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强化文旅市场秩序和安全管理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分析当前形势,部署重点任务,推动我老秘网市文旅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当前,我老秘网市文旅产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机遇期,2024年接待游客量突破6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53亿元,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市场秩序乱象、安全隐患等问题依然存在,个别负面事件可能对城市形象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我们必须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筑牢安全防线,优化服务供给,为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提供坚实保障。下面,我讲四方面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文旅市场发展新要求 做好文旅市场秩序和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其极端重要性。当前,我老秘网市文旅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快速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警示我们: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秩序是繁荣的基石。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将规范管理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抓实抓细。 (一)深刻认识文旅安全工作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指明了根本方向。文旅安全不仅关乎游客生命财产安全,更关系到城市形象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据统计,文旅行业安全事故中人员密集场所占比超过70%,具有明显的突发性、连锁性特征。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将安全生产贯穿于文旅产业链各环节,切实提升风险防范能力。要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特别要强化A级景区、星级饭店、文保单位等重点场所的安全管理,完善设施设备定期检测、客流实时监测、地质灾害预警等机制,形成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通过制度保障、技术支撑、人员培训多维发力,确保安全防线牢不可破。 (二)精准研判当前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老秘网市文旅市场主要存在三方面顽疾:一是市场秩序乱象屡禁不止。部分经营者通过“不合理低价游”招徕客源,擅自变更行程、强迫购物、虚假宣传等行为时有发生,2024年全市查处违规案件472起。二是服务质量短板依然突出。导游执业不规范、设施维护不到位、投诉处理不及时等问题直接影响游客体验。三是新型业态监管存在盲区。剧本杀、电竞酒店、直播带货等新兴领域缺乏系统管理规范。这些问题暴露出监管机制不够完善、信用体系尚未健全、执法协同有待加强等深层次矛盾。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既要严厉打击显性违规行为,更要通过制度建设铲除滋生乱象的土壤。 (三)科学确立规范管理的基本原则 解决当前矛盾需把握三个关键原则:一是坚持公益属性优先。历史街区、博物馆等公共资源必须保障公益功能,杜绝过度商业化。二是坚持法治化治理。严格执行《旅游法》《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等法规,确保所有监管行为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避免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要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多元共治格局,通过动态监测游客满意度、定期发布旅游产品参考价、建立信用红黑名单等举措,构建长效治理机制。尤其要注重运用大数据手段实现精准监管,推动管理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 二、聚焦市场秩序,全力构建综合治理新格局 规范文旅市场秩序是提升城市吸引力的核心环节。当前阶段,必须通过系统性制度创新破解监管难题,重点在信用体系建设、执法效能提升、权益保障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为消费者营造放心消费生态。 (一)健全信用监管全链条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信用监管正是法治化治理的重要实践。要全面落实《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构建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监管体系。一是完善分级分类管理。建立文旅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对高风险主体提高抽查频次和比例。二是强化联合惩戒措施。对严重失信主体依法限制参与政府采购、资质申请等经营活动,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震慑效应。三是推行动态修复机制。制定科学修复标准,对完成整改、消除影响的失信主体依法实施信用修复。2025年底前要建成全市文旅信用信息平台,打通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信用数据共享通道,实现信用信息“一网归集、一键查询、一体应用”,让信用价值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考量。 (二)强化综合执法协同效能 提升执法效能关键在于创新模式、凝聚合力。一是开展专项执法攻坚。针对“不合理低价游”“养老旅游欺诈”等突出问题,组织春雷、秋风系列专项行动,建立线索摸排、联合执法、信用惩戒“三同步”机制。二是创新智慧监管手段。推广应用电子合同人脸识别技术,实现旅游团全程可追溯;通过全国导游之家APP实时监控执业轨迹,防范擅自变更行程等违规行为。三是深化跨部门协作。文旅部门要与公安、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建立执法协作、联合约谈、案件移送制度,重点打击无证经营、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要特别加强对网络平台、自媒体推荐的“野生景点”和“网红打卡点”的监管,对未经安全评估的场所依法予以取缔。 (三)完善权益保障制度体系 保障消费者权益是维护市场秩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构建高效投诉处理机制。整合12345政务服务热线、在线旅游投诉平台等渠道,建立涉旅投诉“接诉即办、限时反馈”制度,投诉办结率要达到95%以上。二是推行先行赔付制度。在重点景区、商圈设立旅游消费维权站,对事实清楚、责任明确的消费纠纷实行现场赔付。三是建立舆情快速响应机制。针对导游辱骂游客、强迫购物等敏感问题,依法从严从快处理,及时发布权威信息,防止个案演变为舆情事件。要同步开展“抵制不合理低价游”宣传教育,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制作警示短片、推送消费提示等方式,引导游客理性消费、依法维权,从供需两端压缩违规行为的生存空间。 三、筑牢安全防线,系统完善风险防控新体系 安全是文旅行业的生命线。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构建全链条、多层次的安全防控体系,全面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一)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这一重要指示是抓好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要构建三级责任传导机制:一是强化党政领导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级文旅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安全第一责任人。二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文旅企业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员,保证安全投入。三是明确部门监管责任。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厘清职责边界,消除监管盲区。2025年要实现三个100%:企业安全责任书签订率100%、应急预案备案率100%、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率100%。建立安全生产履职述职和失职追责机制,对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 (二)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聚焦四大高风险领域实施精准治理:一是景区安全提升。对索道、玻璃栈道等特种设备实行“一设备一档案”管理,安装实时监测装置;严格控制景区最大承载量,建立客流分级预警机制。二是文保单位防火攻坚。实施文物平安工程,为古建筑群配备智能火灾报警系统,开展消防通道专项清理。三是文化娱乐场所治理。严查消防通道堵塞、电气线路老化等问题,2025年完成全市娱乐场所安全达标验收。四是旅游交通安全整治。联合交通部门严查旅游包车超速超载,推广“导游安全员”制度,落实行车前安全告知义务。专项整治要坚持“隐患就是事故”理念,建立问题、责任、整改三张清单,确保重大隐患动态清零。 (三)提升应急处突实战能力 针对文旅行业人员密集、突发性强等特点,重点强化三方面建设:一是完善预案体系。修订市级文旅突发事件总体预案,细化景区拥挤踩踏、设备故障等专项预案,明确预警响应、人员疏散、医疗救援等流程。二是强化物资储备。在4A级以上景区建立标准化应急物资库,配备卫星电话、移动照明、急救设备等专业装备。三是加强实战演练。每年组织不少于2次全要素应急演练,重点检验多部门协同和现场处置能力。要建立与气象、地震等部门的风险预警联动机制,遇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及时关闭高风险项目。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响应。 四、推动融合发展,精心培育文旅消费新动能 规范市场秩序和强化安全管理最终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必须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产品供给,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服务品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让文旅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一)扩大优质产品有效供给 深化供给侧改革需把握三个方向:一是丰富特色产品矩阵。围绕“十五景三宴三剧”等核心IP,开发红色研学、生态康养、非遗体验等主题线路,打造“夜经济”“微度假”等消费场景。二是提升基础设施品质。结合城市更新行动,优化游客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推进高铁站、机场“文旅驿站”全覆盖。三是拓展智慧服务场景。在5A景区全面部署多语种导览系统,建设“一键游”智慧平台,实现预约、购票、导览全流程数字化。要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服务衔接问题,开通景区与交通枢纽的旅游直通车,增设旅游标识系统,让游客“行之顺心、游之舒心”。2025年要完成全市3A级以上景区智慧化改造,游客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高位。 (二)创新业态培育机制 激发产业新动能需聚焦三个增长点:一是数字文旅融合。发展云展览、数字藏品等新业态,支持陶瓷直播电商升级,培育“文旅+科技”融合示范项目。二是跨界融合示范。推动文旅与农业、工业、教育等领域深度融合,打造研学旅行营地、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等创新载体。三是消费场景再造。在历史街区嵌入沉浸式演艺、文创市集等业态,延长博物馆、景区开放时间,打造“全天候”消费链条。要建立包容审慎的监管机制,对剧本杀、电竞酒店等新业态制定底线标准,既鼓励创新又防范风险。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文旅项目开发,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全年力争新增文旅投资超50亿元。 (三)构建品牌传播体系 提升城市文旅影响力需打好三张牌:一是擦亮传统文化牌。依托陶瓷文化、丝绸文化等资源,办好“陶然集”“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等活动,增强文化亲和力。二是打造服务标准牌。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导游服务规范、民宿评级体系,开展“金牌导游”培养计划,全年培训导游2000人次。三是塑造国际形象牌。在主要客源国开展“XX故事”海外推广,增开国际航线,优化入境游服务,提升城市国际能见度。要建立“全民代言”机制,通过市民文明素养提升、窗口行业服务质量优化、网络口碑管理等措施,让每位市民都成为城市形象的守护者、传播者。2025年力争入境游客量增长30%,实现文旅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同志们,推动文旅市场健康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扎实做好市场秩序规范和安全管理工作。要强化组织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对工作不力、问题频发的地区和单位进行通报约谈,对失职渎职行为严肃追责。要营造良好氛围,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教育,推广《文明行为二十条》,让“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成为全民自觉,坚守安全底线、提升服务品质、优化消费环境,方能不负“千年瓷都”盛名,真正把XX建设成为近悦远来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