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初入机关:抱朴和中庸

  [复制链接]
清泉煮酒 发表于 2013-8-6 15: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抱朴和中庸' a! `, a& ?" x$ a- n1 R* w* @) J
. k; N2 S- }1 H2 H$ d$ n7 c5 `2 @
看到网上一篇《公务员要过“三关”》的文章,指导新加入公务员队伍的青年人,要过好“平庸关”“山海关”和“娄山关”这“三关”。大概意思如下:
/ E5 ]2 B$ J5 @% J/ N2 ]+ W2 p  v7 p+ o: |% |8 V( h$ A( O' D
所谓过“平庸关”,就是学会做到“平庸”,也就是一定要用一个平常心来对待自己、对待工作。这里的平庸决不是指碌碌无为,而是积极有为,是一种作为新人应该有的清楚自己地位、明确自己职责的有为,是一种为自己赢得别人积极评价的有为。过此关,就是要放低姿态,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地做好工作,尽快成长。
2 N6 E: A5 Y( g% M7 F
9 w3 g' \% b! g. Y+ u& i* }0 l5 d所谓过“山海关”,是在过“平庸关”上的一个飞跃,是要让自己在经历沉默与成长后的一种力量的逐渐释放,是在人山人海中脱颖而出的跨越。因为你决不能真的平庸,你的实力和竞争力永远是你取得地位的重要支撑,没有一个单位愿意让一个无用的人占着位置,没有领导不欣赏有才之人。其中的要点是,一方面要逐步展示,让别人慢慢体味;另一方面要注意多侧面展示,让别人不断惊喜。
5 K1 A4 m; g) l( g0 W: W9 Z5 f* e1 k; J( `( e
所谓过“娄山关”,是对过“山海关”的超越、也是对过“平庸关”的一种回归。在你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默工作,也经历了崭露头角后,带来的很可能是别人的赞许,又可能是别人的嫉妒。在此刻,最需要的心态就是冷静,要时刻提醒自己万里长征才走了第一步,任重而道远。- q0 |+ b; g4 }9 k" C( n
! N4 T' z( j5 k5 H' u9 J
   文的题旨可用这几个词语来概括:低姿态,严要求;多做工作,少论是非;逐步展示才华,切勿锋芒毕露。这几句话囊括了下列几层意思:服从领导,听众指挥;为人谦逊,处事周到;团结同志,群众基础好;爱岗敬业,勤奋努力;责任心强,工作成绩突出。各位看一看,这是不是对一个同志的最佳评语?倘若你能做到这个境界,就修炼得够格了。  Q  q0 L2 n5 _7 {! L! ?
, }" x  K5 k# @! N  y
机关有其特殊的人文环境,要想在机关站稳脚跟图谋较大发展,并不是“二傻子夯大锤”,凭蛮劲就能干出来的。根据机关人文环境特点,对于年轻公务员来说,有两个诀窍屡试不爽,可供参考,叫做“抱朴”和“中庸”。
9 z2 h8 S, E$ @2 ~+ \* e9 A“抱朴”,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装笨——不是装傻,如果装傻就过了头,过犹不及。
# k% w- E3 ^1 n# H# k
1 V& V/ R: k7 S: Q; R, B, @! B公务员实行招考制度以后,能考进机关的基本上都是“牛”人,都有一技之长或过人之处。比如在经济、文化、社会、法律等专业知识方面,比如在电脑、网络等现代化办公方面,各人有各人的优势。但这一代通过公考进来的人,年龄小,资历浅,没有你多少话语权,你就得收敛些,不能太露锋芒。你主动收敛,才显得虚心可爱。8 o+ I6 d2 S! P! S6 j3 C4 R4 G
! p0 Q% _8 U( o+ X8 G  m3 ~
楷书书法中有一笔法叫“悬针”,书写者在最后收笔时一定要把笔锋收回藏起来,才显得圆润完美。试想,假如老同志问你,怎样才能把这篇文稿打印成双面排版?你说,这都不会,简单的很。然后你三下五除二就摆弄好了。虽然帮了老同志的忙,但人家并不领你的情,反而觉得你喜欢卖弄自己。如果这样说:“哦,要双面排版么,我来试试。”老同志就会十分高兴,说不定还要在人前人后夸你几句呢。
) A' p( i" @& c$ R3 D$ {2 S
7 Y5 R% E% C1 |: R4 B1 Z再假如处长给你安排任务,说小刘你把昨天的活动写个信息,不懂的地方去问老李。你说:“不就是个几百字的信息稿吗,嗨,包在我身上。”处长就会认为你爱夸口显摆。如果这样说:“行,我一定多向老李请教。”处长就会觉得你温驯可爱。
4 V" O& [# d5 x# S/ N- a) r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大智若愚,聪明的人不显露出自个儿的聪明,才是真正的聪明人。三国时期魏国的行军主簿杨修,听到曹操把夜间口令定为“鸡肋”,就到处张扬说魏王今夜必班师撤营,结果被曹操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杨修这家伙就是虽然聪明却不懂藏锋,而大都督司马懿,一个绝顶聪明的抱朴高手,躲过曹魏家族的多次迫害,最后掌控了魏国朝政大权。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那叫小聪明,而小聪明是派不了大用场的。" r) A% X4 [6 V5 S
7 A; q0 e. a' Q
有人总结说,善于巧妙利用自己平庸禀赋的人,常常比真正卓越者赢得更多尊敬和名声。抱朴不是不显示个人才华,而是不显摆,不卖弄,不张扬,让自己的才华在生活中一步步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给他人一个逐步认识你、接纳你、仰视你的过程。这样做,防止功高盖主,遭到顶头上司的踩压;防范木秀于林,引起同事的嫉恨。有领导赞赏,有群众支持,你的日子就好过了。俗话说得好:温火才能熬出好汤嘛。# Y- y: i$ L$ \; @

: M; A& I" q9 ^* [, m9 g中庸,这可是中华民族的传世之宝。据说,中庸是儒学一切的基础。四书五经,开篇便是《中庸》。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说过,高明莫过中庸,那是做人做事的根基。中庸是儒家之经典,但却融入了道家的精神。因为做人不易,处世不易,所以儒家入世的观念中,还得有点道家出世的思想。这叫做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情,志存高远,却不拘泥于小事小理。中庸之道的核心,强调的是中和与平衡,对什么事都不偏执,在矛盾两极间找到最佳途径。中庸是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公允折中、不温不火的处世态度。
9 ~( \8 O4 L% E8 H# [5 }0 k( t  ]6 v, J! L- W
在机关里,中庸之道可以说是有效处理复杂人事关系的一大法宝,机关中的“好同志”都是玩弄中庸的高手。见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有的人与人闲聊,只听别人讲,从不披露自己的家底;有的人,评理说事都是两点论,不轻易表达自己的倾向性。注意一下AB型的人,这种血型的人很会运用中庸之道,因为这类血型的人,是聚合平衡性思维方式,大脑很善于左右权衡。
# j% H1 g: f: n& J4 Q/ U( |, B- z- K' V. [9 T* i, Z8 K0 k
由于机关里实行集中办公,不像工人农民分散作业,团体化程度高,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十分透明。加之机关人观察力、分辨力和判断力普遍较强,很容易从各人自身利益的角度来思考和看待问题。比如你工作完成的好,受到领导表扬,有的同事就会生出不平衡心态。你跟领导外出参加会议,立刻就有人猜疑,为什么领导要带他去呢?你和某同事很谈得来,有人就觉得你们俩搞统一战线。机关人的神经敏感,察事敏锐,因此,说话要照顾方方面面,防止有人对号入座;处事要显得公道合理,当心有人抓你的把柄;交友要搞五湖四海,不要搞小团体小帮派;就是穿衣戴帽,也要入乡随俗跟大流,奇装异服是大忌。
/ ~7 {$ [$ G$ o; U$ U小秦是单位的内勤,也是个文学青年,平时没事就写写画画,她把自己创作的小诗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闲下来就吟诵两句,一幅自我陶醉的样子。有些老同志看不惯,背后给她起个外号叫“酸女”。单位里有了起草文字材料的任务,有人就起哄,说这个任务交给小秦,她是咱单位的女才子。可怜小秦虽有诗歌爱好,但没有写材料的功底。领导找小秦谈心,说青年人有点爱好是正常的,但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工作上。你能写点诗歌,为什么不学学写公文呢?你天天弄那些诗词歌赋,别人会说你不务正业呐。小秦听了领导批评,此后再也不敢写什么诗了。; l& A. _* D. ^+ ?5 J
& X2 _* ]" _# Y, X$ |) Y
这不是压抑天性么?话一点没错,在机关工作,有些天性你就得收起来,不可率性而为。《中庸》里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说的是理性与情感的合一。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但为了追求天人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1 R3 ^" r7 s, Z2 B: O

- j, S; A- J9 R" x+ c1 t3 ^中庸之道非常适合机关办公室工作人员。机关里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中枢神经,单位里的大事小情,都要通过办公室上传下达。办公室事务繁杂琐碎,对上要服务领导,平行要服务和协调各处、科、室,对外联络兄弟单位,每天要接触各色各样的人,处理纷纷繁繁的事,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整天忙忙碌碌,琐碎的事情干得不少,总结起来却显不出成绩。可一件事情处理不妥当,就会引发意见和矛盾。- r9 F7 w: n( t
, H% p; ?9 o$ a# o0 B8 R
当然,中庸之道不光办公室同志要学,每个机关人都用得上,除非你不想上进,那就放开你的天性,用北京话说叫“爱谁谁!”
+ M0 N4 Z$ l  U4 F% V/ k6 o/ Y7 m  e! ~! q5 _0 \
笔者用下面几句话,对中庸之道做个小结:' ~! _  H. o& y9 X: j. a
1 W) Y, G3 Q" E; ~. u' E6 N) X! U4 I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精彩评论24

正序浏览
滇点北辰 发表于 2019-3-9 18: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古人所说的中庸需要正面认识,不是说干什么事都不温不火,而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方能显现自我之才华,受万人称颂。
 
大胡子ZKL 发表于 2019-2-28 11: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古人所说的中庸需要正面认识,不是说干什么事都不温不火,而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方能显现自我之才华,受万人称颂。
 
云信 发表于 2017-6-20 19: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古人所说的中庸需要正面认识,不是说干什么事都不温不火,而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方能显现自我之才华,受万人称颂。
 
慢煮人生 发表于 2019-5-6 10: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所说的中庸需要正面认识,不是说干什么事都不温不火,而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方能显现自我之才华,受万人称颂。
 
新笔杆 发表于 2017-6-22 11: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中庸之道不光办公室同志要学,每个机关人都用得上,除非你不想上进,那就放开你的天性,用北京话说叫“爱谁谁!”
 
痛仰十年 发表于 2014-3-19 13: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注重学习。同进机关的年轻人,最后跑得远的人一定是肯学习、善学习、会学习的
 
林文露 发表于 2019-3-17 09: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多学学。说话做事不能一根筋,说话前先想想,会不会不恰当,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纵横居士 发表于 2014-3-18 23: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 ?' t& u' W5 `  U2 A# P6 ^+ K
好文章,难得的好文章,近来为琐事烦恼,正好是一味清凉剂。
2 Y7 c, `. W3 W! v- W! C, m3 }
 
木木夕 发表于 2014-3-19 14: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走进樱桃村 发表于 2014-3-19 07: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机关就是这个样啊!不喜欢锋芒毕露的人!
 
jiaoming1984 发表于 2013-8-7 14: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适应,有6年的积淀和思考,一定能够的
 
南京秘书一 发表于 2013-8-7 16: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也看到此文,出自《权力中国》
 
玉林小秘 发表于 2013-8-7 16: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难得的好文章,近来为琐事烦恼,正好是一味清凉剂。
 
i河南逆行列车 发表于 2013-8-7 16: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学习了一课,讲得挺在理!!
 
宁乡文秘 发表于 2013-8-7 16: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不偏,庸不倚,不偏不倚谓之中庸之道,世间大道,莫乎中庸,可谓中华名族之瑰宝
 
xaflybird 发表于 2013-8-7 17: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好啊,中庸之道适合国人的思维方式
 
小小鱼 发表于 2013-8-7 18: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庸关山海关娄山关关关皆险,平常心进取心谨慎心步步尽心
 
小桥流水 发表于 2013-8-8 10: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学习一些国学,对于写作、对于人生都会大有裨益。
 
兵王 发表于 2013-8-8 13: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非常受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关注

12粉丝

1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