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公室人员公文写作选材原则
(一)典型。所述的典型材料就是将一些比较先进集体或先进人物的主要事迹、一些犯错误的党员干部出现问题进行整理,并编撰成书面材料。典型材料一般情况下用于对先进思想、先进事迹或错误思想、错误事实进行叙述。在应用典型材料进行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对材料的准确性进行核实;二,措词需要注意一定的分寸,不要出现很多大话、空话;三,要积极摆正先进人物以及周围群众之间的关系。 (二)真实。绝对真实在公文写作过程中是必备的原则。真实主要指的是不刻意对人物形象以及内心世界进行描述,而要客观真实地写人叙事,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要真实地在书面文字上反应出来,不能进行虚假杜撰。高校办公室秘书需要注意的是:写作前要对相关材料进行收集,要积极进行真假的鉴别、注意去伪存真,保证留下的材料比较真实可靠。 (三)价值。从哲学的层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价值主要指的是客体可以逐步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体现客体的固有属性与主体的需要之间产生的一种效应关系哲学范畴。这种价值主要在文字上显示出来,材料一定达到文章主旨所需要表达的点。凡是无法对文章中心思想产生支撑的材料都是无用的,一定要舍弃掉。 二、办公室人员公文写作存在问题 如果发现公文写作的水平不高,对其原因进行深究,主要是不够理解写作的本质。公文写作不单单是某个文字工作,它应该有比较高的政治性和政策性。想要把公文写作的工作做好,不单单需要比较深厚的文字功底,还应该有非常好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还有比较强的认知能力以及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等。利用对现状进行的考虑和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在进行公文写作的能力培养方面,出现了下面几种认识方面的偏颇,试析如下: (一)过度注重格式。许多人对公文格式过分看重,甚至视其为写作的一个根本。从表面上看,对公文格式准确掌握是非常必要的,但符合这一要求,只是比较浅层的写作能力,更需要注意的是公文内容方面进行的学习和训练。 (二)寄望于培训。公文写作需要进行实践,不要寄希望于培训课进行一些短暂训练可以加强写作能力,这是不切实际的。在培养公文写作能力方面一定利用自身的反复实践才可以进行加强和巩固。 (三)依赖于仿造。通过本单位以前发文的一些惯例,进行一定的仿造加工操作,这样可以更好地熟悉公文规范,是加强公文写作能力的一种科学有效的途径。但到了现在,还是对相关法规、规章的规范性要求不是很了解,只是单纯依赖惯例进行写作,很容易发生不规范的问题。 三、加强办公室人员公文写作水平的对策 (一)深领意图。提笔前需要积极掌握上级文件、领导意图、工作实情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言之凿凿,写出一些高质量的文稿。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对领导的意图进行领会,这是进行文稿写作是否成功的关键。另外,要注意获得一些合适机会,和领导多进行思想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对领导的所思所想进行把握,关注领导的关注点。而且,还需要也要进行一定的换位思考,闭眼去试着“当领导”,融入到角色当中,从领导的站位来进行分析,从全局、长远的眼光来对工作进行思考。 (二)广积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公务文书写作当中是非常容易出现的。进行公务文书写作,有时时间会十分紧,不容许我们进行一定的缓冲和准备,所以,平时我们就应该进行资料的搜集,注意积累写作的素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防止在一些关键的时刻出现“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情况。除了要对本单位领导的意图进行把握外,还需要对中央领导的讲话进行收集,尤其注意对与所在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进行学习和搜集,尤其要对本单位的主要业务开展情况、存在问题以及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解,伴随当前经济社会逐步进行变化和发展,多对涌现出的新提法、新观点以及新词汇等进行学习,加强业务上的“深”度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锤炼笔头。多练在加强公文写作水平方面具有很好的意义,是非常有效的一种途径,办公室人员在刚开始学习公文写作的过程中,需要从新闻报道、会议纪要等小材料进行着手,由于这种公文具有比较固定的格式能够进行参照,只需要把基本事实进行表达就可以了,不要进行大的创新。办公室人员不要对这些“扎马步”小材料的写作采取忽视的态度,如果这些基础掌握不牢,就会出现地动山摇的情况。等这些基本功扎实后,再尝试对企业年度工作总结、领导会议讲话进行撰写。与此同时,在进行公文写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思考,需要静下心来进行反复地琢磨和推敲,没有比较就不会出现区别。 四、结束语 公文写作能力的加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和个体的主观努力和理论素养的积淀是分不开的。积极加强公文写作能力的能力,不单单是进行循环往复的一个过程,而是需要进行日积月累,只有这样才能逐渐丰富自己的经验。想要积极加强办公室人员在公文写作方面的能力,唯有进行“厚积薄发、笔耕不辍”的努力,没有一些捷径可以使用。作者:曹朋珍 9 ]: b `; [0 U8 g
- ~4 e8 i2 w! P' D. B( c
3 I5 t; v' ]+ s/ q
- S$ Z3 Y! t8 Y3 j/ U
: `( e& [- K+ q ?9 N! T6 V7 l. C- _) P% }/ J) q! e
$ \% J0 Z+ q( F
/ F( T% H$ ~! P% t7 Y1 ~1 Q9 X2 o3 t7 {1 E( }
( l4 |8 a2 V2 A& k$ c' |$ ]( |$ n; o4 p# G4 Y0 \* h
0 a' b& u4 I3 z7 Z
5 G( L6 T1 _' n1 W0 y, n% G$ [5 K7 V; A, O& n2 Y8 S
( |3 s" H: v2 Y9 g6 ?7 m
( d+ |" q) Y, O! \: X* x) W/ g1 f3 F, b
9 L# p; ]7 F, _9 A! p& h) k) w
& P: o6 y) y" s
9 K3 n/ T: ~+ N$ v4 {' Q
0 N: ~0 e, d7 D* Q# e
/ n; y6 Y! l8 ?8 v, i! o5 p
* y) D) f7 C6 s7 A i) `5 g! i3 K
* Q$ {% S8 {1 G3 r; r% C$ E5 a0 U; d( B* [
m& t" M4 O( K+ ~+ o/ ?+ v
; h8 T# S; |) J
" D. u" y& R1 g
' p) D" @1 B2 P5 U8 d" E6 n6 n2 P/ G# t8 n, K( l
0 \; A0 o3 B2 c: C% p+ K# ^
9 j* N+ M+ j! K) B) H% ~
" J& [- ` `5 A3 d; Y& i& e6 n' J8 Z4 S
& @; \3 p/ M6 N" A1 y6 c' v0 v5 w0 u5 N6 N& F. {3 X$ b
0 z! V) E1 B7 e* X) Z5 V* E* z
# L1 P, O5 h* W- r( N6 D
9 I" F* _ k3 N+ ^! n0 A
2 X% L/ N: i# ~# \
; V* u/ e3 g7 I3 s- n( A4 ]
# u( @4 j7 B1 D0 X
" ^9 S' x; A/ w T1 k
* \+ L. T0 P0 o1 P
, o3 y0 R/ g( z- ~5 `
6 U- b: B( z5 ?3 Y) Q0 [/ F+ z$ o3 w
( P& X$ T3 I& ?$ ]
3 x7 s, T) A9 g1 R# K! b
$ h* q* l+ q8 J4 q% N; d# Q
& o3 o1 f( o; J2 K1 v& ~0 R$ F! J$ B! v4 P$ r' |7 u# U
5 D" M- E( U# x; B/ Q- H" {7 z; k
/ `8 r2 D6 {" |& J6 d
' s$ }9 R/ d9 K
1 x) X, B6 G9 c: B, o; z
/ E: m8 A4 U' H: ], ]7 Y; G# z( ^
# h- G5 F4 L: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