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浅谈“官样文章”写作

[复制链接]
甘棠居士 发表于 2015-10-18 07: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最近,有些朋友给我发来信息,问我怎样写好“官样文章”?尤其是如何为领导干部写好讲话稿?其中有一位博客网友告诉我,他为某“一把手”写一篇大型会议的动员报告,一周内写了三稿,领导仍不满意,弄得他焦头烂额、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0 v% [" q8 b+ X3 n8 K, I2 H
. M4 r- E; y- M9 _6 Z3 S
       听了这位朋友的陈述,对于从未做过秘书工作的我来说,只能表示同情和理解。但作为百度网友,又同为国家公务员,我只能结合自己在有关会议上的讲话体会,向他提出来四点建议:第一、要对会议主题、会议规模、参会对象、会议要求等基本情况全面了解;第二、要对会议主题的相关政策、法律依据、上级领导的讲话精神等情况基本掌握;第三、要对该领导的讲话意图、工作作风、思维方式、基本特点准确掌握。第四、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富有出创新精神的观点和要求。第五、要避免语言拖沓,切勿花里胡哨。
( l+ b6 U( q0 y7 [0 R1 w& T( {7 Q- H( g* \- [5 I
       今天早晨,我又收到这位朋友发来的信息,说他的讲话稿终于大功告成,顺利通过。在这里,我感谢这位朋友对我的信任,更感谢他让我分享了他成功的喜悦与欢乐。
  t! @( d) n1 G* @3 J
/ w/ D- {6 x( j0 q2 S! T; e

# z' T, D. S  |9 Y& N, a       我想,对于我们经常与公文打交道人来说,无论上平时写博,还是还是写“官样文章”,要练好几个基本功:   
- F  T# u6 V' X
1 t6 e0 ?" z4 j- o3 i       ——功夫在平时,闲在不闲间。

& B5 h5 I. q- Q* B* w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打战如此,写文章同样也是如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平时的日积月累,且储备不足,肚子里没货,一旦触及文稿,就难以完成工作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一篇讲话稿的写作,并不是从接受任务这一刻才开始的,此前的一系列日常工作都属于酝酿准备阶段,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对一个优秀的秘书而言,秘书工作辛苦,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秘书工作轻松,也体现于其中。因为平日花了功夫,关键时刻就能从容应对,显得“清闲”,反之,平时积累不够,面对文稿则会一筹莫展,折腾来折腾去,总写也不对路。
1 L9 Q- {" l" R: b' o: w
1 L5 K  [" t5 h5 M' m       平时的积累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 @) V: w: f2 E& K' R& c       一是阅读文件报刊。广泛阅读文件报刊,有助于及时领会上级精神,学习外地经验与做法,把握上情、了解下情。目前已步入网络时代,要学会利用网络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平时要善于作笔记,把有价值的信息摘录下来,以备将来拿来为己所用。我又一个习惯,喜欢把报刊杂志、书籍、网络文章的好的精髓收藏于我的第二空间(设为私有),以备借鉴参考。
- {  |# Z& ~1 c3 u4 u$ r- v       二是深入调查研究。领导讲话稿是对当地工作的要求、布置,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突出针对性。调查研究是谋事之道、成事之基,要掌握本地实际情况,并随时记录下来。要围绕上级精神的贯彻落实和本地重点工作,深入基层调研,并形成理论调研文章,其中的素材在今后的讲话稿中常常能派上用场。
  l  ]) Q" H& o8 c$ n9 N       三是学会“听会”。讲话稿如何把握领导的思路,贴近领导的意图,“听会”是重要渠道。实际上,领导在大型会议上所作的讲话,往往是前一阶段点滴观点的“集成”,而这些观点主要体现于平时小型会议领导的即兴讲话中。要善于在“听会”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记录下来,有些具有较大利用可能性的内容予以标注,以便需要时及时、迅速地查找。' |* V: S" y% a5 T+ [: F) y
       上述工作做好了,就为既快又好地写作讲话稿奠定了坚实基础,稿子不仅有望早日拿出来,而且比较容易实现上情与下情的结合,创造性地落实上级方针政策,正确体现领导者的意图。    & Y: N6 R1 R0 c( @3 R& q8 s2 {

! z* \. e+ |) w3 g       ——前开后聚合,放收两相宜。
+ G7 k+ {( D% T. {7 x
       任何文章的写作都有两个运思过程:即起笔时的发散性运思和定稿时的收敛性运思。在面对讲话稿时,必须要根据会议主题、讲话场合、参会对象、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大胆地“放”,打开思路,将与主题相关的讲话观点及相应素材全部罗列进来。这些内容准备好了之后,接下来就是予以整合,紧扣主题确定可用的材料,并按照一定的布局形成写作提纲,作一些展开即成为富有条理的文章,这个过程就是“收”,也是正式行文。+ o2 l& J0 w8 v: y9 R) C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这是不错的。但是,写作大体上还是有一定的规律,这就是所谓的“文章无法又有法”。讲话稿的结构,一般有两类:9 Y) X6 |' L5 m7 i
        一是“3W”承接式。也就是“官样文章”经常运用的那种套路,即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怎么做(how),也就是重要性、具体措施、保障条件。比如一篇谈领导干部事业心的讲话稿,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是对每一个领导干部最起码、最根本的要求,是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第二层是“强烈的事业心,最终要体现在励精图治、加快发展上”;第三层是“增强事业心,需要加强学习和党性锻炼,需要营造干事业的良好环境”。这是最为常见的三段论模式。& {! E4 e* S& h0 v6 {( _
       二是观点并列式。即以几个并行的观点统领内容,组合成篇。比如一篇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稿,分别从科学发展观的四项内容,即“发展这个第一要义”、“统筹兼顾这一根本要求”、“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的统一”四方面展开。“放”和“收”是辩证统一的,只有“放得开”,才可能有话可说。“收得拢”才能说所当说。一“放”一“收”,是讲话稿写作中必须认真把握的两个过程。( v' b4 B9 R6 u7 v( v* }/ A# H
       “官样文章”(机关文书)的结构,大多采用“总分总”结构形式,如果你能熟练掌握该结构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在机关基本上能登得下来。   
# h+ b* `7 i  G7 l
8 j0 e, n4 C' y        ——不厌百回改,千锤始成金
  |0 ?7 t: t) I  Y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翻来覆去多打磨打磨,才能臻于至善。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韩愈“唯陈言之务去”、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等,仅唐朝就可找出如此之多有关选词炼句的经典名言,可见写文章是要舍得下力气锤炼的。6 J% ^) x/ C/ U5 @. y( _+ g0 N5 C5 c
       如何改文章,对有些人来说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对写作者自身来说,自己的文章要让自己看出问题来,并进行纠正,还真是不容易。笔者认为,在修改过程中,不妨从“五看”入手,静下来看一看,潜心揣摸,反复敲打。
' u) a, @: c0 ?  }9 X" X- ~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6 \' E0 I, V0 \' F9 _8 v1 @4 R5 H
 

精彩评论5

正序浏览
雪域之路 发表于 2015-10-18 11: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谢谢老师的指点,期待下文
 
yun2601 发表于 2015-10-18 16: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翻来覆去多打磨打磨,才能臻于至善。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韩愈“唯陈言之务去”、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等,仅唐朝就可找出如此之多有关选词炼句的经典名言,可见写文章是要舍得下力气锤炼的。
 
学无止境呀 发表于 2015-10-18 23: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改文章难,写文章难,看文章难,
 
守拙归田园 发表于 2015-10-19 08: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学而不思则罔,做笔记很能提高能力
 
红苹果米粒 发表于 2015-10-19 09: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居士是高手,至少在花样文章中浸润了十几年,经验丰富,笔法老练,感谢赐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