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最新政策]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发布

[复制链接]
大秘书 发表于 2012-2-16 08: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全文见第五、六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规划纲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具体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规划纲要》重申了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方针,将《决定》中提出的主要任务进行了量化、项目化、具体化。《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15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10项主要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具体要求。《规划纲要》提出以重点工程带动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九大重点工程,并细化分解为若干具体项目。

  为保障《规划纲要》的实施,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包括政府投入保障政策、文化经济政策、文化贸易促进政策、版权保护政策、法制保障政策等。





孙志军:《规划纲要》提出十项目标 九大工程 五大政策

 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

  《规划纲要》重申了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了“五个坚持”的重要方针,这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将《决定》中提出的战略目标、大政方针、政策措施进行了数量化、项目化和具体化。《规划纲要》研究提出了到2015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10项主要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完成这一目标的具体要求。

  比如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要基本完成,也就是在现在已经基本完成出版、发行、影视剧制作和发行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要完成一般国有文艺院团以及新闻老秘网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明确提出文化行政管理体制要基本理顺,真正实现政事、政企分开,管办分开、事企分开以及文化体制管理体制确定到位,明确提出了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内部活力显著增强等。

  比如,目标提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基本建立,要求“十一五”期间提出的五大惠民工程要继续巩固完善提升,像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重点推进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从“村村通”到“户户通”,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要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的目标,每学期农村中小学生观看两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农家书屋工程到2012年要实现覆盖全部行政村;文博图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要实现向社会免费开放等。

  再比如,对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对现有的七大类传统文化产业要进一步加大改造提升的力度,同时对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要进一步加快发展;与此同时,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成为战略结构调整的重要支点。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经过我们在“十二五”期间的努力,真正推动文化产业能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按照“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超过23%的水平,应该说“十二五”期末实现这个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与此同时,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推进,文化产品作为生产产品不断完善,文化传播体系不断优化,主要文化产品进出口严重逆差的局面明显改善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规划纲要》从九个方面对文化改革发展的任务作了具体部署,其中既有原则性要求,也有可操作性措施,既有面向全国的统一要求,也充分考虑东中西部的地区差异,既有长期性的工作任务,也有阶段性的工作安排。

  在推进这些任务的过程中,《规划纲要》提出以重点工程带动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九大重点工程,并细化分解为50项重点项目。这些项目既包括国家层面的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比如国家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出版博物馆、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国家民族博物馆、新闻博物馆等;也有大量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民生项目,比如要求“十二五”期间所有的城市以及县城都要建成数字影院;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重点建设13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其中大部分是适应文化改革新要求提出的新项目。比如科技发展对文化数字化工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出文化资源、文化生产、文化传播的数字化,包括数字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数字化,也有对一些重点工程,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延续下来的惠民工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这个基础之上,为保障《规划纲要》的九大任务顺利实施,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包括政府投入保障政策、文化经济政策、文化贸易促进政策、版权保护政策、法制保障政策等。


标签:国家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大秘书 发表于 2012-2-16 08: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另发),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我国将引导社会

  资本以多种形式

  投资文化产业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记者 白瀛 左元峰)15日发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在国家许可范围内,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纲要说,要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在发展产业和繁荣市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纲要说,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在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营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和法制环境。

  纲要说,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的对接。推动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

  政府将采取多种

  措施鼓励企业

  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记者白瀛、左元峰)15日发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将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纲要说,要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

  纲要说,要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国家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

  纲要说,要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改进管理。

  建立文物鉴定准入

  和资格管理制度

  引导规范民间收藏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记者璩静、张云龙)15日发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强文物市场法规体系建设,建立文物鉴定准入和资格管理制度,引导规范民间收藏,强化文物安全防范设施,提高文物安全防范能力。

  纲要提出,要健全文物普查、登记、建档、认定制度,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编制国家珍贵文物名录,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大遗址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维修、巡察养护及管理机构建设,开展工业遗产、元代以前木构建筑、乡土建筑、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等文化遗产的调查与保护,加强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和文物保护,加大馆藏文物、水下文物的保护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纲要提出,要加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和成果宣传,在考古研究中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编制保护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楼主| edison_zwg 发表于 2012-2-17 17: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实在是很不错的道理啊,多多学习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8粉丝

13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