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写不好的主要原因是才力不逮。不是茶壶里煮饺子,里面有倒不出,而是竹筒倒豆子,“哗”一声没了。所谓江郎才尽,黔驴技穷,正是这种窘迫状态的写照。读书与写作如同连体儿,难以分开。书读不好,文章就做不好,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和起码的常识。 ( n" W0 q: @6 f $ y+ @7 P2 o1 @( @. r; y4 f1 ~ 所以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祛除浮躁心态,静下心来去读书。好的书籍具有不朽的性质,她又是我们与古今中外贤达沟通的最便捷的途径,我们读书实际上就是与贤达圣人亲密接触,“日与圣贤伍,终听凤凰鸣”。读书确是一件很惬意的事,现代大学者、大作家钱钟书的夫人,同时也是著名作家的杨绛女士说过这样的话:“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 # b5 S+ H' j+ H. h 4 f$ l. _4 O( D6 z" [' l
读书除了是一件很惬意的事之外,我们更应理解读书的重要性。著名作家李国文如是说:“我的最大快乐就是读书写作。我看世上最有用的是文化,文化是谁也夺不走的。你有财富,可以一夜之间变成穷光蛋,你有官位和权力,人家可以一下子把你撸到底。只要你肚里有学问,就是剥夺到零的程度,嘿嘿,他也别想拿走”。这里不仅讲到了淡泊名利的问题,也道出了读书的深刻意义。* q+ H. h R/ J7 z
3 q2 ^/ S0 `& J% y. I( r 当然选择读什么样的书,这也是不可不认真对待的问题。我们须多将眼光投向经典,去读“看家”的书。如何进行选择?有君如斯说:“出版一年即成明日黄花的书不值一读,出版三年至五年识见犹存的书不妨一读,十年间再版的书可以细读,三十年历经不衰的书足以拜读,一百年湮没不了的书当置于案头常常心读也。”此乃语重心长告戒之言,可作读书之座右铭。! b7 e/ Z. }% ~
/ R2 Q* r- L# a' C! [- q
再说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