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社区服务] 市农村建立“三助”康乐点养老服务模式调查报告

[复制链接]
决策参考 发表于 2014-10-29 07: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当前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村空巢老人的热切期盼。永安市农村建立“三助”康乐点养老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养老服务的机会,这种做法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对此,7月份笔者陪同永安市老龄办主任张德平,先后对3个乡镇街道的龙岭、观城、延爽、新冲、上吉山、蚌口、内炉等行政村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印象感触深刻,现就办好农村养老问题加以研究,供涉老部门及社会各届参考。
    一、基本情况
    2009年至2012年,用4年时间,永安市社区居家养老实现了全覆盖。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推动下,三年来,永安市从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立新型农村养老制度出发,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参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做法,通过开办老年互助食堂、增设照料订位,加强日间照料功能,建设农村空巢老人“三助”康乐点,开展适度集中互助养老服务,为空巢老人提供吃住、学习、健身、娱乐、康复等服务。既提供日托照料服务,也可以为空巢老人提供长期居住互助服务的选择。目前,全市已建和在建的“三助”康乐点共计41个,已建成投入使用的38个,设照料床位171张。有开办老年互助食堂的“三助”康乐点有14个,入住空巢老人109人,如今,这组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永安市委市政府把农村“三助”康乐点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服务业重点项目之一。通过永安市老龄办在调查总结的基础上,制定了《永安市农村空巢老人“三助”康乐点建设指导手册》,指导农村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及时总结推广典型。2011年,全市农村建成8个居家养老服务站,2012年3月通过召开现场会,积极推广罗坊乡吴坊村和小陶镇麟厚片建设“颐老乐园”(2013年全市统一称为“三助”康乐点)经验——开办老年互助食堂,提供住宿、娱乐等养老服务,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安全巡视和精神慰藉等问题。
    提供经费保障。2013年7月1日,永安市委书记黄建平同志到吴坊调研,详细了解“康乐点”的运行管理,对吴坊村开展互助养老模式给予充分肯定,要求罗坊乡全面推广。10月8日,黄建平书记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部署,要求在有条件的村开展农村空巢老人“康乐点”建设。同时,要求分管副市长亲自落实,年内各乡镇都要建立一个试点示范村。11月19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提出建设实施意见,会议决定成立市农村空巢老人“康乐点”建设小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成员由相关部门组成。对每个示范村补助5万元。市财政预算安排补助资金65万元,采取以奖代补形式。今年3月,全省老龄办主任工作会议在永安召开,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了西洋镇蚌口村、燕西街道上吉山村“三助”康乐点。
    试点村工作主动。把村部或将当地小学空房,让出来办“康乐点”。办食堂不收水电费,食堂蒸、煮、炒等家用电器由村负责购买,开办时,所在的乡镇领导、民政、卫生、计生等部门上门赠送大米、油等食品。值得一提的是西洋镇蚌口村新上任的党支书罗仙旺,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是拆掉祖宗房建“三助”康乐点。没有村财收入,他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把建设任务分解到村两委成员身上,2013年6月开会,8月动工,11月18日一个拥有290平米的“康乐点”建成,室外160平米广场供老人文体活动。“康乐点”建设用去26万元,其中的20万元是从市民政、老龄办、镇政府等各有关部门争取的。在现场,我们看到互助食堂、宿舍、卫生所等生活设施,室内电磁炉、电冰箱、电脑、电视机、图书阅览室、棋牌室等设备一应俱全。村里老人天天有人前来下棋、看书报、聊天......。为了加强管理,村老年协会组建了由12人参加的老人志愿者,每天轮流开门值班、煮饭,提供茶水,打扫卫生等服务。在永安城里开美容美发店的本村年青人每月的最后一天回村里免费为老人理发,团支部义务承担用电线路、自来水管网维护。蚌口村的做法,《福建日报》2014年5月1日第三版做了专题报道。
    康乐点就是我的家。“这里生活安排很好,每餐最少也有三菜一汤,荤素搭配,营养合理,每天费用一般为5元钱”,这是上吉山康乐点85岁老人陈永芳如是说。她有5个儿子,在外做生意,丈夫去世多年,一个人也要煮三餐,年纪大,经常为三餐发愁,煮一餐吃一天,生活不正常,一个人在家孤单。自从村里办起了老人食堂后,她天天生活开心,人多热闹,伙食比家里办得好。这个村五保户刘如龙的房间地上铺得是木地板,床铺是新式的床,室内电视机、洗衣机、电饭煲等生活用具齐全,他说“这里就是我的家”。在食堂用餐的,每天都保持在15人左右,老人之间关系融洽,工作主动、分工协作,家里有好吃的都拿到食堂与老人分享,陈兴菊老人还把自己的土地让出来,组织老人上地种菜,既节省食堂开支又改善老人生活。
    二、存在问题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三、几点建议
    1、要继续坚持宣传互助养老的“三助”原则不变。要通过不同场合、对象,采取不同形式,大力宣传家庭成员自助、老人之间互助、社会方面帮助是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重要渠道,要全面考虑统筹解决。要反复讲清“三助”责任的内容含义:家庭自助即依托家庭成员的赡养义务,“空巢”老人尽其所能解决自己生活起居问题;老人互助开展搭伙入住共同生活,“空巢”老人各尽所长相互帮助解决生活照料问题;社会帮助即组织社会资源和志愿者帮助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问题。“三助”康乐点采取“三自”(自愿、自费、自担)进行规范运作。自愿申请即老年人自愿申请搭伙入住共同生活;费用自理即老年人搭伙入住生活费用自理;风险自担即搭伙入住的老年人责任自行承担。制定规范管理指导手册,食堂、住宿、活动室、卫生、作息、助老服务等都建立信息管理制度,欢迎家庭和社会的监督,子女要经常过问关心父母在“康乐点”的生活情况,不能不闻不问,一送了之。
    2、要拓宽自保自养的渠道。在实践中大力推行养老保险制度和发展老年福利基金。要本着“政府补一点、集体出一点、个人交一点”的原则,根据农村人口的现状特征,筹措资金发展养老保险和老年福利基金。有条件的地方,争取侨胞、台胞、企业家等社会名流资助。也可以发动会员自我筹措或者通过村集体经济划拨等形式。创收基金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面向老人的“互助、互济”为准则,成为农村养老保障的一种有效补充,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能力和后劲,从而推动加快建立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
    3、要从实际出发,提高服务老人的能力。要因陋就简,不搞高档装修,不用高档家具,要体现安全、适用、方便,适合老人生活就行。在服务内容上突出“空巢”老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安全保护外,要让老人享受到医疗保健、文艺生活等其它服务。要整合卫生服务机构、乡村文艺的资源,在三助康乐点设置老年康复家庭病床和医疗室,定期向老人演出文艺节目,使老人减少寂寞,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从真正意义上让农村老人在家门口享受到“养、医、乐、学”的各种养老服务。
    4、加强村老年协会的建设。村里已把关心老年事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老年协会要继续做好加强服务老人的管理,特别是要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养老互助小组。同时,老年人要主动关心村里集体公益事业的发展,带头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为村里的发展当好参谋助手作用。尤其是要发挥老年人阅历深、经验丰富、有专业知识的特点,为村里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余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吴刚毅 蒋丽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9粉丝

50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