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公文写作应对策略
. y$ Z; G" b! q8 {9 h" D% {$ e2 c) T% t
0 v& }( |8 ~, n在做申论考试准备时,一定要了解和把握一些特定公文的常用写法,重视一些特定公文的格式规范和语体运用,以适应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 k8 n7 v% a/ q. j* J
" k0 W0 h+ O) ?/ t* F3 w 一、申论公文主要考查哪些方面7 Z8 x$ L1 J8 E' L2 _' G
) E* c$ f$ | K" H- v
随着公务员考试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为了考查考生处理行政机关日常工作的能力水平和熟练程度,公文体裁的应用文写作在申论考试中倍受青睐,成为公务员考试申论考查的趋势之一。目前,申论测试的重点越来越接近机关工作的实际,并且所给的材料均为近几年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这些热点既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又是党和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需要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来化解存在的矛盾。因此,要求考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时,必须要以公务员为立场,答题要紧密结合给定材料的要求,有针对性和务实性。在做申论考试准备时,一定要了解和把握一些特定公文的常用写法,重视一些特定公文的格式规范和语体运用,以适应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 A. t4 {) I& ~& E) w4 V" g# N
T; h8 t) ?: ]9 m7 b- y 近几年,全国各地在申论考试中出现的公文写作,比如:
) ?9 t: A( m q! I: y& L+ y* X
5 ?1 `) y8 _2 |+ {8 K 200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题,要求考生依据安全事故现场情景写一篇千字左右的领导讲话稿。
$ @1 o( U* o5 Y, s
6 v4 I- M' N, E3 L1 `9 N1 l 200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题,要求考生提交一份解决我市交通拥堵的报告。0 z3 ]# F" d0 c/ p
1 `$ a+ Q7 y7 W$ D7 I0 Q# u
2005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中,考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三,假如你是到现场采访的记者,请你根据采访情况,撰写一份关于黔江特大交通事故的报告,报于市委、市政府。
5 R2 a( Y$ Y9 A
+ b% d3 U! o7 G6 f$ R, N6 @5 m 2006年安徽省公务员申论考试,教育部张保庆副部长谈贫困生上学难问题,主要是助学贷款问题。要求考生写一封信给教育部,提出建议。
6 Q6 O3 a" [5 y5 ^* r* a8 I# W
- q4 K! f% G3 \6 a& N; V6 z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题,要求考生结合根据“给定材料1、2”的内容,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情况反映。
- w6 q/ t6 O# D/ u6 X* j( ?0 N+ n& n
2008年山东省选调生申论考题,要求考生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以省政府的名义下发一份通知。
# s# ~* K) ~0 u9 w; U+ ~- Q
1 [+ n, v, }9 b) {* p9 P) K 2009年天津、湖北、陕西等省市申论联考,要求考生根据给定资料所反映出的问题,以某市“精神文明办公室”的名义,围绕“网络文明建设问题”,给广大网民写一封公开信。0 |0 c2 R* Y; Y
+ ^: p! I9 m) f& C
2009年的广东省公务员申论考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5中的施工方和业主方对事故责任认定的争议,以调查者的身份,写一则简报上报给市政府。
, W( K+ v. }7 M3 r0 v) R4 f/ {6 }6 g+ L' v7 A+ i! x
2010年4月25联考中,要求考生以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身份,为当地居民社区的宣传栏拟一份节水宣传材料。" n5 v+ L5 ?# Q& }/ Y! x
$ _6 B' P. r+ l! R1 L 二、申论备考应做到哪些方面
0 y* g7 ?6 q V& ?8 _& h' ]8 w* r* l. Z# Q0 O' @+ u; Q& j9 o
由此看来,不论是命题范围,还是职位要求,都涉及到正式公文、日常文书、专业文书等一些文体。这些也是考生走上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考生应从公文写作的一般特点和要求上出发,提高自身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多关注和练习事务性公文,在完成历年真题练习的基础上,须对比分析历年真题中的公文题目,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要求做到:2 M' j8 ^6 Q$ z" X# E* Y1 t! Z
* p Q9 G7 v7 a- \
第一,要熟悉公文的不同类型和形式。9 y9 ?2 Z. w" s5 s' u% l
, I( ^9 w. @; i% ]9 i4 q 申论考查的公文体裁为党政机关常用文书,属于广义公文,此处的“公文”只是一个泛称,包括法定公文和事务性公文。法定公文包括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共13种;事务性公文包括计划、总结、述职报告、讲话稿、工作报告、开闭幕词、演讲稿、调查报告、典型材料、简报、会议记录、倡议书等。对比各种具体的公文写作要求和申论考试要求可以发现,法定公文由于其本身适用主体的法定性且内容较简短固定,语言要求更高,因此,可考度并不是很高,在历年申论题目中也基本没有出现过。相对来说,事务性公文与一般公务员的工作接触更广,形式和内容上也更易于作为申论题目的形式。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2003年考了演讲稿,2004年考的是报告,2010年则考查了报告和宣传纲要,其中宣传纲要其实就是计划。各省公务员考试还陆续考查了简报、答复、计划、建议等公文形式。因此,不需要把所有类型的公文都熟悉和掌握,根据前面分析的,考生的应考重点应是事务性公文,对法定公文只需大概了解即可。对于可考度较高的公文,考生应该自己动手练习,在参考例文的基础上再修改,以此来掌握公文写作技巧,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Y$ A) }. O. L: z# y7 Z' q( o( i5 ^* e; I
第二,要准确把握各类公文的一般特点。: Q. R- ?+ }6 Q- M& |1 U5 q
3 `& o: B+ Q9 C2 ^ R$ h3 |1 ~ 公文题不同于传统的申论的概括、对策题型,它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并且公文的种类繁多,而不同种类的公文,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和写作方法。目前大部分考生对于公文写作都比较陌生,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众多公文的写作方法,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须加强对公文写作的关注,掌握所有公文的一般特点,考生应该做到:
8 G6 `9 N) ^/ U0 {6 C
7 g* q, z# \/ E; c, d 一是必须具有较强的政策理论依据,符合党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考生应认真学习国家基本政策理论,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要站对立场,才能保证分析问题的方向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切实可行的;二是提出的解决办法必须符合实际、符合党政机关工作规律,就是要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要有针对性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明确指导思想,实事求是;三是文章结构必须规范,语言必须准确、严谨、鲜明、简练。文章应开门见山、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文字要精炼、简明扼要,不能过度强调华丽的辞藻。
( u% y0 Q4 V3 N, Q
1 E, F7 z, P& p7 K& h 第三,要特别注意题干中设定的特定的身份特点。6 q; g# W$ J0 k3 C2 m; T( A- U
: z9 t A2 i7 o
在申论考试中,命题者往往为考生设定了身份,这就是虚拟身份。只有定好身份,才能从恰当的角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没有给虚拟身份,一般应对口虚拟。如是行政审批方面的事,就虚拟成工商局工作人员;如市容市貌方面的事,就虚拟成市容局的人或者街道方面的工作人员;如是学校方面的事,就虚拟成教育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若确实不好虚拟,就以政府办公室人员来写。" c1 X p% [7 x L
q- p4 l% z) M& u8 V
第四,要加强阅读公文材料和关注时事政治。. G/ l0 ?' |. l) k; V7 {0 T
+ N- d! ]6 x8 k7 v 考生要多阅读政策理论较强的政府材料和工作报告,积累政策理论水平,为公文写作的打好理论基础。关注时事政治和新闻报道,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是必读物,另外,政府新近出台的关于社会民生问题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等也是重点理论。如楼市新政,关于鼓励和引进民间投资的“新36条”等。% ?6 N% X/ O h8 d8 E- E
9 m4 ] _. X/ |: J
综上所述,考生在申论考场上遇到公文题例时,必须有明确的公文思维,套用公文或其它应用文体写作申论时必须把握文稿固定格式、准确使用公文语体、弄清虚拟身份、结合材料规范作答,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申论高分。
/ o) s' l9 y, X! Q6 b) S#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