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在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会上的发言

[复制链接]
释然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同志们:

今天,我们利用县政府常务会议契机,专题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分管财政、发改、机关事务等工作的常务副县长,我结合近期反复研读《条例》原文、深入基层调研以及日常工作中的观察思考,谈三点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深学细悟,在思想认识上再提升——从“字面条文”到“政治责任”的深刻转变

初读《条例》,我曾认为这是规范机关日常开支的“操作手册”;再学《条例》,逐渐体会到这是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制度安排;深学《条例》,更深刻认识到这是回应群众期盼、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民心工程”。

记得去年底,我带队到乡镇调研民生项目时,有位老党员拉着我的手说:“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但有些干部下乡调研,车接车送、层层陪同,村里摆的接待餐比过年还丰盛,咱老百姓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句话像根针,扎得我心头一紧。《条例》里“简化公务接待”“严格控制陪餐人数”等规定,不正是要从这些“小事”入手,把党和政府的“紧日子”过成群众的“暖日子”吗?

再看我老秘网县财政数据: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行政运行经费占比虽较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但仍占18.7%;个别单位存在“重申请、轻管理”的现象,办公设备更新周期短于规定年限,个别会议室装修标准偏高。这些数据背后,反映的是部分干部“过紧日子”的思想还没真正扎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条例》不是“软约束”,而是“硬杠杠”,必须从政治高度认清其重要性——节约的是财政资金,维护的是党的形象;反对的是铺张浪费,密切的是血肉联系。

二、知行合一,在实践路径上再聚焦——从“制度上墙”到“落地生根”的精准发力

《条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结合我老秘网县实际,我认为要重点抓好“三个结合”,让节约理念贯穿机关运行全过程。

第一,把“过紧日子”要求与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结合起来,算好“三本账”。 第一本是“民生账”。今年我老秘网县民生支出占比要保持在80%以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比如,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我们取消了原计划的“景观围栏”预算,将节省的120万元用于加装电梯和无障碍设施,群众满意度从78%提升至92%。第二本是“统筹账”。针对部分单位“各自为政、重复采购”问题,我们正在推动“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共享平台”建设,目前已整合办公设备2300余台(套),预计年节约采购资金150万元以上。第三本是“长远账”。严格落实《条例》中“严格控制和规范庆典、论坛、展会等活动”要求,今年全县性会议同比减少28%,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的会议占比达65%,既节省了场地租赁、材料印刷等费用,又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时间抓落实。

第二,把“厉行节约”要求与转变工作作风结合起来,抓牢“关键点”。 一抓“舌尖上的节约”。我老秘网县机关食堂过去每天产生剩餐约120公斤,通过推行“小份菜”“半份菜”、按需取餐、公布每日菜单等举措,目前剩餐量下降至35公斤,厨余垃圾处理费用减少40%。更重要的是,干部职工的节约意识明显增强,有位老科长跟我说:“现在打饭都得掂量掂量,生怕剩饭被同事拍照发群里‘曝光’,倒逼自己养成好习惯。”二抓“车轮上的节约”。严格执行公务用车“一车一卡”加油制度,建立“里程+油耗”双考核机制,今年上半年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同比下降18%。同时,推广“拼车出行”,对同一方向、同一时间的公务活动实行统一派车,仅6月就减少出车次数52次。三抓“会议活动中的节约”。修订《全县性会议活动管理办法》,明确“能不开的会坚决不开、能合并的会合并开、能开视频会的不开现场会”,今年“七一”表彰大会原本计划租用酒店礼堂,经讨论改为在县文化中心召开,节省场地租赁费用8万元,还减少了鲜花绿植、背景板等一次性耗材使用。

第三,把“反对浪费”要求与强化监督问效结合起来,用好“指挥棒”。 监督是制度落地的“保障线”。我们建立了“日常督查+专项检查+群众评议”的立体监督体系: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每月抽查各单位办公用房、设备使用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超标准配备、闲置浪费等问题;县纪委监委将《条例》执行情况纳入巡察内容,今年已对3个单位“公务接待超标”问题进行通报批评;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开设“节约随手拍”专栏,鼓励群众对铺张浪费行为进行监督举报,目前已受理群众反馈问题17件,整改率100%。同时,将节约成效与单位年度考核、干部评优挂钩,对连续两年节约指标达标的单位,优先安排项目资金;对因管理失职造成严重浪费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常抓长治,在长效机制上再完善——从“短期整改”到“常态保持”的系统谋划

厉行节约不是“一阵风”,而是“持久战”。我们必须跳出“就节约抓节约”的思维定式,推动制度建设、文化建设、能力建设协同发力,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文化。

一方面,以制度创新补短板。 针对《条例》执行中的“模糊地带”,我们正在研究制定《本县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施细则》,重点细化“公务接待标准”“办公设备更新年限”“会议活动经费限额”等具体指标。比如,针对“调研陪同人员过多”问题,明确“县级领导调研,陪同人员不超过3人;科级干部调研,陪同人员不超过2人”;针对“电子政务建设重复投入”问题,规定“新建信息化项目需经县大数据中心论证,避免‘信息孤岛’和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以文化浸润树新风。 节约不仅是制度要求,更应成为价值追求。我们计划在全县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通过举办“旧物置换市集”“节约故事分享会”“厉行节约主题书画展”等活动,让节约理念融入干部日常工作生活。特别要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作用,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签订《节约承诺书》,在公务接待中主动拒绝高档烟酒、礼品,在办公中坚持“人走灯灭、纸尽其用”,用“头雁效应”带动“群雁齐飞”。

再一方面,以能力提升强支撑。 节约需要“巧功夫”。我们将加强对干部的节约技能培训,比如组织“绿色办公”专题讲座,推广无纸化办公、双面打印、废旧纸张再利用等技巧;开展“节能降耗”竞赛活动,鼓励单位在节电、节水、节材等方面探索创新。同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各单位节约成效进行评估,引入“能耗定额管理”“成本效益分析”等现代管理方法,让节约工作更科学、更精准。

同志们,《条例》的贯彻落实,检验的是我们的政治担当,考验的是我们的为民情怀。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始终牢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让我们以《条例》为镜,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紧日子”的“减法”换取民生福祉的“加法”、发展质量的“乘法”,为我老秘网县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20粉丝

740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