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的类型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类型。* V% D1 C l# H7 E7 P
$ H8 [' ?3 U/ y. {5 @) Q5 G+ V 7 G+ e4 d* C5 G# x4 c7 T/ N9 N! a
1 z# p' c3 k2 [按新闻所报道事件的性质来分,有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事件性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时间性强,如动态消息,特写性消息等。非事件性新闻与事件性新闻相对,报道的是一个阶段持续发展的事物。如综合消息、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 @/ g4 z: K2 Q3 P- M6 g) X
7 {4 t8 b8 `* t- I. w4 ~5 }
. ^$ l, Z, x5 ?. G- {0 w( e" G7 m" X, e& E4 e7 O
按报道内容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教育新闻、文艺新闻、社会新闻等。
0 w" E+ S( x( ~: t& ^/ h& i0 s8 w8 U
6 n0 s$ {" z: M' x4 F) \7 [+ e' W
$ D# L+ \7 y9 }6 o# H7 P0 U6 T( u) w+ ^5 b
按媒体分,有文字消息(报纸)、广播消息、电视消息、网络消息等。; ]1 @2 ?0 m6 |2 u2 o- V1 G, J; X9 f
( b. ]' }/ ?& L o0 O
% x; N' Q& @2 O$ @! Z; s6 X* w) ]" X; A2 ^% H) } n
按篇幅分,有长消息(1000字左右)、短消息(500字左右)、简讯(200字以内)等。
3 ~. T# u4 F. ~% w! J$ `4 m1 J
3 u% f7 ^% P5 }& K # T ]: b& T1 A( S# U# U
( Y* t6 i9 A8 N5 d$ C- r
按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有硬新闻和软新闻。
1 k+ o! [# J7 A e+ E- y0 v8 }6 N( D) l- T' }4 u# b* M
5 z* I. a0 q. ]- T
( e9 m) s/ K2 c; e: o. W8 q 现在国内比较通行的是按写作特点来分类,把消息分为动态消息(包括会议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性消息(典型性报道)、述评性消息、人物消息、特写性消息、新闻公报等。近几年,新闻写作中又出解释性消息、预测性消息等。
, ^4 I+ f9 }3 W/ n
2 g Y& \* y1 p$ J! K) ] E9 y" g
Z5 [1 s) Z& c/ \# i# u' z; K: X2 I& Y+ J: N
下面对常见的几种消息种类略作介绍:
+ p7 N5 }4 z- @" c+ t7 _! M* W9 M8 S- f9 b4 d/ }5 J
* }' @. C. b% h* T
9 T% \. n3 Y+ j; N7 _# x (一)动态消息1 J# i5 a, S. p, Z
5 m( \5 V# j: `5 _ s
! Y4 m$ W+ W7 E! M
" c" ~8 F/ L) P; D) l
动态消息是同经验性消息(典型报道)等相对而言的,类似西方新闻界的硬新闻。它报道新近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反映新情况、新成就、新问题、新气象等,也包括会议活动在内。它一般以一地一事、一人一事为对象,篇幅短小,文字简洁。有短到几十字,两三句话的,称简讯或简明新闻。概括起来,它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即:以事物的最新变动为主要着眼点;以时新性与重要性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以突发性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以客观叙事为基本特征;以开门见山、一事一报为主要写作原则;要给人以动感和现场感等。, P$ v0 o& T6 A2 r
6 q' L3 m5 U/ L2 r# T9 a) E7 |- P
* g/ \1 r! w, {) o* I& c( k# A1 K
(二)综合消息9 b# l& F* @3 E, R' n! @
, W. x: t5 J* I m- O2 R6 P" b
Z% a2 h a! _. X! G% u2 c
p3 w9 I5 J! |" \ 它是综合反映带全局性的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报道。它涉及的面较广,声势较大,能给人较为完整的印象。要求占有全面、充分、典型的材料,既有面的形势、成就、趋向,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分析,讲求点面结合以及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善于将概貌的介绍与具体事例的叙述结合起来,做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概括起来它也有以下几个特点,即:它所涉及到的新闻事实不像动态新闻那样直观易见,往往有一定的隐蔽性;它要通过综合新闻事实来表现新闻主题;注重点面结合、多角度地反映客观事物和人物的面貌;注重背景材料的运用;重视新闻根据、新闻来源的交待;注重分析,但又以客观的方式来表现,作者尽量不直接出面发议论。( F+ Q) V% F2 }( v w- O0 r
v9 Z) b( o! A3 G" ~$ d6 `
$ S, z. z2 P! d- e& D: r' G
3 h9 P- |" l# W( o/ e (三)经验性消息0 s; U/ q) G& G
" f2 b: h: Z. G, B+ x
5 u3 V+ T+ A; b9 \
% k4 x; {0 V/ H* i. s/ m! G; l 它是报道典型经验,用以推动全局、指导工作的一种消息体裁。它既有概括的观点,又有具体的作法,它偏重于交待情况、叙述做法、反映变化、总结经验。篇幅一般比其他体裁要长,但不宜贪大求全,应注意其针对性。这类消息贵在题材重大、典型,提供的经验具有普遍的意义。写作时要着眼于政策,避免陷入事物性与技术性之中。
* m$ }8 L2 F9 `% u1 ?1 _, a0 P2 A' R9 k$ s! p+ r
6 c6 R0 G, D7 K. H
" H/ m, ^3 t% h, l+ {
(四)述评性消息4 d8 \: ]: I5 C8 \: U) n. |; t
2 K) ^6 F( f+ b3 A O' b1 q5 ?+ E7 V9 k
9 K) r* s: F# a7 D, u# F9 ]& ]' m
5 I: [) l% I2 c$ i, c$ ] 它是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反映国内外重大事件的一种消息。它的特点是既叙述事实,又评论分析;事实材料要丰富、典型,评论、分析要讲究逻辑,言简意赅;叙述和议论要紧密结合,防止有述无评、只评不述、述评脱离,其“评”在此种消息中的地位和目的、文章对时间的要求、文章篇幅等方面均与新闻评论不同,应注意区别。8 k- T! X+ v7 {5 t/ Y: `& m
6 B: v q5 \) k$ d" g* ~1 Y; i
! d2 V9 [) u+ @9 Q: E( C
3 P; x2 C w, B, X- C (五)特写性消息" R2 q' U p" I1 ?7 W7 o9 I9 H
& Z' Z1 m; P W. n4 F
0 p: w: n; `6 a) z z* I: A: V
+ a, n) `' R _% c 它是报道重要新闻事件中人物活动片断和事件场景的消息体裁。它的特点是运用形象的语言,再现人物活动过程和场景,给人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受。它重描写,要求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但其描写多用简笔勾勒的白描手法,不事雕琢,而重在传神。/ N! i3 o% H& L, L8 n- H
# d; Z5 j9 |2 y- H/ _9 \* o0 X: T
: B$ E, ^7 O' s
# S4 _* h4 I1 d6 z# i
(六)人物消息0 S3 ]$ x) ]) L+ K" {+ D7 L
1 Z4 B! Y# E2 o V+ U- L; ~ 0 I0 h0 I8 }: G- R) D! [# z
( U6 A/ H9 g u6 b 人物消息是以人物为主的消息,迅速地反映新闻人物的某种行为或某个侧面。它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选取新鲜、典型的事实材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叙事单一,内容、主题集中;时效性强,其内容必须是“现在进行时”或“现在完成时”,要求快速采写、报道;要求以人帅事、以事显人。人物消息写作中要注意选准新闻人物,也不要贪大求全,不要将人物消息写成人物通讯。
2 E6 \" t& H5 v
5 Y+ Q$ r8 @9 `, g" y 1 ^3 s# |/ }5 H6 M/ R& i
2 i: l$ q; c; J6 ^3 v Z" G
(七)解释性消息
Z1 G0 |7 _% ^. N$ Y2 _' J
J* U+ W- U3 e
& G/ h1 `' ~ v g7 B2 I/ G* K0 T, I* [
这是一种以解释新闻事件为主的新闻体裁,它不但报道事实,且侧重于阐明事实的意义、前因后果以及发展趋势等。这种消息多用于我国经济工作的政策、方针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新问题。解释性消息中的解释并非指作者的直接、明白的阐释和分析,通常运用背景材料,引用有关方面的说法等多种方法,比较隐蔽地表达记者的观点或倾向。解释性消息侧重于回答新闻事件中的“为什么”。 o3 L2 P# V) ^9 K+ v
! X8 I6 @' R7 ~8 u
8 J+ o4 P& Q1 r
& P: {- j% X9 O q+ n. z
(八)预测性消息
' h1 r, ?0 h$ S _" p( H) s( q" D, J
' F2 Q; E) {9 ?4 K* v1 K
4 v% P+ X7 V" Z8 q+ I1 c 它是对可能发生的事实进行预测和展望的一种消息。它要求记者在采访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某项工作或活动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这类消息常用于展望市场、经济工作发展前景等方面,也用于预测体育竞赛的成绩、结果等。
1 I2 J7 Q2 u4 X, r' ?: b) Z& @+ k7 v& Z) ~# P# L
, i& t, m- _, }$ @4 h7 ^' F) K: d* @: E
新闻写作知识培训讲义之四新闻消息的标题2007-09-22 00:12消息的标题有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导受。即可吸引受众注意,引导受众获取自己喜爱和需要的信息,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取所需的信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标题受众”越来越多。二是导向。标题往往要选择事实,揭示和评价事实,自然寓有记者(或媒体)的态度和观点。版面中,对标题的设置(如字号、字体、位置等)往往也寓有立场和态度。三是美化和序化。作为版面元素之一,消息标题可使版面美化,亦可使版面内容井然有序。
1 b; I' e$ h* E' {3 c! m9 b9 U& X0 i0 ]$ u
6 ~% A( X. B1 O O. y) t: j# R# }( f$ I/ @
1、消息标题的类型
2 g. @- E2 M- w8 U e7 n
' J# P& L' S1 r7 s* k. a3 b" X
; }: J; ?) \3 a/ |: B8 F9 u \8 \! l8 ?: s% v. c6 a
消息的标题有主体类、从属类和整合类。
5 W. V# Z7 y, e3 Y4 i1 H6 s, p: H* F* p! f( B. x. q- \
- I+ \# `' `/ }* t- m; M) i y: s: ?! c6 {; r0 W6 J+ H
主体类标题。这是消息标题最基本的类型。包括主题、引题和副题。6 T7 R2 D- X3 V3 z. B* ?$ k" l
x2 \/ U9 a5 X( ^- ? ) M8 ` B& `% B* P
$ | ~% h; m" V* p- _ n
(1)主题又称主标题、正题、母题,它是消息标题的核心部分,通常揭示新闻中最重要、最吸引受众的信息。从表达上看,主题可是实题,即叙述新闻事实;也可是虚题,即评价新闻事实,揭示其意义或隐含的观点。但在单独使用时,应是实题或有叙有议的虚实结合题。如:
& M6 V" U' {. n9 u8 p) _5 Y6 G. ~, C
& g% W& q' L; G
9 z8 G8 C9 R( w6 x b5 s) Z, i
A、榜上无名脚下有路
& b5 ` Z _/ ^9 Q3 h- B% c3 F3 `' f& q# p* V6 W4 Y+ t! P
' B( j. Z" g; @/ A9 m2 L9 k% E
c, [4 Y3 X5 X4 i0 m: Q% C8 G
青工董云峰业余发明获两项专利
1 h& h8 p) {% Y1 F6 s2 r; v$ H; @" l. c% C1 `
" b4 U4 m( s/ |$ V9 T# S. P
& _! \; E+ }$ i' Z; Z3 T
B、严于律已三次让房% a/ I. C2 |* k8 a3 ^
0 d: H; k% o% o" Q M 6 B+ P; d1 ?$ H( [; q5 \8 R) U' w
; P5 ]& M) t. P6 l! S. S$ @' C' M. P
第一个标题中,前为引题,是虚题,后为主题,是实题,虚实结合,受众能清楚地认识事实的意义。若只取前者为主题,受众则会不知所云。第二个标题是亦虚实结合的,可单独使用。( R9 r I4 I$ x3 `; e% i
7 Q4 z( H& f- R: Z3 z: z5 H
+ I! @! N; \/ O9 y/ z
$ `7 c/ m0 Y7 s' T7 K* C 从句子结构看,主题可为单句,也可是复句,通常为一个独立的句子;从外在形式看,主题可占一行,也可是二行或三行,但以一行为主,一般不宜超过两行。3 g- D' R# k* p& K0 h$ _" s/ L" K4 a/ k
. u+ O" c! D9 h
% w0 X. n- y8 D$ n' n
- W1 P2 |; _ A; p& [
(2)引题。又称肩题、眉题。一般用来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揭示意义等。引题一般多作虚题。如:4 `/ B5 m8 J* Z# Y9 B8 k0 p" h3 V
, {' H8 s: ^" H' ^' h: v
, t$ V& Y) N& J, R* h* z: P C) v3 W
彩灯映照笑脸 歌声洋溢大厅2 _6 f( u9 R+ n5 O$ c5 [
t4 `3 A6 g7 \, f
- j- n# F; Z! z* W- B0 @; s. K, ?* q# W5 ]" O
中央领导同志和首都小朋友喜庆六·一6 ?' f m! i; z; j( }. t5 e) b
# r9 \4 ]6 N: ^5 U; ]! R ) P4 Q" p; @5 R# A# f
/ R9 _8 e' _! P' c (3)副题,又称子题,副标题。一般用来补充、注释和说明、印证主题。副题一般多作实题。如:2 w; e; \" `1 ^( e: k& \
9 G8 E4 r( O, s
" ^& @' g$ C$ F7 t7 W/ I, h
4 [. x- S4 q# l 清扫穷角落 同走富裕路! d& ^4 p8 H- a% E' P( N- [
3 ]% h( r8 h4 b" C6 a6 [' q
' u$ w) L9 C" f. ^8 H. [) `
% {. |. f& i0 A- g 无锡县4000多困难户向贫困告别; ?' Z& t+ ?: b, L! ?
# ^6 l+ e, l+ ]7 [ ~ P
( l2 e* g) y: l* i5 Q
% |0 ?& e5 |, ~6 L f$ ?
主体类标题按组合不同,又可分单一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单一型标题无引题和副题,只有主题。复合型标题有主、引题组合,主、副题组合和主、引、副组合(又叫完全式标题)。前两种组合前已述及。主、引、副题组合的例子如:$ [$ t8 R# F$ ^) f5 n% c) x+ ^
( `( c$ t, ^0 C; W( d, I
5 x* C0 X/ U- ]! r
M3 p1 ?& Q; e7 e% q9 i5 L& ^
第一位在奥运会上破举重世界纪录的中国选手& o& N' _; H% K8 P4 n2 Q$ Z7 y
5 d. w- u! k+ p, n# Z! } 7 [2 z4 q0 e, Z; `' x8 R, t% h
& g# ^2 }$ V+ e 唐灵生堪称举坛金刚$ l$ q5 p! ?: n* ?( k: k: C
+ ~1 s, e {% H9 E; i. b- U - C# c: Y- k, p8 b6 q7 T# N
7 i7 U) Q. G4 J% k- j: o" U! h Z
力举 170公斤“忘情”地挺立10秒钟,赢得满堂掌声
) Q# ~1 [) g) U! U6 }. N
0 Z1 f% |0 v& _& D* {1 ? V 6 ?) u( a. H$ ^1 T g0 w7 U
# A/ y: L3 t# e: r G$ R 消息标题除主体类标题外,又有整合类标题,包括栏题和类题;还有从属类标题,包括提要题和分题,在此就不作详述了。% k7 p0 V! w- k2 f) Q c2 y
6 ]( x3 W, S2 G2 c% w8 @
: h1 G* n/ R4 s& A2 J T) n8 F) t0 w& Q3 _! i, D
2、消息标题的制作要求) f$ X6 g4 i1 Y5 d @3 E
6 l9 I5 a6 ?& s1 H
7 I# A& {$ _3 w. @
9 K: A% z5 V0 j 消息标题写作的要求做到准确、鲜明、凝炼和生动。
# a H/ }9 q2 _9 U" R
9 b8 _- o: {1 y0 n! K- g1 u% ] A2 J# Q3 b0 J$ E1 D: I
5 T1 H8 S4 {& R; I$ l8 r. ?, Q1 c! H6 } (1)准确# p5 f) |& t U5 j7 ?0 K
" e3 n9 O q, F( a# P, z ( ^' e& i2 F, c- Q4 k( _
) e" d/ g5 w' ~5 G) D 准确是消息标题写作的最基本要求。一是准确概括、反映新闻事实;二是要准确评价事实;三是运用语言要准确。如:, W3 `" A1 ^/ I7 j3 L* S
: U- C6 X5 w2 ?4 l5 q( u" r: F( J) r
7 ^' C: |! w8 V% _6 g/ m9 P6 g8 m: D7 H
A、武汉出现一内脏裸露婴儿) G6 Q! o) I3 w4 O
2 H8 q X) V6 W U! K, j
& `$ `8 Q3 O6 ?& P; B2 i* G' J* M% V' d) t( v
7 ^5 [4 ]1 O" e7 Z' q( p, S3 I* |3 S 此乃产妇孕期与宠狗接触所致
% y0 C2 B2 ]6 Z# e
# D+ b$ d5 Q- m _( h) { ; ]4 C# k* g8 J+ @0 ^1 L
5 C+ v' P6 c; o6 S. j) M B、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6 h! {+ @! j8 I7 a- @1 E0 M9 A* A% Z- v
9 k4 C& j" w) o3 X" l3 m: a) i' R" _6 h
我校2000余名新生入学8 n" V& `- u1 X! y
! Q1 a u' j: g1 {
" ?6 b8 ~) _$ S$ u* j
8 R- Z/ y$ {" X, D( m
C、不恋“天南海北”主动申请到“新西兰”) L! r5 U% [) Y' V0 c
) Y* O/ s0 _. K* ^
- ?& w1 ~* e3 Q' b b3 |. J
8 I0 m+ u6 s ]3 h. Y8 w" |4 ]! P D、盖俊和女儿结婚不收彩礼
' \& R3 ?+ n0 w4 J% z V0 Y+ s" }, C* f! _+ W6 Q1 @, Q
7 n2 Y: b; c# { [* m
8 P" u8 p1 Y2 |8 Z5 N" k5 F( o 以上标题A为事实概括不准确,因有关专家只是推测与孕妇接触宠狗有关,而并未确证。标题B明显对事实意义的揭示太夸大了。标题C中,谁也想不到“天南海北”是指天津、南京、上海、北京,“新西兰”是指新疆、西藏、甘肃。标题D因一字之差而产生了歧义。* _, }: N/ i) ?
, F1 \4 P1 [$ `( I . | b: q; G3 w9 }
7 D+ r9 z- L5 U0 s8 o (2)鲜明" I2 H4 R/ O- M$ w$ t. K& P
1 ]& G( g9 j) k/ f* X
; m. R# ?6 B3 }" B
' _3 I6 e2 {( z2 s3 W% b 鲜明即指标题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揭示和评价,表现出来的对事实的态度立场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含含糊糊。也包括态度、立场的正确性。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肯定的态度,如歌颂、赞扬、支持、同情等;二是否定的态度,如怒斥、揭露、嘲笑、讥讽等;三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如:
+ C6 o8 O% o7 I8 d5 ^& x8 b* |0 r- A+ ]9 k
* ~. M$ Z" U5 ^+ D9 B" i
$ S( G' F, {; p9 T3 v A、伊拉克总统说伊朗的进攻被击退& |3 Q; w* E4 ]2 s% S$ F
9 A& x6 d3 K5 ]. ?' P
# z" o5 ^) M+ e
4 f- J: B9 \: ^) l, B. Q4 T u, u 伊朗说收复三百多平方公里失地
' X( d( w% o& q- ^5 l- b* Q f
) e4 G, {5 J! S7 e2 V
% R* \9 v, o/ d0 f3 l% ]2 P1 q5 l* X' |$ Q$ |1 a
B、壮哉教师于元贞勇斗窃贼身亡4 { g, v7 i6 N \8 h
8 ^' F8 g/ d; ~7 ^
) L- z3 K3 N$ I) q% t
& g/ x% I( ^) q! c 悲哉 数百围观者竟无一人相助0 H6 j" n z/ F& h, i5 C
% M6 X7 o) h5 _# \( s# j
$ ~, W8 z) O- G) n+ @
2 H/ t" q8 Z# [; A6 \ C、竟敢敲诈两会代表5 t: V% S: ~- \* t L! f2 r
+ m) H- q: b& ?7 _4 M% [- v & ^1 ]/ K5 e- C
: ^: z: l8 F/ B' R
一路边店遭严厉惩处1 q& m# W! z+ w' O/ j
0 n: }: v$ q3 H7 N- y
0 |$ E( [( V$ \. p8 `- b
+ P* Z: F( a6 V! O& t" Q$ F# S D、一位普通工人竟然写出电影剧本2 n7 l" }- ?8 k8 ^
4 _1 l2 X' r" ?' H0 I" f
. [* P- n* h: j4 h, Y5 R u: W
7 L" v+ \* |. B& { 以上标题A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立场,是合适的;标题B对事实有肯定有否定,态度鲜明。标题C则态度含糊,不鲜明。
! t( Y, D* M, @! S4 F3 B6 a6 r8 m- Y$ w1 v9 r5 J
2 l6 u% _/ E( v( e- i0 d9 l6 }3 M( H
6 K" P4 e% q3 V9 V: f: ?
(3)凝炼" r# w3 k& @" T7 S S
+ y4 n8 G: O" C5 e+ ?' z+ e0 O 8 Y5 U* H% ~# t7 v
X; I3 A3 E: Y1 E7 ?
就是要简洁明了地传达出消息的内涵。要用点晴之笔,剔浮词,去空话,以最少的文字传达最准确的信息。试比较下面两个标题:2 S; |& N0 {* X+ K: N" b
4 G* T3 V y& ~+ C9 W6 e/ U , B. K+ s& f c; U: I
: B# @7 }: M8 \/ S1 k A、节省处事经费节省时间精力4 A$ B9 r0 L# _$ J$ }
1 K- ?6 x& E6 z% U! h4 |) X
8 {) A' A* c4 h! [. o+ X# }+ }/ X; Z
我国礼宾改革已有一定成效% ]+ x0 s( r7 G+ c b: T. {. u
, `8 E& L$ w+ x1 L. z
' z& P* n& I, n
( D* q; R0 w8 b: P0 D/ C 国宴规定四菜一汤,仪仗队鸣礼炮使欢迎仪式更隆重. }2 |) u7 ~3 q3 x
7 c" q0 V; j5 Y. } * w/ o+ k! l' [0 h3 `
1 V2 p9 c6 r- M* M, @$ z
B、我国续作礼宾改革" x7 E8 W1 [" ? l- b" c
4 Z5 G" Y; p3 p* T& X* B8 z
# U0 v5 v- g" T8 ^1 m5 v; B! B2 `3 m
国宴实施四菜一汤
2 N/ D d. X8 r$ f' p# R3 ]& t
! m/ @2 t- H+ q' [6 n 3 a; B, f0 e/ E @, a1 Y/ _
0 y; A! }3 Q# @: C0 R: ~' R7 E6 l9 I0 e 以上标题A中最基本、最有价值的信息应是“四菜一汤”,但却被啰嗦的语言冲淡了。而标题B则突出主要信息,要言不烦。% `* |2 y9 _0 z* Q2 x. x$ A
, q0 Q- |2 U1 X* {% S9 ~" @
9 c1 D2 n& v/ a6 {" ]( \: K& Y; X) X0 N; P# V( j
(4)生动
& B) x3 o. b4 t0 g0 d8 o" v) A+ i( k2 P- t
# t& E0 `9 `/ x% @ {1 q
w* Q) Q! y* o4 ~/ v( T S2 n+ _7 m 消息标题要力求以优美的形式吸引读者,故应讲求生动性。方法很多,如运用修辞手法;引用诗词或名言警句、方言民谚等。请看下例:
. Z# Q" n$ B m7 F6 |
: R: R$ x" r" ^1 v' P( ^+ `- { % ]0 w$ @# {, ^" W$ o
( N; b, S7 @' A% M, C6 z: I
A、一窝“油老鼠”落网6 C+ `# [: P5 x. {
( }9 X( _3 h$ l9 @" C' w
$ ]; d; G S3 d8 U
A7 Q$ H, [9 Q, _4 r+ X% ? B、马歇尔歇马华莱士来华/ S6 `% J/ B2 c
' Z; P1 V, P6 s
) |' E5 R" F. w+ {, i' ?' J3 b e, I' q( j5 N! n$ Z
C、工程师三代破屋两间
7 x' l3 S" P( j; R. R' f; V; i& u" k4 _7 @
+ n, \; _- t, R: d1 Q, L5 B3 G* |" R
; @( N8 y E# ?5 T" e 副局长一家新房四套# I Z3 _# k3 v C% |+ m
( p8 ]: O) i4 p9 k3 h : M( L5 h7 k7 ^/ S, G
/ s4 o a6 e1 x/ u$ c9 G5 l
市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竟是“分配基本合理”; F, M4 F2 [- }/ @0 O3 Y
1 z. |' Z; A) k* Q: b' t% W* v1 [# j
2 U6 x5 x, W8 F4 d
3 k- L- p4 x0 j D、会翁之意不在会在乎山水之间也
; Y- H: V' ]( a
; O- H* ~+ {9 V( |! b ^2 b% D: Z + x5 ~5 J7 i: s8 \7 @/ D* c
! s7 z: Z: Z. W4 U: O; ]+ g* C 青岛会议知多少. M, I1 [: c' [
, o3 \# M9 |* f
) V8 m$ H" {3 a$ Y9 ]6 h, D6 V2 A# K! S% H# G3 \
请看会议一览表, }8 _8 M/ x8 k, p# ^1 j
3 j" r% q1 q- o) Q3 u; x% U
- H2 \5 P' `- v8 f
& `# k3 j5 p* p 以上标题A、B、C分别用了比喻、回文、对仗方法,D则引用名言,故而生动耐读。但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恰当、贴切。如“中国黑姑娘远嫁阿根廷”这一标题,看了正文才知是指中国煤炭销往阿根廷,实在牵强。“九辆汽车搞死亡之吻”这一标题,将一起严重交通事故说得如此轻佻,实不可取。1 W3 e. B& s0 V7 Y
: z* j+ D4 @+ m0 @2 q
" r& x9 O' L9 g' J/ h& h" B
$ ]. G: N/ f! W, F4 h) ]) p : A$ x& w v+ t* u
6 t$ e3 R8 y1 w, \! L3 O, I3 g+ E新闻写作知识培训讲义之四
) Z. o2 E! ?( n& T5 K' x# x/ M$ i g2 V8 I e
0 Q6 H& W8 R; c7 S
3 b9 `/ J6 p& U; w- ~1 `新闻消息的结构——倒金字塔式结构2007-09-22 00:14消息的结构通常指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消息的构成,即一篇消息稿内容上的结构成分,一般由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部分组成。二是指消息的结构形式,即作者对已过滤的新闻材料进行总体性安排或布局的方式。
9 Y5 L8 W! x/ C2 }% E# R4 ?5 m0 U9 a, I5 a. l; N
+ v+ Y( D+ |2 E* b
! B7 W2 T) p; |. }" P( t
1、倒金字塔式结构
2 ~4 C g$ ~) W( ~, A, e0 w4 Q
$ W" o6 V0 W; w1 e. L
6 B8 r; N) r3 s. P$ R. s3 e5 S2 [5 t9 ?6 N
倒金字塔式结构是一种头重脚轻,虎头蛇尾式的结构,它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篇首,最不重要的材料放在篇末,从导语至结尾按重要性程度递减的顺序来组织安排新闻材料。它的主要特点是:
/ X! d+ h% z( m4 V3 w P/ J, c a* M5 u1 g3 J/ e
+ L- z$ R; e f& }7 i( k3 T
8 x1 T) y( w7 [) q! o (1)打破了记叙事件的常规,在材料的时间特征上,往往呈现以下公式:9 p1 E, f7 o% K0 e; X/ p# G, h/ X
`8 G4 u4 o/ p 8 S3 @8 `* V0 V% u) J( _6 L; L9 |
1 G" y2 ~, x8 X 首先是“总体性倒叙”。即将最后结果或后发生的却富有吸引力的材料,置于篇首。0 ]/ |1 W6 R6 Z3 i4 }
' E ~, z* H* X+ |- t' a1 O
. m( x0 m: e* l) m- F0 `& w% _! _ L! H) ?& K, ~: t
其次是“局部性倒叙”(即“倒叙中的顺叙”)。即在局部性倒叙中又用顺叙说明过去一段时间内,“开始如何,后来又如何”。
+ p/ v8 E2 ?! _7 e6 r9 x, @$ z1 k0 n; N- R2 f) U# E, ?
6 x2 f5 @/ Z) R+ E% S/ F- G) i' z+ h% R" j q6 j
最后是“总体性顺叙”。即“现在正在如何,进一步又如何”。
, u, H- W2 B& P3 g7 T1 X+ W" ~7 } G& r
/ D9 y* P" n& _( }- @% J
' O4 R& l% u5 Y9 q2 G$ Q% E" h
(2)它按重要性程度来安排材料,决定段落层次的顺序。常呈现为“重要”、“次重要”、“次要”、“更次要”、“补充”、“进一步交待性材料”的顺序。
3 N a: [! [" A! E6 u o
+ T% ]; N4 L. m& m" w
% j }) T) Y; B8 u* Z( U; S- a
9 {- {: ^# F7 H8 i6 ^7 v! v (3)它的导语常是直叙型的部分要素导语,它包含了最重要的事实,又往往具有相对独立性,可独立成章,变成“简明新闻”或“一句话新闻”。* g0 v9 S8 c9 i# y$ e H
! N0 A. J1 _- Z& ]( L7 l
$ o' G5 S" {, S9 E1 d1 r" G5 w: y% S1 d5 p
(4)对事件过程的叙述往往较简略,每段文字都很简要。2 P; K S. e1 g5 ~1 h& @
+ R. H$ i1 @$ G7 j* I+ o0 B
$ P$ ^6 E% y6 J3 T' A7 M5 M- R9 h' Y6 r, N
倒金字塔式结构便于受众迅速掌握全篇之精华,满足受众尽快获取最新消息之需求;便于记者迅速报道新闻,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最先发出去;便于编辑选稿、分稿、组版、删节,如在版面不够时,可从后往前删,无须重新调整段落。但它也易于造成程式化、单一化的毛病,而且,它比较适宜写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突发性新闻,而用它来写非事件性新闻、富有人情味、故事情强的新闻,就不太适合。
$ ?! e% A0 q6 O' Z2 @4 u( p# [/ W) J0 f8 C# E+ o/ T
; O2 R- D: P$ `9 f7 I
5 y1 g* W5 a/ u+ b/ |( l 例如:
" y5 y4 j6 C, u/ s
* S; \0 C% r: k% Y, D: w# f
7 O- C0 b6 ^6 m* ?& _- g( G2 |9 K; C9 C1 E
中新社北京 九月五日电中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从今年开始进行评奖,以后每两年评选一次。
# \( e$ P* N: G1 p4 ?( H" j/ j, `+ {! t/ K3 q/ V
' e8 J+ t+ `1 U! I
8 d6 Z) f4 ^* }. j; L7 A1 h 记者从中国记协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凡在评选年度不超过55岁的中青年专业新闻工作者均可参加评选。评选范围包括正式批准登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新闻时事类刊物和新闻电影等单位的新闻编辑、记者、播音员(包括节目主持人)以及从事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育的专业人员。* P1 k! v( @! R6 a3 l
, J- s( F$ b$ }6 o, H
2 P- v- P7 b+ L- q) n3 x; C
6 U- ^/ Y: s5 R1 ]" Y! Y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最多评选采编人员10名,是否设提名奖待定。评选结果将在明年第一季度公布。2 O H8 B; v" F+ ?; {
/ V( q! z4 }8 c4 ^. D
* d! n& X6 u! E; X4 A! o6 Y6 n1 D. v4 `; X$ |1 ]
据悉,海外新闻工作者参加评选的办法另行拟定。
: v9 A) \# N6 `% _1 i. A7 o [' p9 R( `) {& q5 m7 o" m
2 I5 M; d- j# Q& O( `/ q* u
6 n& L. Y& A9 j6 c. T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主席、新华社社长穆青任评选委员会主任。评选委员会由新闻界专家和知名人士组成。
& b; O1 F8 f, U" b$ T
4 ^5 [& i* I6 P/ h( \1 S
% }& q0 [& w4 ~7 l+ y: @' n( U' q
3 L* W4 ^' k9 Z E2 _+ ]0 {& @+ } , V4 _- O% l( V( I6 S0 R' T
% i/ Q, R4 V6 Y6 Z新闻评论写作四要诀
6 i, {6 L- P! Y) b8 ?" l h' p4 \
$ V1 X ^% J* ]6 _$ {
$ O t: `& p5 \" V$ g& u3 I8 @% R/ e9 o; U* K( [
2007-09-22 00:22 评论是新闻家族中重要一员,是新闻十八般武器中常用的一种。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不仅应该学会写新闻,也应学会写评论。不会写评论或者写不好评论,就不能算是一名称职的记者。
, j! D; ^' [. b
% v: E2 F! o p4 N6 ]) x. G" ` k 新闻评论与新闻消息相比,后者是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则重于叙事;而前者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阐明道理,分辨是非,则重于说理。评论能直接阐明观点,表达态度,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因此,它是新闻媒体的旗帜,是媒体喉舌功能的集中体现。那么,作为记者或者通讯员在写作评论时应注意些什么,或者说,写作新闻评论有那些要求呢?下面结合自已的工作实践,根据自己的学习理解,谈些体会。
( K$ B6 `! x" f+ Y/ M# H- p
* p* w4 S, G+ F* ^
# T7 t& N2 y6 E! V# O& R
% l. ^7 n! K J% D8 Y' X 一、观点要新。
, t+ e3 ~( e. |3 O- A5 V- x) g& L: x; { Y
A, Q- ?1 i7 Q- _ X$ a; I; R
2 |$ H0 \7 g! d2 w/ O
新闻评论,顾名思义,是对新闻事件、新闻现象、新闻背景的评述。通过评论,发表自已正确的立场观点,给人以启示和引导。任何评论都具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其中首要的是选题,也就是论点。论点是评论的灵魂,不仅要正确,而且还要新颖。这就要求评论的选题一定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所阐发的观点一定要新。7 D! U8 A+ f1 ~5 G+ c" {
$ n* V' X" ~. l6 c
' o% T" J1 N/ f3 y
8 Z% }* l0 q' M$ q8 v1 ~ 首先,要有新的见解,新的思路。要善于发他人未发之声,说他人未明之理。选择这样的论题,就会使人耳目一新,对社会也起到教益和指导作用。1992年下半年,批租土地建开发区形成全国的热潮,而人民日报“今日谈”栏目发表了《热中要清醒》的评论,指出那些前来批租土地的人并非都是热心的投资者,其中一些人享受到优惠价格以后再转手,从中谋取暴利。这篇评论透过当时征地热的背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征地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警惕。事实也证明,人民日报的评论发表后,引起不少地方的反思,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防止了那些不良现象的发生。这篇评论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是因为作者敏锐地发现了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苗头性的问题,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时提出自已的正确见解和观点。新的论题、新的观点哪里来?靠的是记者善于观察和思考,靠的是新闻的敏锐性和思辩性。
% g: |& \/ @( i& a2 k
9 d! \( R3 l3 a2 e7 l ! H D m) [& x$ z E
8 ?: a" T8 |) Q1 v7 N) w
其次,要有新的材料,新的角度。写作新闻评论,每篇都要有新见解、新思路是很难做到的。但努力运用新的材料,寻找新的角度,同样可以起到出新的效果。比如获得全国优秀广播评论作品二等奖的《当不上驸马不能不娶妻》,作品针对乡镇企业横向联系中出现的联上不联下,联大不联小的倾向,及时提醒企业要正确对待联合问题,“当不上驸马不能不娶妻”。再如,1988年的获奖评论《莫把“令箭”当“鸡毛”》,就采取逆向思维的方法,寻找出新的评论角度。一般情况,人们习惯用的是“拿鸡毛当令箭”,意思是形容某些人借助领导的权威,把一些小事扩大化了。而这篇评论却反其道而用之,尖锐地批评了那些从地方保护主义利益出发,有令不行的倾向,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 }+ c/ _% l" y9 x, q3 v2 n( H' b8 V2 c3 {: D+ H v, {5 m( n% E
* ?5 Z, w* k% Q8 x
# J8 W7 i; i% p% \# R0 u5 X
二、论据要实。+ N" c+ L, z1 C5 \& V
% @6 j# h& F3 ~! s3 Q4 ~5 K
3 Z9 Y! `0 \$ P5 U! J0 S+ J; J1 O( s% ]# C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实不实,典型不典型,直接关系到整篇评论的基础牢不牢,说服力强不强。因此,对论据的要求要典型、充分、有力,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作为基层的记者和通讯员,应从哪里选择论据呢?2 A1 y1 ?5 k- w, T) d
: s3 P% T3 U$ u1 D6 e
0 q8 [* T% P# c) X" r
5 b: R) ^4 Y7 s' }2 F$ B 1、身边事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典型的人和事,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最具有说服力。比如,获奖评论《“指挥失灵”与“一呼百应”》,就选取发生在农村中的事例作为论据。生产队长从大队开会回来,挨家挨户动员大家施棉花花铃肥,可没有一户行动,生产队长指挥失灵了。公社党委书记得知这个情况后,把社员带到田头,讲解起施肥的科学道理。听了书记的讲解,社员们个个着急起来,争先恐后,忙着下地施肥去了。通过前后事实一对比,告诉农村基层干部这样一个道理: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工作要做到“一呼百应”,就应掌握好“科技钥匙”。* O; W' C* ]( P9 ~" I
# r5 U$ q, C1 A4 h/ _$ i7 y
& u) k A4 e/ O6 K/ q4 p) j2 \* k- J. M' k E" u
5 p; K, }% F; u9 m8 R0 w: [! ]0 [* g5 _- [% I
2、时事新闻。新闻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也可用作论据。比如,《法制日报》曾刊登这样一篇报道,深圳市某工艺玩具厂发生了一场火灾,前来办厂的外商不是妥善做好职工的安置工作,而是一逃了之。根据这一事件,有人就写了这样一篇评论:《对外商要讲两句话》。指出当前有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对外商过分百依百顺,而缺乏加强教育和管理,致使一些外商违法经营,引发出一些社会矛盾。依据这一新闻事实,作者提出了对外商要讲两句话的新观点。一方面对外商前来投资热烈欢迎,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应加强法制教育,要求外商自觉遵守法律,依法经营。: k; T/ S6 p+ P! ~1 A9 ~* x9 @: h! u, b' M' Z
( h. l7 L8 ]: @$ ]
5 V6 A; [+ r8 a) H& B0 C
& x5 @3 x' I f6 }# i7 X 3、社情民意。九十年代初,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社会上出现比阔斗富的现象,人们的精神开始滑坡。据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在全国人大、政协两会采访中,搜集了各地比阔斗富的典型事例,及时采写了《拜金主义要不得》的评论,评论的开头连用六个事例,指出社会上挥金如土、比阔斗富的情况,以及这种现象对人们思想的腐蚀性,号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1993年4月8日早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震憾。再如,山西台的获奖评论《农民要减轻自身负担》,也是根据农村中人情风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抬头,农民因此不堪重负的情况,经过分析思考写出来的。
* j* `2 D. |7 l! V
6 B3 `# q; A# u* y: c* k 2 p! z- B2 I& i: c' d3 m3 n/ N
' P7 ?& a( Z( B3 i 典型而有力的论据不仅为论点的确立奠定了事实基础,同时也为论证提供有力武器,起到增强说服力的作用。
7 K, }3 @4 @( r7 i4 m7 _4 r% x% X& b# H% L% T. [' j: k- N
( {* b6 E! U) G# Y
3 n; Y) q* q' M 三、说理要透。1 M8 ~1 w% v: {) H! } C( n) D6 h
8 y3 ^% N) r) |) T1 s% t
1 ^- H0 @+ i6 \: [ N2 C7 k5 N& q* R7 ^
写评论的目的是要讲清道理,明辨是非。我们所运用的论据都是为说理服务的,不同的论据在评论中起到不同的作用,或劝勉、或解惑、或释疑、或棒喝。事实证明,一篇评论是否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固然取决于论点是否正确、鲜明,论据是否充分、可靠,但光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围绕论点,恰当地安排论据,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即严密的论证。在整篇评论中,论证就好象纽带,把需要的论据围绕论点贯穿起来,组织起来,使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力量。例如,评论《拜金主义要不得》,在例举各种比阔斗富现象后,随即指出,“这种现象已经不仅仅是个怎么花钱的问题,它鲜明地反映出一些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接着指出:“艰苦奋斗、克勤克俭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值得骄傲的美德。”“如今发展市场经济,我们依然必须清醒,人际关系决不只是金钱交换,”“物质和精神,永远是人类文明进步这架天平的两端,失去哪一端,社会都会出现倾斜。”“‘大款’、‘大亨’、‘大腕’们如果能从老秘网歌厅转过身来,看看失学孩子求助的目光,看看农民们的满面尘土,把财富的支配与为国分忧为民造成福联系起来,向他们伸出手去,这才叫真正的潇洒和幸福。”这些富有逻辑性的语言环环紧扣,层层深入,是多么有感染力和震憾力。这就是论证的力量。2 U3 o0 R% X7 r. Y7 w# Y. _. j
|" k* F) F: k: i9 n/ m
( q9 H0 v2 E# Q; S. [( \
6 h5 ~8 l m8 W8 ?' K1 x- ^ 论证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三种。一种叫例证法。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或历史上的经验来论证。例证法是最常用的论证方法,比如以上讲到的《“指挥失灵”与“一呼百应”》,就是列举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通过生产队长的“指挥失灵”和党委书记的“一呼百应”的对比,充分论证了掌握“科技钥匙”的重要性。例证法要求所列举的列子要少而精,所举的例子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第二种是引证法。引用领袖人物、权威人士和党和国家文件中的话来论证。尤其是是录音评论中对专家教授以及有关权威人士的访谈,访谈录音也属于引证。引证方法引用得当,可以增强评论的说服力和权威性。例如,沈阳台曾有一篇获奖评论,题目是《承诺重在践诺》。评论是针对一些服务部门重承诺而轻践诺的现象而写的。评论就是运用一位妇女要求修房的投诉电话,以及记者的层层采访而互相推诿得不到落实的采访录音。一方面是如何提高服务质量的承诺,另一方面是群众的投诉得不到落实,前后几段录音一对照,就产生了强有力的说服力。因为录音真实可信,起到无可辩驳的作用。第三种方法是喻证法。用比喻来论证。这种方法的好处可以使评论增强生动性和形象性。比如,毛泽东在他著名的《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的文章里,把帝国主义比喻纸老虎,形象而深刻地戳穿了帝国主义外强中干的本质。再如,九十年代末,国家实行治理整顿,碰到了乡镇工业企业谁上谁下的问题。如皋有位作者据此写了一篇《渡船超载哪个下》,形象地把乡镇企业治理整顿比喻为“摆渡”,如果相互各不相让,渡船就会搁浅,结果谁也走不了。如此巧妙的比喻,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 D. r3 d8 h/ V; U+ g
: o* L, ^0 @4 h9 \. P* y* Q
; t, P8 N9 l, Y8 @! f0 L& ?1 ]2 a! a1 J3 r: @
这三种是常用的方法,而贯穿这些方法中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概念判断要准确,逻辑推理要严密。如果连话都说不通,理说不明白,那么,再好的论点、论据也是枉然。 P! U) `+ n0 `. b, ]* h
; N6 A/ l2 l! A& L
1 w1 u# x) o1 f' b3 a0 Q U
% }; S6 A3 t2 D/ j1 |( Y m8 { 四、标题要“神”。8 _& ^2 |& S+ H
) q- n! c7 }% ?! t3 C
$ D7 |4 t5 H9 B7 o8 e
/ G. d- M( U; ~) Y1 ^0 \ 评论的标题很重要。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好的标题就等于文章的一半。这里所说的“神”,有几层意思:一是要求标题能最好地归纳评论的精神,使人一看就明白评论的主题是什么样;二是要求标题形象生动,具有吸引力,能够抓住人的眼睛。因此,制作出一个好的标题是评论作者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别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认为,评论标题至少要具有以下几点:& M: \& x: A7 ?' f4 ^. F$ T9 z& W
% [3 | I) E5 I& i- }* D
3 p) @5 \4 L* W# y) x. ]8 C/ e% \
一是要鲜明。评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在标题上旗帜鲜明地亮出来。比如,《拜金主义要不得》一眼就看出评论的立场观点,反对拜金主义,提倡艰苦奋斗。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农民要减轻自身负担》、《千万不可忽视农业》等等。
5 b. S# [ m% p" N# S$ ^) A+ B! M. u3 x% |
% ~1 e" B$ x4 X" {9 Q+ _: {
5 q; X9 g$ J( `0 w
二是要形象。形象的标题往往一下能抓住读者的心。因此,一些作者善于运用俗语作标题,有效地增强了标题的生动性。比如,以上讲的《当不上驸马不能不娶妻》,还有如《鞋子合脚跑得快》、《莫把‘衙门’抬下乡》等,这些标题诙谐风趣,形象生动,很富有感染力。我在写作实践中,也尝到了运用俗语取标题的甜头。比如,我曾写过《不牵心肺怎知疼》、《岂能听到哭声就喂奶》、《张开五指不如捏紧拳头》等评论,成功之处很大一部分在标题。
( j$ {8 M( T- E+ F0 O$ c; j% w2 P R0 z
; q) _' v6 a7 q; C. z
% i/ \6 m% G5 m# y9 Q9 L
三是要生动。评论标题切忌平淡无味,要有召唤力。比如,《变‘口号农业’为‘实力农业’》,《莫把‘令箭’当‘鸡毛’》,既简洁明快,又很形象生动。这样的标题就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6 A! s4 l" ~; o6 V
% U/ D `' [# N; z8 u; w
( x2 D" e: A- h7 B. L; ]& c5 D" \, d* r4 f! g: _5 o7 a" ?! H
最后,再简要讲讲对评论作者的要求。
9 ?$ d5 M% l- _3 |, S8 P& @5 C6 x
( o# p( q8 S( Y( {9 S) Q
_1 o2 ]" m( j. j; c$ }) p! e2 x 第一,要有较强的思想理论水平。作为一名评论作者,应随时关注国际国内的大事,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这样,你看问题的起点高,分析问题更透彻,也才能及时而准确地抓住一些新论点。
# r, b8 z( }. k; H# k, t0 L1 R. u% K7 w+ L% r o( {9 a
" d$ R- }% m+ L5 y1 M4 ^" |
8 ?9 U9 A7 r) z; m* {+ m
第二,要有较强的分析思考能力。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新事物、新情况不断涌现,情况又错综复杂,这就需要作者冷静思考和分析,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寻找事物的本质。这样,写出的评论就有思想理论的深度,常发他人未发之声。
# x8 Z$ r8 d. j7 f: G/ X2 i6 W. n* ~& H. D. S: M1 R/ R
1 \) n" s5 m ~# X3 y1 w$ x
0 x* I9 S5 d' r5 x5 K% P$ C 第三、要掌握评论写作的技巧。评论写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因此,多写多练才是提高评论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n: X) g& d; B, @
9 k( q ?6 N8 c' u! D- |.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