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个“禁令年”。从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再到多部约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各项行为的具体“禁令”,公务员们工作生活被改变了。现在,公务员开始感叹“为官不易”了。不少公务员在失去隐性收入后,正在考虑离职转型。1 h! s8 p, z" q
: j* a% s. o4 {3 G
“转型”绝对是现在一个热词。有太多传统行业都在经受着互联网、物联网潮流冲击,在更加开放直接的市场环境下,无数职场人生也都面临着改变。不必讳言,受这种冲击影响最小的,本应是那些拥有体制内身份的人群,特别是公务员。没想到,连公务员也在喊日子不好过了,也在谈“转型”了。
4 w: V! ^7 Z+ l% K4 ^: h* A/ [: ~0 E; y: m- s9 H2 A. H
在一个机关人事臃肿的年代,在一个政府机构充斥冗员的年代,公务员如果真的选择辞职,远离仕途,进入市场打拼,我觉得,这完全就是好事。不论对政府,还是对市场,这都有利于盘活人力资源。问题是,这样的“转型”,理由也太不体面了。很多考虑离职的公务员,原因竟然就是“禁令”灭掉了他们的灰色收入,收不到各种礼金购物卡,日子变得不像以往那么滋润了,于是,觉得这样的仕途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 Q( A- T2 U! }, p( F" F1 o) F: s p" h) n: y
毫无疑问,这种情况说明,长期以来的中国仕途潜gz,已经改变了无数公务员的人格。不是现在公务员的日子不好过,他们工资待遇福利也根本没有被缩减,而是过去“吃卡要拿”的机会被剥夺了。换句话说,是有些公务员不能适应正常的干净的仕途环境,觉得在酱缸污浊中自己才可以如鱼得水。从这个意义讲,我特别想大喊一声,赶紧辞职吧,那些受不了“禁令”的公务员们。
" }6 z, r0 Z0 \* v8 U5 _. z0 W5 d; p7 |0 J- e
在我看来,这种受不了“禁令”的公务员选择下海,结果也会被呛得难以呼吸。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政府和市场,绝对已经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环境,在这两种环境中,职场人生也必须面对不同的生存法则。尽管权力之手曾无数次伸进了市场领域,干了一些原本不应该干的事。但是,让政府的归政府,让市场的归市场,也越来越成为时代共识。“禁令年”的企业送礼金额普降,无数老板为之笑逐颜开,就是明例。
0 t# k6 ?3 G7 A2 H, p# d/ g) V6 y, ?' Y
这就意味着,那些受不了“禁令”的公务员,如果不能改变自己曾经被仕途扭曲的人格,不能把市场的自由竞争意识当作职场的信仰,那么,他们就注定成为在仕途混不下去,在市场更呆不下去的“两弃群体”。所以,我以为,那些想离开仕途的公务员,要想实现成功“转型”,首先还是要解决好自身价值观问题。6 }) b) {: ~- T# p4 ~ S) w
w2 g0 B9 g9 e1 O4 j( p 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些年,无数中国人都把自己的职场人生放置到“仕途”和“市场”的两难选择之中,在这背后,说到底,也还是缺少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表现。有无数人在向往体制内生活,不惜花费巨资去购买一个体制内身份执照。同样,又有无数人在挤破头才挤进机关之后,梦想碎了一地,不能适应机关的话语色彩,不能习惯机关的工作作风,不能接受机关的论资排辈,在痛苦中被磨去个性、锐气与棱角,在狭窄的升迁通道,觉得自己人生被卡在机关里了。
2 n# B7 {% W. ?
$ Y5 q: G# q# J7 k" B5 Z 可以说,在政府和市场之间,无数人都在经历一种“围城人生”,在外面的想冲进去,在里面的想挤出来。冲来挤去,都为利往,根本原因,也就是没有去梳理一个自己的价值观。是的,价值观是个看上去很“高大上”的命题,是无数人现在已经不屑于去剖解的命题。可是,就算你不关心价值观,价值观也一定驱动你的人生。说得最简单点,你要当官,丢掉“为人民服务”这个让很多人感觉很俗很土的信仰,以后人生很可能就会踩进泥潭;你要经商,如果你没有自由精神,没有平等意识,没有公平理念,就不会按照市场自由竞争的法规,就很可能走歪门邪道,最后也只能遭受市场的惩罚。
5 |2 ], o0 L( Q( z B- Q. j, c" ^, ?* D/ n! H% r
所以,对于那些受不了“禁令”试图辞职离开仕途的公务员们,我觉得,现在还是去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好好纠正一下自己被扭曲的人格。否则的话,在下一段旅途,一定还会因为混沌迷乱价值观,让自己的人生走向歧途。作者:单士兵
% v) ?! f$ }% J; c3 y3 W/ b% x* Y" O'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