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c* F1 G* T' y. z; u一类是大事、要事。这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国内的和国外的、本地的和外地的、物质文明领域和精神文明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成果和重要经验教训等。比如,儒家思想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继其精华弃其糟粕?延安整风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我们今天怎样用整风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汲取?政治、哲学、经济等各种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谁?哪些研究成果值得借鉴和运用?要回答类似这些问题。往往也离不开知识的积累。) G) }& I- @* p. H3 w& x
- v9 u( ]5 g8 p5 g一类是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经验。改革和建设事业要向前推进,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发现和培植典型,离不开经验的积累和推广。反映在文稿写作中,领导讲话、调研报告、工作总结和汇报材料都离不开典型经验,通过引用典型经验激励先进、阐释观点、启发思路,提出任务和要求。因此,文秘人员平时要注意利用读书看报、调查研究等各种形式、各种机会发现和了解典型,包括地点、人物、事件、成果、主要经验及有关数据等,都要记下来,以便起草文稿时运用。6 x, f" C' U# o7 J. [# [
% z; |# m ?# C: X# w
一类是基本情况和工作运行情况。基本情况指的是一个地方的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土地面积、地理特点、人口、资源、机构编制、风俗习惯、发展水平等方面的情况;工作运行情况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各项工作进展到什么程度,有哪些成绩,还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经验和教训等方面的情况。这两方面的情况都是起草文稿经常要用到的,其中还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强记。平时不积累,临时翻资料,势必降低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优秀的文秘人员,理应熟悉全面情况,紧贴改革与发展的脉搏,当好领导的“耳目”和助手。有些文秘人员由于重视积累,不用翻本子就能把本地本部门的情况说得明明白白,这不仅大大有利于写作,而且在某些重要场合能为领导“解围”。能达到这种水平,当然难能可贵了。 ' ~$ J/ r9 _# F$ _- ^7 `+ Z& G! f8 L( W2 @% L9 Z$ f6 x
值得积累的知识当然不止上面这些,还可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和个人兴趣爱好,积累其他有关方面的知识。知识无疆界,积累无止境。积累资料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可以用笔记本,一个本子积累一个方面的资料,以便查阅;可以用卡片,随时摘抄,归类存放;还可以用剪贴的方法,整理成为报刊辑要、佳句集锦之类的东西。积累的内容当然也可以有所侧重,综合部门的相对要全面一些,专业部门的相对要集中一些,各人在求“通”、求“专”方面又可以有不同的积累方法。总之,怎样有利于增长知识、做好工作就怎样积累,惟一不可取的是偷懒省事,无所用心,视积累为额外负担。 ' _( C5 }; P& Y* { ( r8 h3 s5 I. R f0 n6 ?7 _无论学习还是积累,都要有海绵吸水一样的态度、钉子一样锲而不舍的精神、积小流以成江海的耐心和铁棒磨成针的韧劲,做到“四博”:博览群书,博闻强记,博采众长,最终达到博学多才。有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所追求的正是“厚积而薄发”,不“厚积”则无以“薄发”。更何况,秘书部门本应是人才荟萃、藏龙卧虎的地方,每一个有志成才的文秘人员,都应通过学习和积累,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的富翁”。 4 z* r0 Z6 I7 ]9 q7 ~ 1 _ b0 e F+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