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工作是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政务信息的产出率、命中率,这是每位政务信息员所关注的。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如何写好政务信息,从五个方面与大家共同进行探讨和交流。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5 y8 M! n( p$ H! q
一、对政务信息的总体认识
0 p4 m1 W- q" q& f, L' e (一)政务信息的概念
! M, s! Z- D, W. d0 D 我们通常所说的政务信息,是指由政府机关采集,通过特定载体反映与经济、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相关的活动情况或数据方面的信息。: j- |3 y V Q1 l; l
政务信息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
" Y' ?! k- O/ e% E; s1 W 首先,它是由政府机关通过合法途径采集整合的信息;
7 Z2 o. `6 @1 ~ M, d 其次,它是与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及依法行政相关的信息; 7 s4 m/ i. x8 E
第三,它是借助特定载体显露的信息。 7 @- A* ^6 E! v/ }) R) v+ z6 u
(二)政务信息的特点
7 u7 k+ e" n1 r1 l0 Z 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性”:
9 J9 ~2 c8 F/ Z% A+ i; `+ f' C 一是指导性。政务信息反映的是领导意图、社情民意。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务信息是正式公文的补充,其指导作用显而易见。
1 B" ]! v8 n" s! ?: e 二是真实性。真实是政务信息的生命。政府机关的信息来源较为正统,而且在编发时一般要经过三次审核,因而可信度是比较高的。
1 N3 J- d* v4 _& K" U) c 三是保密性。大家知道,有些政务信息涉及到党和国家的秘密,是不宜公开的。因而政务信息的传输和运作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阵地。这也是政务信息网区别于其他信息网络的一个显著特征。正因为如此,在收集、传递、处理政务信息时务必注意到内外有别,增强保密意识。 2 e! A) h; O% a8 u& m; V
四是时效性。及时、迅速是政务信息的又一鲜明特点。政务信息一般不登载时过境迁的内容。
& G8 |# _5 s! Z0 O7 p0 @6 P (三)政务信息的功能0 Y" E9 [% O, V
政务信息是决策的依据,是领导的“耳目”,是沟通上下关系的桥梁和渠道,其作用、效果往往是大块头的报告所不能取代的。概括起来是八个字,两句话:“下情上达,上情下达”。 二、政务信息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1、写作要求不同。政务信息基本采取直叙的方法,干净利落,庄重朴实,力戒装饰,要求事实准确,分析中肯,建议合理。写新闻报道则不同,例如写通讯,对修辞的要求非常之高。包括比喻、拟人、反问、借代、双关、对偶、夸张等等。 0 y* k5 s) @2 o, j+ \# L# e+ X
2、结构体式不同。政务信息提倡开门见山,一般不要导语和结尾,一气呵成,一段成篇。新闻稿则不同,通常有导语、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否则不成体统。在标题制作上,新闻为了烘托气氛,揭示内容,可设肩题、主题和副题。信息一般不用两栏标题,提倡单句实体,讲究简洁明快,一语道破。
" e R; G, v. @( O4 l- v 3、反映内容不同。信息侧重反映实际工作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等,要求喜忧兼报,不回避和隐瞒问题。新闻主要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广先进、典型经验,褒扬好人好事。尽管对不良倾向也揭露和批评,但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 X5 y9 q: s& x7 L h 4、服务对象不同。新闻服务的对象是所有社会大众,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而政务信息服务的对象范围要窄得多,层次则要高得多。简言之,信息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新闻旨在教育群众、宣传群众、激励群众。 3 [9 Z/ x9 F5 X( j! Y2 x2 W1 x
5、实际功效不同。新闻可以不涉及具体工作,比如奇闻轶事。而政务信息必须与工作紧密相关,这是由它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即使同样反映工作,两者的作用力也不尽相同。新闻一般是通过宣传造势来作用于工作,具有间接性。而政务信息的作用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直接性。换言之,新闻偏重于宣传效应,政务信息则偏重于参谋效应。 三、政务信息的采集和来源 (一)信息采集原则。 # @7 m# ~+ H. j- _$ q
密切关注三点:抓住重点,剖析难点,把握特点。
* t% h( h+ r+ X2 \ v+ k 准确把握三向:向上明方向,左右看动向,向下明倾向。
( D5 d* ], {" p% I (二)信息采集的思路" c- b/ _% t0 z& E) y: d
一是分析领导需求,明确服务方向。政府领导的决策必然遵循一定的科学性,因此,政务信息工作人员必须研究领导科学,掌握领导决策过程的各个要素。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较准确地了解领导决策需求,明确服务方向,做到心中有数,举措得当。使所提供的信息,研究的问题符合领导决策的需要,真正发挥政务信息的服务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同志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不可能去问领导同志,这给信息服务带来一定的盲目性。但如果信息人员能够经常站在领导角度研究问题,认识问题,久而久之,在一定的客观环境里,领导同志思维的重点是可以预测和掌握的。
& t8 P0 w) J | 二是模拟领导思维,把握服务的尺度。政务信息工作人员要做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的得力助手,就要从领导者的角度出发,模拟领导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对准备搜集的信息要点或已经获得的待加工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模拟领导处理这些信息的思维过程和可能选择。通过这样的模拟,来把握自己信息服务的尺度,在动手筛选、加工获得的信息并报送后,再与领导处理的实际结果进行对照;凡是领导同志对信息的批示,搞信息的同志都要做认真的分析研究,看事前模拟是否准确,误差大小,从中摸索规律,把握信息服务的尺度。
6 _7 ~/ u* h- Y0 m9 l( l 三是研究领导思路,提高服务的层次。政务信息工作人员要做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的得力助手,就必须研究领导的工作思路,包括阶段性工作计划,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政府领导的决策思路,实施思路,有目的地把政务信息的服务工作与领导的思路实现对接,从而提高政务信息服务的水平和层次。
9 j- ?+ Z7 ?( i V' A- ? (三)信息收集的主要渠道! k2 l9 e) K1 ^3 T- s$ d0 L& k
等信息不行,必须找信息。发现信息点是关键,而灵敏的信息意识又是寻找和发现信息点的关键。0 c. _. c9 h) F6 h2 |) l. W! O0 g: @
经常有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反映,身边都是平平常常的业务工作,哪有那么多具有价值的信息呢?政务信息从哪里来呢?简单说也就是15句话,共大家参考。那就是:文件堆里挖信息;翻阅材料筛信息;讲话稿中捡信息;领导口中理信息;联系上下摸信息;会议之中捕信息;参与活动追信息;重大事件抢信息;深入基层拾信息;关注新闻抓信息;掌握规律掏信息;情况反馈传信息;跟踪问效知信息;与外联系通信息;利用网络选信息。7 }( E6 b2 K* k: M+ I( p0 [ L
1.在文件和材料中发现信息。只要留心,凡是过手的文件和材料,都可以从中发现信息。特别是看领导讲话,要注意从信息的角度研究问题,一般领导讲话的结构都是“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信息则要注意搜集领导关心的这个问题的深层次情况和外延情况,深层次情况是指问题存在的严重程度,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外延情况是指外地对该问题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别人有哪些经验值得自己借鉴等。另外,看了领导讲话,知道了领导对什么工作进行了布置,信息就应该注意收集各地各部门的贯彻落实情况、贯彻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 X4 D& o: S7 M9 C
2.从老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现信息。政务信息工作的性质要求信息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民生疾苦,面对社会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要有打抱不平之心。但信息工作不是材夜思**,要从研究工作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反映。也就是说要出于公心。信息员在走街穿巷、走亲访友,甚至出差在外的时候,都要用信息的眼光去观察客观事物,研究社会现象,从中发现信息兴奋点。比如吃盐的时候要想到盐务工作情况,坐公共汽车的时候要想到城市公共交通情况,看见有人打架斗殴要想到社会治安情况,看到农民播种要想到种子安全问题,看到中学生谈恋爱要想到中学生青春期教育问题。一句话,信息员要充满信息想象力。 4 W" _. u" C# n6 D. K
3.从新闻媒体披露的新闻中发现信息。看电视、报纸,浏览互联网,只要留心,都能发现信息点。但新闻媒体上的内容不能直接报送,只能作为一种启发,通过工作途径重新组织材料。一般来讲,新闻多是对一个具体事件、具体问题进行报道,信息应该对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更深层次进行反映。 四、如何编写政务信息 具体讲,编写政务信息要求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炼,尽可能做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 ( @% }2 k5 x) X1 i1 i
1、确定好信息的主题
. `5 a% t% d# b$ m8 D! f: \% J 主题就是信息所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我们写任何一条信息,编写的目的是什么?要让决策者了解什么?这些问题是编写信息时首先要搞清楚的。一条信息只体现一个主题。因为信息的主题范围越小,就越有利于把事情和问题说清楚,说透彻。信息编写应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去考虑内容的取舍,提炼信息的主题。为此,我们工作中要着重把握那些有新意的、有特色的、有共性的事项和问题。. h8 }! ?% h0 O: u& c# ^
2、巧妙设计结构
7 |4 H; Z9 o; K- u7 l2 n 结构是文章的表现形式和框架。主题是灵魂,结构是骨架,是用来表现主题的。主题确定了之后,怎么来表现,就是结构的问题。政务信息的结构比较文学作品、机关公文、新闻报道,要短小得多,简单得多,正因为简单,却不容易把握。政务信息在写法上要避免素材的堆积,一般采取直言表达,总分结构。具体要求有三点:一是简朴。能省的则省,通篇给人以明晰、舒畅、一目了然的感觉。二是严谨。不因其短而粗,虽短但“五脏俱全”。三是自然。长短详略,顺其自然,如行云流水般自由。(具体结构可以参考政务信息调研材料选编)
" j, `7 i, T- s4 k, W- j# x) S 通常,政务信息文稿中不出现“为了”,不出现指导思想,简写事件的过程(甚至不要过程)。0 A$ K/ f; B3 f: j8 x6 n- q. X
3、精心制作标题
- f j9 S# { O$ B% X 政务信息的标题是信息内容的统帅、纲领,是吸引决策者关注的关键所在,也是整个信息的中心。它要求简洁明快,一语破的。信息标题一般不用引题,多用单句实题,使人一目了然。
9 L; F# z8 s0 |( a* y$ y 信息标题必须与内容一致。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事实与内容相一致,不能用一些不适当的副词、形容词,以免华而不实、故弄玄虚。另一方面,标题的观点在信息中要有充分的依据。
1 z+ B* _ Y' U! A# N 我举个例子,如:“鹤山区解决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取得成效”。(P173)内容中就要有安置多少人就业。9 J+ U2 ?& d* D }- }; b# t9 U5 y
今年以来,该区通过加强再就业技能培训、落实就业优惠政策、建立就业服务平台等措施,切实帮助“零就业”家庭、“4050”大龄人员和农村贫困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解决就业难问题,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该区新增就业人数4596人,安置困难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32人,安置“4050”等大龄困难人员再就业796人,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24户。" n; j5 Z/ R8 b2 B$ `
信息标题用好补语。补语用得好,可以增加标题的信息容量,阅者即使不看文章,也能对内容有大致了解。( _! I% d" }5 s3 l. P
例:
( R) o1 W& X9 l2 y' {# | 《鹤山区秋季“两免一补”惠及学生6562人》。(P172)
1 G+ \$ Y6 j9 e5 U0 u 《鹤山区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肉蛋产量连续8年超过粮食产量》(P26)! s$ x6 X9 W& n3 O6 i$ y: o; D: b% n
目前在实际编写中,许多人把标题放在正文前面作为首句,以增强信息的精炼性。1 Q* H) y1 ?5 T$ k! S
例:3 {5 P" P' g( K' P1 t) g0 U, s) ^, `
鹤山区姬家山乡张陆沟村土地整理项目即将竣工 该项目总投资60万元,总规模18.08公顷,实现新增耕地2.17公顷,新增耕地率12%,目前已进入栽植防护林阶段。
8 r0 k9 J" n6 j1 x 规范来讲,标题当中除使用顿号、引号外,不可以用逗号等其他标点符号。
, j5 T* t* u, K$ B. Q, T 4、写好信息主体部分
# d6 s: x; z9 y( J1 y0 m9 S" S9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