅养殖基地和库区养殖网箱400口,水产品产值1.2亿元;新植改造干果9500亩,产值0.5亿元。转移输出劳务22.6万人次,总收入20亿元。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坚持增量求发展、存量挖潜力、管理增效益,抓好以食用菌、茶叶为重点的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加快水能、天然气及矿产资源开发进程。实施重点工业技改项目9个,完成投资9亿元。投资2.8亿元的正强水泥公司100万吨旋窑水泥技改项目加快推进;投资1200万元的恒业星级屠宰场竣工投产。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家、超亿元企业2家,新增2家企业入驻工业集中区。旅游商贸市场活跃。加强诺水河景区管理,成功申报诺水河国家地质公园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AAA级景区,空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接待中心建成营运,创建星级农家乐5家;接待游客92.4万人次,总收入4.98亿元。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新网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农家店、农资店313家。服务业增加值19.41亿元,增长9.4%。
三、民生改善深入推进。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改善民生,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四难”问题深入解决。新建联网路30公里、通村路170公里、农村客运站5个。整治病险水库30座、配套渠系150公里,新建各类水利工程4600多处,新解决5.3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投资600万元提升县城供水能力,解决了通二中新校区3000余名师生和城南片区2万居民用水需求。新(改)建校舍6.2万平方米,建成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3所,兑现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2930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债务基本偿还。新建标准化村卫生站32个,新农合参合率91%,支出统筹基金7100万元。十大惠民行动深入实施。兑现惠农补贴资金3.4亿元。新建廉租住房1.2万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700户,改造农村危房2700户,新建户用沼气池4000口,完成地质灾害避让搬迁253户、棚户区改造400户;落实“菜篮子工程”,城镇蔬菜自给率大幅提升,高标准建成姚家坝蔬菜产业园区。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社保资金支出达4亿元。新增城镇就业6125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实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2万人参保,其中9.1万农村老人领取养老金;动态管理城乡低保,10万人享受低保政策,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五保”集中供养率33%,“六位一体”的社会福利救助中心加快建设。
四、专项治理持续推进。扎实开展建设领域、资源开发、社会治安、城乡环境、信访秩序等“十大专项治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打击了违法行为。强制拆除县城违法建设27处,处理违法占地52宗,乱修乱建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石牛嘴新区没有出现一例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取缔非法采砂3处,停产整顿或关闭页岩砖厂30家,查处违法开采煤矿案件8起,强制执行非法转让、盗采煤矿案件1起,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的公平正义。破获刑事案件266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99人,打掉涉恶势力团伙10个,3起影响重大的命案全部告破,沉重打击了违法者的嚣张气焰,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提高了行政效能。精减审批事项92项,办理提速87.5%,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达100%;因地制宜建成49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的范围和层次不断拓展延伸。促进了社会和谐。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构建“大调解”体系,调解矛盾纠纷1万余件;深入开展排查、接访、下访三项活动,实施“信访积案清仓年”行动,积案化解率达83%;坚持依法治访,打击违法材夜思行为,信访工作实现“四降四升”;千方百计筹资1.1亿元化解债务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事故和直接经济损失同比下降24.9%、76.5%。提升了发展形象。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年”活动,深入推进“七进”和“五十百千示范工程”,认真开展文明劝导,集中整治城乡结合部,环境治理基本实现全覆盖,“五乱”得到有效改变。展示了执政能力。县级领导一线指挥协调、部门合力攻坚、乡镇支持配合,展示了各级干部狠抓落实、敢于碰硬的优良作风,树立了政府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五、城乡建设协调推进。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市政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完成石牛嘴新区规划和整体开发方案,建成石牛嘴大桥;实施壁州大道绿化工程,建休闲广场3个;完成158队中心车站搬迁和4个出城口道路整治,新建城区停车场4个。基本完成乡镇总规编制工作,中心场镇配套设施加快建设。新村建设成效明显。整合资金2.2亿元推进新农村建设,杨柏—广纳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完成投资1.68亿元。启动新村建设46个村,完成投资0.52亿元。坚持农房建设“三管住、四会签、五到场”,建新村聚居点12个,启动改造农房风貌2300余户,完成1260户。连片扶贫取得实效。深入实施扶贫攻坚,新解决5.38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整体推进沙溪—瓦室5个乡镇22个村的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完成投资1.85亿元,项目区内基础建设得到加强,产业发展已成规模,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用“四个正确”肯定了我老秘网县实施扶贫开发的思路、机制、模式和精神。生态建设不断加强。常年管护森林308.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4.4万亩;封山育林31.8万亩,人工造林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77%;挂牌治理工业企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狠抓节能减排,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83个百分点。
六、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着眼于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教育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考各类本科上线1551人,上线率居全市第一。积极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引进科技企业4家,争创省级科普平台5个,转化科技成果41项,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文体卫生事业取得新成效。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农家书屋239个,第三次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通过国家和省验收。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处。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健全,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九大公共卫生项目”全面启动,惠及20万城乡居民。逗硬落实“一票否决制”,人口计生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孕妇住院分娩率达96.6%,婴儿死亡率下降到8.31‰。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新加强。“五五”普法扎实开展。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全面实行。充分发挥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职能,严肃查处典型案件,廉政建设取得实效。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回复率100%。认真开展法律维权援助行动,办理维权案件475件,挽回经济损失4800余万元。其他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推进。广播电视、地方志、档案、邮政、通讯、保险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征兵、人防、对台、民族、宗教、侨务、外事、老龄、群团等工作卓有成效,妇女、残疾人工作获得国家级表彰,双拥工作获得省级表彰。
七、灾后重建有序推进。面对“7.17”特大暴雨和“7.24”特大山洪灾害的连续袭击,全县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奋力抢险救灾,全力开展灾后重建。抢险救灾及时高效。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县级领导及时赶赴现场抢险救灾,紧急转移群众4.9万人,及时调拨救灾资金,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五有”。面对陈河特大山洪灾害,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及时调集21台重型机械,3小时抢通救援生命线,4小时恢复场镇临时供水,当天恢复场镇临时供电和通讯。灾后重建有力有序。坚持民生、基础设施恢复优先,加快重建步伐,陈河、芝苞、铁佛、双泉等重灾乡镇基本完成受损道路、学校、医院的重建和银耳博物馆修复工程,1400多户全倒户和严重受损户春节前搬进新居。社会各界捐款180余万元援助陈河灾区,县级相关部门鼎力支持,受灾群众不等不靠恢复重建,复垦水毁农田2050亩、新建防洪堤600米、饮水工程11处,灾后重建示范样板初具雏形。全县抗洪抢险和恢复重建赢得亲临视察的蒋巨峰省长、李仲彬书记、周喜安代市长等领导的充分肯定。
八、改革开放稳步推进。创新工作思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各项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实施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岗位设置工作;完成广电网络公司整合工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合作交流广泛全面深入。主动融入“西三角”,加强与成都、重庆、西安和浙江镇海区、重庆江北区、上海宝山区等省市区的交流合作,选派83名干部到北大、清华、宁波等地学习和挂职锻炼,规划、旅游、劳务、干部培训等对接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办好了全国红军石刻标语研讨会、全国小农水现场会和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参观现场,提升了交流合作形象。组团参加第十一届西博会、泛珠三角商贸洽谈会等会议,签约1.3亿元;外贸出口861万美元,增长110%。加强与周边地区特别是秦巴山区三省(市)五县(市)的协作,横向联系继续加强。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创新。“五民一补”小农水建管机制赢得国家水利部的肯定;实行“政府投资建设施、业主租用搞产业、农民入股增效益”的园区建设机制,增强了产业园区发展活力;推行“拨改借、拨改贷、适当贴息、以奖代补”的财政投入机制,提高了资金效益;建立“五定五包”的信访工作机制,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完善“以票控税”机制,税收收入首次超亿元。
各位代表!
过去的一年,面对薄弱的发展基础和重大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全县人民精诚团结,苦干实干,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组织和领导倾情关怀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向驻通部队和武警消防官兵、政法干警,向社会各界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关心支持通江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挑战。一是发展基础仍然薄弱,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瓶颈制约依然突出,区位劣势没有根本改变。二是产业规模偏小,结构层次比较低,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水平较低,产业发展任务艰巨。三是税源基础差,刚性支出压力大,项目配套能力弱,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四是干部队伍的执政水平和执行能力与跨越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少数干部的奉献意识和工作责任感不强,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抓落实抓执行的力度不够,有的工作还没有达到目标要求。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
“十二五”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老秘网县巩固发展成果,提升发展质量,推动跨越发展,打好扶贫攻坚战和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力争与全省全市同步实现小康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通江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县人民政府组织起草的《通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明确了“十二五”的发展定位、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主题是:跨越发展。发展定位是:建设“三区一城”,即:绿色经济示范区、连片扶贫实验区、红色生态旅游区和山水园林红军城。奋斗目标是: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10亿,年均增长1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亿元,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8亿元(新口径),年均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亿元,年均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亿元,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000元,年均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年均增长14%,确保19.2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城镇化率达到4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35‰以内,努力让通江县域经济更加富足、产业特色更加突出、基础条件更加坚实、社会事业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人居环境更加美好、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大局更加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应坚持做到“十个提升”:
一、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力争巴(中)—通(江)—万(源)高速公路立项开工,争取开工建设巴(中)达(州)、巴(中)陕(西)高速公路连接道,完成通(江)前(进)路、通(江)竹(峪)路、通(江)平(昌)路改造,开工建设县城绕城路,做好巴(中)—通(江)—万(源)—城(口)铁路建设前期工作,建成26条联网路,实现半小时上高速、2小时到达周边中等城市、4小时到达周边大城市。建成二郎庙水库,完成湾潭河水库主体工程,力争开工建设春溪沟水库,完成案家沟水库、草庙子水库前期工作;做好防洪控制性工程的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全面提升场镇和中小河流域防洪能力;基本解决城乡饮水不安全问题。形成以220千伏为枢纽、110千伏环网、35千伏树状接入的智能电网。
二、提升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建成全省食用菌生产大县和优质菌种供应基地,突出“两带三片”的区域布局发展食用菌,实现年产值20亿元。茶园面积达到20万亩,年产值超过10亿元。建成全省优质粮油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超过40万吨,油料总产量超过3.5万吨,商品率超过40%。打造空山黄牛、巴山土鸡品牌,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年产值突破35亿元。
三、提升新型工业发展水平。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着力构建“一区两带三集群”工业发展格局。重点抓好绿色食品加工业、水资源开发、建筑建材业、天然气关联产业,加快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利用,力争食品加工业年产值超过50亿元、建材产业年产值超过15亿元、能源工业年产值超过10亿元、电力年产值超过3亿元、天然气关联产业年产值超过30亿元,力争工业总产值达到110亿元。
四、提升旅游服务业发展水平。突出红色和生态旅游两大主题,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通诺水河—光雾山快车道,围绕“一线四点”,重点打造“四名”品牌。到“十二五”末,年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0亿元。加快发展商贸流通、现代物流业和信息服务,建设新一代广电NGB网,逐步实现“三网”融合,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1.8亿元。
五、提升城镇建设管理水平。突出山水园林红军城,加强城市规划。加快建设石牛嘴新区,形成“一心、两桥、三线、四片”的布局结构。加快县城和重点场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路网,建设大型停车场、物流中心、综合体育馆、歌剧院,新建一批公共休闲场所。县城建城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0万。加大城镇管理力度,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位。
六、提升连片扶贫开发水平。打好扶贫总体战和攻坚战。认真实施《秦巴山区扶贫规划纲要》,丰富完善“四个一”的工作机制,加大以新村建设为载体的扶贫连片开发力度,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培育骨干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改造农房风貌,把通江建成秦巴山区扶贫开发的实验区。
七、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切实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不断加强特殊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以县职教中心为载体建设职业技术培训基地。健全教师补充机制,改善师资结构,到“十二五”末,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实施县城中小学扩容工程,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和通二中迁建,新建石牛嘴小学。实施人才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能力。大力实施文化体育惠民行动。开展红军入川80周年庆祝活动,加快红军文化城建设,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完成县医院、**院迁(扩)建,新建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每年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每年新建2所农村敬老院,建成县城老年公寓,到“十二五”末,“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50%。
八、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结合国家建设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功能布局,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加大水土保持力度,推进城乡绿化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62%。抓好大小通江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提高县城、集镇和农村聚居点的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抓好水源保护,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格环境准入制度,淘汰落后产能,探索资源利用新模式。
九、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实行大开放,推进大合作,促进大发展。深度包装、推介、开发绿色、红色、特色品牌,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强区域交流合作,主动融入“西三角”,创新发展机制,大力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提高经济发展的开放度。
十、提升社会综合管理水平。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科学行政、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和高效行政水平。加强社会环境治理,为跨越发展提供强力保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基层组织职能作用。深入开展主题学习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纯正社会风气,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和市委“跳起摸高、奋力跨越”的工作基调,坚持“四大产业富民、开发资源强县”,以跨越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以增强执行力为保障,抓住机遇促跨越,优化环境促跨越,跳起摸高促跨越,狠抓项目投资拉动,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加大城镇建管力度,强化社会综合管理,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亿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47.5亿元(新口径),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亿元,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15亿元,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亿元,增长28%;农民人均纯收入4160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50元,增长13%。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抓好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强力推进项目工作,蓄积跨越发展能量。继续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主要的抓手,扩大投资规模,保持投资持续增长。按照多设路标、扫除路障的要求,加快提前119个重点项目。精心储备项目。认真研判宏观政策走向,准确把握项目资金投向,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建设储备项目;年内储备项目120个以上,力争60个重大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项目库。多方争取项目。落实专班抓对接、专人抓跟进,继续实行项目争取与工作经费挂钩制度,确保项目资金到位15亿元以上。力争公安、司法业务用房建设,连片建设土地整理等项目批复立项;力争巴(中)达(州)、巴(中)陕(西)高速公路接道工程列入全省“十二五”规划;继续抓好巴(中)—通(江)—万(源)高速公路、诺水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民用天然气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项目10个,到位资金4亿元。健全民间投资激励机制,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吸纳民间资本3.5亿元。加快建设项目。坚持““六个一”的项目工作机制,开工建设通(江)竹(峪)路改造工程、土地整理等31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优质茶叶基地建设等26个在建项目,保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特大洪灾灾后恢复重建等42个项目竣工,完成投资37.3亿元。严格管理项目。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加快征地、拆迁、行政审批等前期工作。健全项目考核机制,重奖项目功臣。健全项目监管机制,严格招投标,逗硬施工资格预审,有效解决“大牌子小队伍”等问题;实行压证施工、跟班监理、“双合同制”和“必审制”;强化项目质量、安全管理,加强投资评审、设计变更管理,确保工程安全、干部不倒、群众满意。
二、大力建设基础设施,改善跨越发展条件。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跨越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跨越发展。加快交通建设步伐。大力实施交通建设攻坚年行动,完成通(江)达(州)路改造工程和通(江)前(进)路改造路基工程,完成通(江)竹(峪)路改造35%的工程量,完成沙溪、跑马大桥恢复重建,开工建设通(江)平(昌)路改造工程,启动建设春在大桥,建成联网公路30公里。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基本建成二郎庙水库枢纽工程和27公里干渠,力争湾潭河水库开工建设,完成2010年小农水和病险水库整治任务,抓好中小河流堤防建设。加快城镇基础建设。完成县城和重点场镇规划修编和控详规划。加快开发石牛嘴新区,建成石牛嘴大桥至锦江花园大道。加快壁州大道和谢家河坝片区建设。建成城南停车场,完成中心客运站规划立项。建成县城拦山堰和1公里防洪堤,启动建设低水坝。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和供水厂搬迁一期工程,加快建设垃圾处理场。开工建设县城三星级老秘网。启动建设绕城路。加强住宅小区消防通道建设、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抓好城镇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作。严格土地和城镇规划管理,依法整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加强社区阵地建设。有序推进农业人口落户城镇,城镇化率达到28%。加快能源通信建设。开工平溪110千伏、完成2座35千伏输变电站建设。实施农网完善工程,提高供电可靠性。加快水资源开发,基本建成洪口电站,力争新开工2—3座水电站。加快天然气勘探,新开钻井5口,完成投资4亿元。加快“三网”融合,启动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实现30个行政村通宽带。
三、奋力实施扶贫攻坚,夯实跨越发展基础。坚持以扶贫攻坚统揽农村工作全局,扎实抓好新村建设和连片扶贫开发,实现扶贫、致富与发展同步。狠抓农业生产。实行“山水林田路气电机”综合治理,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发展专合组织,延伸产业链条,促进精深加工,培育知名品牌,着力开拓市场,不断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积极发展劳务经济,转移输出劳务2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2亿元。狠抓新农村建设。完成全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围绕“五新一好””目标,新建村民聚居点40个,入住农村人口1.6万人;加快推进杨柏—广纳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完成第二批20个新村建设任务,统筹抓好农房风貌改造、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和公共服务配套,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狠抓扶贫连片开发。紧紧抓住国家把秦巴山区作为特殊困难地区给予特别支持的重大机遇,加快编制扶贫连片开发规划。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大力实施扶贫解困,让5万人稳定脱贫;完成沙溪—瓦室扶贫连片开发和22个扶贫重点村建设,开工建设铁厂—陈河扶贫连片开发项目。
四、着力培育支柱产业,增强跨越发展实力。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骨干支柱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做大特色农业。重点发展优质粮油、食用菌、茶叶、畜牧等特色农业产业,高标准建成一批农业产业基地和园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更加重视粮食安全;着力打造川东北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和马铃薯种源基地,粮食产量稳定在40万吨以上,油料产量达到3.5万吨。以巩固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为目标,加快通江县食用菌园区建设,新建以陈河、涪阳为中心的银木耳生产示范园区,以铁溪为中心的香菇生产示范园区,发展食用菌1.9亿袋,产值达到12亿元。狠抓茶叶基地扩面、精深加工和品牌打造,新建茶园1.5万亩,低改茶园0.3万亩,茶园面积达到12万亩,产量3000吨,产值超过3亿元。稳定发展巴山生态猪规模化养殖,加快发展巴山土鸡和空山黄牛,畜牧业产值突破24亿元。新增水产生态养殖面积3万亩,产值1.3亿元。新建改造干果基地1万亩,产值1.8亿元。做强新型工业。强化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力争新增规模企业3户,培育年纳税超1000万元的企业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亿元、利润总额1200万元。建成食用菌方便食品加工生产线。加快发展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50%的本地畜产品就地加工。正强水泥公司技改项目在5月底前竣工投产。完成8家煤矿技改、絮棉厂搬迁项目和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园区配套设施,引进2户规模以上企业入驻园区。强化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低碳经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6%。做优第三产业。进一步理顺诺水河景区管理经营体制,建成空(山)—汇(滩)公路和国家级地质公园博物馆,开工建设诺水河三星级旅游宾馆,启动诺水河巴山民俗文化博览馆改造工程;完成红军烈士陵园基础设施建设并力争成功创建AAAA级景区,加快开发空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创建3—5家星级农家乐;年接待游客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2亿元。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落实“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活跃城乡市场。加强市场监管,保障物资供应,平抑稳定物价。做响知名品牌。帮助社会团体、企业将通江银耳、山霸王争创为中国驰名商标,天仙洞牛肉制品争创为省名牌和省著名商标,罗村茶叶争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加强生产、加工等环节监管,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倾力改善民生状况,共享跨越发展成果。把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跨越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纵深推进以“解四难”为主的民生工程。硬化通村公路150公里,加强乡村公路管护。提升10个场镇供水能力;加强病险塘库整治,保障农田灌溉和塘库安全;抓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新解决4.6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新(改)建校舍2万平方米;新建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3所;着力化解城镇“超大班”。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新建标准化卫生站10所。鼓励支持全民创业,重点帮助高校毕业生、城镇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就业,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扎实做好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工作,城镇居民医保覆盖人数达到6.7万人,新农保覆盖人数达到34万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成各类培训27万人次;在劳务主要输出地增设联络处,帮助农民工依法维权。县社会福利救助中心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建敬老院2所,力争开工建设县城老年公寓。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新建廉租住房100套,实施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700户,改造农村危房3500户。新建乡镇文化站20个、农家书屋17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个,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建成3000亩蔬菜基地,提高城镇蔬菜自给率。加快发展教育卫生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科学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完成通二中、麻石小学香港援助项目建设;加快职业高中基础能力建设和公立幼儿园建设,启动建设石牛嘴小学;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重大疫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完成县医院迁建二期工程和**院迁建一期工程,启动县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天然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好金土地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挂牌治理工业企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各1家;新建沼气池5000口;加快山洪灾害易发地区中小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开工建设五台山省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启动建设诺水河国家级大鲵自然保护区。统筹发展其他社会事业。抓好科普工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开展银耳生产技术等重点科技项目合作攻关;抓好科技体系和科技平台建设,大力争创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开工建设县产业发展技术中心。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加强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市场监管,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县城歌剧院、体育场建设前期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拥军优属、优抚安置工作。加快培育、规范管理中介机构。进一步加强统计、民族、宗教、侨务、外事、保密、地方志、人防、群团、老龄、残疾人、气象、慈善事业等工作。
六、全力深化改革开放,催生跨越发展活力。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开放合作,创新工作体制机制,为通江跨越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有序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深化县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岗位设置管理,稳步实施绩效工资;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学前教育投入体制改革,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继续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开展城市综合执法试点。深入开展区域合作。加快融入“西三角”,在规划、交通、农业、旅游、投资等方面加强合作。积极与秦巴山区扶贫统筹试验区的三省(市)五县(市)共同争取国家连片扶贫大政策和公路、产业建设等大项目。加快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园区建管机制,创新以生猪、矿产为重点的税收管理机制,加强土地、森林等政府性资源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严格“收支两条线”,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用好本地人才,引进紧缺专业人才。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创新融资方式,促进银政、银企合作。
七、合力强化社会管理,优化跨越发展环境。继续深入推进“十大专项治理”,强化社会综合管理,优化发展环境,集聚发展要素,提升政府行政能力。切实加强应急工作。强化应急工作保障,狠抓应急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抵御重大自然灾害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重宣传、强监管、抓排查、除隐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依法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时段的专项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启动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夯实“大调解”工作体系,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大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禁毒、反邪教工作;认真开展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扩大“天网”工程覆盖面,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切实加强信访稳定工作。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深入开展“五访”,畅通信访渠道,真心解决群众诉求;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坚决打击违法材夜思行为;加强重大事项风险评估,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切实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五乱”治理和“七进”活动,实施“五十百千示范工程”;集中治理城乡结合部环境,做到“三个延伸”,努力实现“四化”目标。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村务、校务、院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加大基层干部教育管理力度,提高履职能力。加强村社和社区工作的考核激励,增强基层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好基层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县政务服务中心和标准化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八、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跨越发展能力。认真按照省委“四个特别”、市委“八个更加注重”和县委“三正”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坚持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思想。增强拼抢机遇意识、责任大局意识、感恩奋进意识、开明开放意识、合作共赢意识、破难创新意识,善于学习借鉴、大胆探索创新、勇于开拓进取,最大限度地激发跨越发展活力。加强教育引导,弘扬“红军精神”,学习“王瑛精神”,争做“朴实、吃苦、感恩”的巴中人。坚持执政为民。始终把为民服务作为政府的第一使命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激发民力。集中心思、集中精力、集中智慧,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行路、饮水、上学、就医、住房、养老等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更加注重解决保护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具体问题和合法权益。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国务院《依法行政纲要》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坚持按职责、按权限、按程序决策、办事,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完善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监督和考核评价机制,大力推行“阳光政务”,公开权力运行;自觉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舆论监督和干部群众监督。坚持务实高效。强化执行,狠抓落实,确保政令畅通。改进文风、会风、作风,推行“一线工作法”,改进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率。认真履职尽责,敢于碰硬较真,直面矛盾困难,用创新的举措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加大效能监察力度,逗硬落实“三问”。围绕跨越发展主题,深刻思考,找准“三分球”;选准角度,投好“三分球”;提升能力,投进“三分球”;团结协作,多投“三分球”;遵守规则,当好“投球手”;加油鼓劲,激励“投球手”。坚持廉洁从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治和预防fubai体系建设。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项目招投标、土地出让、城乡规划建设、国有资产处置、专项资金安排、人事招聘选用、政府采购、医药购销等重点领域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格执行《廉政准则》,慎用“四权”,坚持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依制度理财、按制度办事,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群策之为则无不成,群力之举则无不胜。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动摇,紧盯目标不折腾,务实苦干不争论,我们就一定能够完成“十二五”和2011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一切发展机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务实高效抓落实,合力攻坚求突破,为推进通江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8粉丝

5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