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 C& V2 k$ c0 p 上面的一个规律和一个教训,值得各级领导干部深思。那就是一定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文化担当,充分运用好手中的权力,抓紧为文化建设多办好事实事,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为自己退休后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创造条件,在客观上达到“今天为民创建”、“明天与民共享”的效果,而不要在退休后留下徒呼奈何的遗憾。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也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成为徇私舞弊的工具。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对“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作一点“新解”,那就是,对于以权谋私者来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害人害己,要坚决防范和杜绝;对于为民谋利者来说,不妨多一点“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责任感紧迫感,多一点用足权力、多办好事的自觉性主动性。如果这样去看待“有权不用,过期作废”,那就是一种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积极心态和做法,是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相符的,也是会受到人民群众认可和欢迎的。0 S5 g4 n* B( s& A& k( w
C$ u! Y" i7 H. q& k. v2 x. P 这些年来,尽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文化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总体上文化建设的步伐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布局还是文化市场繁荣程度,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更应强化政府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乘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强劲东风,进一步提高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建设特别是基层和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和支持的力度,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步伐,抢抓机遇、充分作为,以高度的自觉和扎实的举措,推动文化建设实现新跨越、迈上新台阶,走上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轨道。如果各级领导干部都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用好手中权力支持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黄金时代就一定会更快到来,文化建设的成果就一定会更好地惠及每一个人,那种“老来后悔”的遗憾自然也就会消失了。3 C3 n. ~# {( s& o; }! l. a)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