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电大毕业论文答辩实录

[复制链接]
长安老耿 发表于 2013-12-10 11: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时间:1985年10月19日下午
    地点:市电大教学楼二楼第二答辩室
    (答辩委员会由主任委员、两位委员、记录等4人组成。主任委员席对面设答辩学员席。)
    主委:***同学,请简述论文的概要。
    学员:我的论文的题目是《李存葆悲剧创作的一个美学原则----读<山中,那十九座坟莹>》。我的论文的论点是:李存葆的《坟莹》体现出了他悲剧创作的一个美学原则,这就是:在悲剧创作中,要把握艺术的分寸感。我是从构成悲剧性冲突,对矛盾的揭示处理上和人物形象塑造上这两个方面来论证的。
    一、在构成悲剧性冲突,对矛盾的揭示处理上:
    1、作者时刻注意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代表正义社会力量方面,形象地展示正义社会力量,在与反动腐朽社会力量的顽强斗争中,必然要取得最后胜利的前进趋势。
    2、对生活中的阴暗、丑恶,不是自然主义的展览其表面现象,而是着重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把握、剖析其实质和根源。
    二、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1、在悲剧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把握住悲剧人物无价值的牺牲与有价值人生之间的辩证法,从无价值的牺牲中写出有价值的人生,就像鲁迅先生所指出的:“将有价值的人生毁灭给人看”。
    2、正视正面人物身上的美德与愚昧,做到既忠实于历史后的真实,又自然而然在真实的再现中流露出强烈的倾向性。
    3、在反面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不是自然主义的展览其丑行劣迹的不堪入目的细节,而是着重从思想上、本质上,揭露剖析其反动腐朽性,并把这种揭露剖析放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
    4、不是把反面人物脸谱化、概念化,而是把他作为一个体现社会关系总和的“人”来塑造,形象地展现其思想性格的丰富复杂与多元性。
    主委:好。你思考一下这样两个问题:
    一、结合《坟莹》,谈谈分寸感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二、社会主义悲剧创作中,分寸感主要指什么(从作者创作和读者欣赏两个方面谈)?
    听清楚了吗?(听清楚了) 好,你下去准备准备吧。
    (半个小时后)
    主委:好,你接着谈。
    学员: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结合《坟莹》,谈谈分寸感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文学是对生活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不是机械的、照相式的反映,不是自然主义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这就要求作者要全面地认识生活。在创作时,从五光十色的生活中,把握生活的本质,并且包含作者对生活的认识。这就要求,作者在反映生活时,要把握住分寸感。这也是艺术创作对作者提出的要求。
    文学反映生活,不能原样把生活搬到作品中去。这里,有个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问题。说到这里,有必要把生活真实这个概念解释一下。我这里讲的“生活真实”,不是指反映了生活本质的真实,而指的是,生活的表面现象,具体的真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分寸感就是说,创作从生活的真实上升到艺术的真实,就要把握分寸感。这样,才能避免自然主义的弊病,真正体现出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把握住了分寸感,作品才能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有典型性,也就是才能做到毛主席所说的“六个更”。
    主委:打断一下,我问你:分寸感和典型化有什么关系?
    学员:应该说,分寸感和典型化是有联系的。……创作把握分寸感,实际上是典型化的一种艺术手法。就拿《坟莹》来说吧,作者塑造了秦浩这样一个反面人物,一个政治骗子、野心家、阴谋家的典型。像这样的人物,在文化大革命中是很多的。他们身上、生活中,有很多丑行劣迹。在作品中,作者没有自然主义地去描写丑行劣迹的细节,(象这样的描写丑行劣迹细节后的作品,实际上起到了污染心灵的作用),李存葆没有写这些,而是着重从思想上、本质上,去剖析揭露秦浩的反动、腐朽的实质,以及在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环境中,他是怎样成为一个野心家、政治骗子及根源。
    主委:分寸感的问题,在艺术上讲究分寸感,那么,在思想内容上要不要分寸,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在讲究分寸感上,可不可以分开?
    学员:讲究分寸感,不光在艺术表现上,在思想内容上也要讲分寸感。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都要讲分寸感,两者不好分开。比如说,《坟莹》里,写到班长彭树奎和菊菊在河边“天当房,地当床”两人结合那一段,像这样的情节,有的作品往往如实的、自然主义的渲染那些涉及生活的细节,确实不堪入目。李存葆在写这一段时,就没有去写这些生理上的东西,但他又确实写了彭树奎和菊菊的结合,这里有选择。这就是在思想内容上把握住了分寸感,同时,又写得很美,很纯洁,很动人。这就是把握住了艺术表现上的分寸感、思想内容上的分寸感,二者是不可分的。
    主委:好,这个问题说清楚了。现实主义作品要讲究分寸感。那么,浪漫主义作品,像《西游记》,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要不要讲分寸感?
    学员:浪漫主义作品,在创作中也要讲分寸感。浪漫主义同样离不开现实的土壤。关于浪漫主义作品创作的分寸感,我还没有深刻的思考过,就说这一点吧。
    主委:好。你说第二个问题吧。
    学员:第二个问题是:社会主义悲剧创作中,分寸感主要指什么?
    从作者方面看,悲剧实质上是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是一个美学范畴。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产生悲剧的社会、阶级基础。因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新旧事物之间的矛盾、斗争。我认为,作为作者,创作社会主义悲剧,讲究分寸感,主要是指,把握住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揭示出产生悲剧的根源。就拿《坟莹》来说,造成那场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就是极左社会思潮,就是林彪、四人帮。
    从读者这方面来说,也只有作者创作悲剧时把握住了分寸感,揭示了悲剧产生的根源,读者才可能在阅读作品后,受到感染,奋发兴起,提高思想境界,从作者对假、丑、恶的鞭挞中,获得真、善、美的艺术享受。就说《坟莹》吧,读者看了《坟莹》》,虽然看到了社会主义产生的悲剧,但并不会对社会主义本身产生怀疑。因为,作者正确地揭示出了产生悲剧的根源在于极左思潮,在于林彪、四人帮。只能振奋读者的精神,使读者认识到,虽然,,社会主义也会出现悲剧,但根源不在社会主义本身,而在极左思潮。从而,鼓舞读者,鼓起勇气,给读者以力量,去铲除产生悲剧的根源,绝不能使这样的悲剧再重演了。从而更加热爱社会主义。
    主委:你的意思说明白了。应该说,只有作者把握住了分寸感,读者才能从作品中获得艺术享受。作者把握分寸感,是读者获得美感的基础。
    学员:对,对。我说的正是这个意思。谢谢。
    主委:现在,宣布成绩。……***同学关于《坟莹》的论文,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了李存葆悲剧创作的分寸感的原则。论文写得好,对所提的两个问题,回答的也较为圆满。成绩是:优秀。
    学员:谢谢。

                                                 (1985年10月19日夜24时追记)

标签:毕业论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6粉丝

15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