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领导讲话稿既是秘书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又是一门综合学问和艺术,这项工作光荣而又艰巨。如何起草好领导讲话稿,特别是组织起草好大型工作会议的报告,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秘书人员长期积累、探索和艰苦不懈地努力。下面我就这方面谈一下个人多年来的经验和体会。 F; t# a7 n6 R4 M0 t
2 `0 x4 T$ d1 Y K& Y
一、领导讲话稿的种类 ( `5 a2 M8 l; {: H
V9 j$ V7 U1 R# O5 J按照讲话的类别划分,大体有词类、报告类、大会类、喜庆类、研讨类、文体类、通报情况类、仪式类、特殊类等。 2 R1 R# t* }/ ^# b6 E: x- V |* U3 i
% r# B; q/ r$ u7 N词类讲稿。主要指领导者在会议或活动中,向大会和有关人员表示庆贺、祝愿、问候、欢迎欢送、勉励、答谢、誓愿等。词类讲稿主要有五种:一是程序性的,如会议或活动的主持词,主要作用是提示会议程序,揭示会议精神,概括会议内容,强调会议要求;二是指示性的,如大会开幕词、闭幕词、指示性的致辞等,主要作用是指出会议或活动的宗旨、任务与意义,总结会议或活动成效,提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今后任务,目的是号召有关人员为共同目标努力奋斗;三是喜庆祝贺性的,如祝词、贺词等祝贺性的致辞,欢迎欢送和答谢用的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等;四是宣誓性的如誓词、誓言等;五是悼词性的,主要作用是颂扬逝者的功德,寄托人们的哀思。词的种类很多,特点是篇幅简短,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言简意丰,针对性与应用性非常强,如毛泽东1945年6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所做的闭幕词《愚公移山》。词类讲稿,一般在千字左右,长的也不过两三千字。
$ S" u7 P/ T I; `$ [
0 Y2 F5 N& t5 Q8 d报告类讲稿。主要有六种:一是工作性的,如党代会、人代会的政治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二是分析性的,如形势报告;三是总结性的,如工作的总结报告、汇报工作的述职报告;四是教育性的,如辅导报告、学术报告等;五是动员报告;六是汇报性的,如调查报告等。
5 [) d2 [3 L* Y: G! E9 d
n: D4 z0 Z3 g% M8 n报告类讲稿的特点是:内容丰富,层次较多,用语庄重,理论性、思想性、工作性、政策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报告类讲稿不论长短,一般都要讲清楚情况、进展、问题、原因、经验、任务、目标、步骤、政策和措施等。不论哪种类型的报告,写起来都有较大难度,需要有较高的思想和政策水平,需要对形势有透彻的分析,需要对实际情况有充分的了解,需要对工作思路有认真的思考。工作性报告的起草任务很重,一般需要集体起草。起草报告要反复思考,精心研究,理清思路,力戒急于求成,草率从事。
; Z" V" K: {" }: f0 s
# s$ W( D% l0 [9 G8 h- U, ]喜庆类讲稿。主要有四种:一是招待性的,如庆祝节日,欢迎与会同志到会,目的是回顾过去的成绩,展望未来的事业;二是庆典性的,如开学、毕业、开业、奠基、开工、竣工、投产等典礼活动中所用的讲稿,表达良好的祝愿,对有贡献的人员表示感谢,提出希望和要求;三是交谊性的,如团拜会、茶话会、联谊会所用的讲稿,主要是活跃气氛,密切关系,促进交流,增强友谊;四是欢迎欢送性的。喜庆类讲稿,一般都短小精悍,欢快明了,感情色彩浓厚,心诚语敬,谦和委婉。称谓、开头与结尾尤其讲究。
" M: m" z1 @- F s7 b/ q1 Q% z$ }# x7 s9 F+ i
通报情况类讲稿。主要有四种:一是情况通报性的,如报告会、老干部情况通报会,目的是促进了解,增进共识,统一思想;二是新闻性的,如新闻、信息发布会所用的讲稿;三是协调性的,如联席会、协调会所用的讲稿,取得一致意见,促进互助合作,增加合力;四是总结交流工作性的,如现场会、汇报会、总结会所用的讲稿,目的是总结工作,推广经验。 + H4 Y0 B. N7 Y3 a; x# I& j% `
5 ^, j' S5 ]* x9 j9 j1 }% |7 {
其他几类讲稿因为我们在工作中不常用,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Z6 U; x( s7 [2 X
6 C9 C4 T! v* `/ ?3 a二、领导讲话稿的风格 ! A& \4 {5 f1 q& p. B# y% t: a
+ a; {- o9 {. K4 ^0 S* F: |不同领导者的讲稿,往往有不同的风格。有的如大河滔滔,有的如小溪潺潺。综观古今中外,一代伟人的讲稿都有独特的风格,毛泽东的讲稿深刻豪迈、洒脱精辟,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提出的“两个务必”的论述。邓小平的讲稿实事求是、朴实无华,如“三个有利于”的论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等等,让人一听就明白,朴素而富有哲理,影响深远。领导讲稿的风格,是文风的具体体现,主要体现在讲稿的内容、层次结构和语言的表达上。在内容上有的喜欢突出一两个重点,有的喜欢面面俱到。在表达方式上有的爱论理,有的喜欢谈事。有的爱讲得实一些,有的爱讲得虚一点。在句法上有的喜欢长句式,有的喜欢简洁明快的短句。有的讲究章法,有的不拘泥小节等等。在实际工作中,要对每一位领导的言行,特别是一些重要场合的讲话,进行认真观察,细心揣摩,才能把握好,做到心中有数,将对起草好讲话稿大有裨益。
* M" t$ s+ e% z/ `2 |9 {6 Z8 \( d
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尽可能多地了解领导者的特点。领导者的经历、经验、气质、习惯、爱好等个人特点,不仅是形成讲话风格的重要因素,而且都会不同程度地对讲话产生直接影响,平时要多留心,功到自然成。二是要研究领导讲话的特点。细心研究有关领导爱讲什么,喜欢怎么讲。要争取多参加会议,会场是体现领导讲话风格最重要的地方,即席讲话和现场发挥最能体现领导讲话风格,要多听,多观察,深刻体会,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要对领导的历次讲稿进行分析研究。一种方式是按照讲话的时间顺序研究,把握领导讲话风格形成的轨迹及不同时期讲话的特点。另一种方式是按讲话类别进行研究,重在把握领导者在不同场合、处理不同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第三,利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就是将所有领导讲话稿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共性与个性,体会出规律性的东西。三是要积累与领导讲话风格相关的知识素材,仅仅具有一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是不够的,目的是与领导者的知识结构相近或相合,在写讲话稿时,才能更好地体现出风格来。四是尽量使讲稿风格与领导者的讲话风格相近,秘书人员不能随心所欲,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要使讲稿的思想、内容、政策举措和风格符合领导者的要求。 ! z+ |( u4 y7 @8 Y2 O- K
. S. ~) h4 s5 j三、领导讲话稿的谋篇布局 : S# F9 `3 q6 g: P
! i" g0 g+ q' z* p所谓谋篇布局,即通常所说的章法,就是讲究结构,搭架子,对讲话稿的总体框架进行谋划。在讲稿起草过程中,确立主题主要是解决“言之有理”的问题;占有材料主要是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条理结构主要是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有了主题和大量有用的材料,如毫无章法地堆砌一番,根本算不上一篇文章。文章有体才成篇。谋篇布局,如同描绘建筑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施工,再好的构想也难以落实。章法体现领导讲稿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表现讲稿的风格、特征、节奏和气势,是评价讲稿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衡量起草人员能力与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毛泽东曾指出:“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定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P. M+ x) D" u/ g/ T# d9 R1 j
+ q. _& W g* ?5 O" X4 J/ I, m! R1 q; b1 a- q+ ^# T
1 R5 h% U1 z* d! X H! @六、实际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 g2 u5 f- @& }0 z
# t' L/ a% A- ?2 B
我从事文字工作已经多年,应该说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仍然存有较大的差距,迫切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以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一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一些重大文字材料的起草中,有时我们显得力不从心,虽然尽了很大的努力,却还是离领导的要求相差较远,纠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思想、理论、政策水平不够,希望同志们在这方面要加强修养。二是要对全局情况和总体工作进行把握,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平时忙于工作,真正坐下来研究、分析情况的时候少,总结的少,积累的少。一些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工作中的一些亮点、闪光点掌握不起来,直接影响起草文稿的质量,不能充分占有大量材料,有时甚至捉襟见肘,挖空心思,所以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强。三是要预筹,做到心中有数。从我们黄河上的工作来讲,有些工作还是可以提前预料和准备的。比如一年一度的工作会议报告、目标管理考评报告,半年局务会议材料,以及向上级报送或参加会议的材料发言等。对这些事情要超前考虑,做到心中有数,以免临时抱佛脚。四是要广览博采,厚积薄发。平时要做有心人,多学、多看、多观察,勤思考,多积累,“三人行必有我师”,做到处处留心,为我所用。五是要站在领导者的高度、全局的高度,从工作大局出发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围绕主题或领导意图提出思想观点、思路和措施。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文章才有高度。文/风行万里 5 v1 D4 W9 @# \* \8 e- o
7 L, y0 o; x/ f! _: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