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文章的过程,对文章本身而言是锦上添花的过程,对作者自己而言是快速长进的良机。作为经常统稿、讨论稿件或帮助修改的文稿起草者,我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一些文章中经常看到的问题以及修改心得,现在做一些归纳整理,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修改文章的思路和方法。 一是写得太平淡,毫无吸引力。表面上该讲的事都讲到了,面面俱到,但给人的感觉就是提不起“神”来,缺少新的理论概括、新的理念、观点和思路,缺乏理论高度、思想深度或者对实际情况了解不够透彻,缺乏鲜明的观点和翔实的分析。 【如何修改】要从理论上、思想上升华,给予更高的理论概括,补充有说服力的分析材料,把气势体现出来,把高度和深度讲出来。 二是虽然立意较好,但逻辑不清晰,层次不分明,内容比较空洞,不够严谨。乍一看写得很有气势,有观点,甚至还有不少新名词,但仔细一看,具体内容比较空泛,观点与观点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缺乏必然的逻辑联系,有的观点没有佐证的材料,或者观点与观点之间是矛盾的,观点和内容没有达到有机统一,融为一体。 【如何修改】这是那些具有一定理论素养但初学公文写作的人容易犯的错误。修改时要理清思路,理顺结构,严密逻辑,贯通文脉,补充与观点一致的内容,使文稿更有条理。 三是有些报告、讲话的内容较好,但观点缺乏提炼。 【如何修改】关键是注重标题的概括提炼,达到标题与内容的统一,标题与整个文稿立意的统一,提升标题的准确性和新意。 四是有些报告、讲话文采很好,文字流畅、生动,气势也好,排比句一串串,很对仗、很工整,但像中央领导的讲话,联系实际不够,这些大都是简单抄袭的结果,有的整段抄别人的东西,不少空话、大话,但不接触自己的工作实际,还有的把过去的老报告拿来抄,缺乏创新。 【如何修改】修改这样的文稿最费劲,可能要推倒重来,结合实际重新搭框架、调结构、加内容。可以借鉴别人好的东西,但关键要联系实际,融会贯通,把“普通话”变成“地方话”。 五是有些报告、讲话分工作业,有的同志写的部分单个看很精彩,甚至可以独立成篇,但组装的时候就要大动干戈了。或者是内容缺乏概括提炼,讲得过多过细过于周全,没必要;或者是文章布局不协调,有的占用了别的方面的观点和内容。这种情况,可能是在讨论提纲时考虑不够细或者内容摆布没有协调好。 【如何修改】要把这样的章节放在整个文稿中去定位,去概括、去提炼,以体现前后呼应、一气呵成的效果。 六是有些部门提供的稿件,站的层次比较低,跳不出部门思维的局限,文稿的立意、观点、内容、工作举措都达不到领导讲话的要求。或者行文的内容过于具体、琐碎、微观。 【如何修改】要提升观点的高度和深度,善于在全局中去定位、思考和谋划。 七是有些文稿不看对象,都是对下布置工作的写法,千篇一律,或者在向上汇报时讲大道理,写一些具体琐碎的工作,把工作讲话的内容往上生搬硬套,或者对基层下级讲一些深奥的道理、生僻名词等。 【如何修改】关键要调整角度,把握对象的需求,有的放矢。 6 Y9 {) w0 X3 o
6 G0 G: M* {( T* K' Y! U7 o
: _ v3 s5 S% v0 {) z- Q5 O; N6 i; c7 J: |
0 U% h3 m$ F2 C* E( H5 J( P5 \3 V. B+ O* C6 @ B# P8 u9 r
* B- I8 ~& A( O
: R- O( q7 Q; @7 h; c( K: d4 `8 }
, F+ I9 |3 {- [1 I
4 {- ~! L$ _4 {/ s* R: p s- @ G6 e: R0 c! g) W V5 t) K
1 k" I6 i* e% A, t+ f1 p; ?
% y3 n9 v$ j/ I% j* P. q/ W
; x* W& r! S% Z A: t1 j# R) a1 u
6 v- G6 `: P# `, Y \4 A! w' `" T
% F$ _( w7 X6 o8 `; A9 t
# _. }& e( Q! A2 P4 z
9 C* j4 r) |- {
! z) F; f, K$ X, Z4 D3 h0 [
4 m# Z7 _9 `6 }2 @% s" ^
/ E7 c; d! R0 ~& @4 w7 r" S# C6 z
: N# Y8 K; s- r U, e- E9 ` o
" g! S- f% k4 S& i0 R! g% o8 x9 n3 h
% c& W% v% J) y5 H+ r
2 |+ I' X$ N. y0 A- T
1 y$ A! x7 x8 H2 E4 V9 T' y
! B4 L& X6 A: |+ \! L# T1 r. e3 P3 L, A" U0 j
来源公众号:山羊胡的公文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