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2015年度工作总结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2015年,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紧紧围绕“工业强镇、农业稳镇、生态兴镇、依法治镇”的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基本情况
固定资产投资超额提前完成:2015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1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37.2%,同比增长11.5%,提前两个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016元,4034元,同比增长16.7%和16.9%;2015年财政总收入达到1593万元,同比增长7.5%。荣获两顶含金量高的“帽子”:成功创建了省级生态乡镇、省级标准化财政所。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年以来,我们主要突出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项目为先,基础设施建设开创新局面
以“工业项目促转型、农业项目稳增长、民生项目惠民生”的思路,突出项目引领带动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行新农村。更加宜居。投资100多万元完成上、下柏两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完成香炉畴、桑梓头等村2万余人集中供水工程,进一步解决了饮水问题。农村电力完成近30个塔区的线路改造,架设30万千伏高压输变电线路11公里,进一步解决了用电问题。投资300多万新建了**卫生院主楼及附属楼,进一步解决了看病难问题。投资100余万,新建柏万城集市1座,提供铺位100多个,解决了马路市场问题。更加宜业。投资2500万元完成了柏万城肉牛养殖基地建设,新增了就业岗位。投资3400万元完成了**维恒页岩砖厂改造升级,改善了就业环境。完成了东舂河段4公里河道治理工程,40公里机耕道全网贯通,完成了9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整修了骨干山塘31口,渠道清淤34条,新开挖山塘6口,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油菜良种补贴共计430余万元,促进了农业发展。更加宜行。投资2200万元完成了下庄大桥及配套设施建设解决了出行难题。投资5000万元完成了对**X199线路面提质改造项目改善了出行条件。推动杉木坪村村道硬化工程,真正实现了村道硬化全覆盖。
(二)坚持产业为要,集约农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以农业现代化发展为指引,注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狠抓农业集约产业化建设,巩固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种植业产业化,以姜家洞、桑梓头千亩示范种植区为核心,辐射带动沿东舂河流域种植示范带,逐步形成**、永安、柏万城三区种植块,创立了省级“万亩优质稻示范基地”,建成了烤烟水稻轮作高产基地。全镇双季合计种植水稻面积5.01万亩,同比增长2.56%。实现粮食总产量1.1万吨,同比增长2.67%。虽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2015年烤烟连片种植2500亩,收购烟叶仍过5500担。虎形“万亩草籽绿肥基地”,培肥地力效果显著。在下庄、雷玄、浪石桥等6村连片种植新鲜时蔬一万亩,时鲜蔬菜源源不断运往两广。养殖业规模化,坚持主常规养殖,辅特殊养殖的发展思路,培育生猪规模养殖场8家,年出栏生猪1万余头,肉牛规模养殖4家,年出栏500余头,中型山羊养殖2家,年出栏1000余头。特色养殖迅速发展,东山岭野猪养殖,年出栏500头。种养职业化,以土地流转为契机,着力推动三元岭千亩土地平整工程,培育种粮大户13户,烤烟种植50亩以上大户16户,蔬菜种植大户4户,油料种植大户3户。力促农工对接,“公司+大户+农户”的生产模式成效凸显,全镇共有农民合作社16余家,已具规模的家庭农场9家。培育以蔬菜(树苗)种植、生猪养殖为主体的畜-沼-菜(树)生态循环农业专业户2家。
(三)坚持民生为本,社会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计划生育稳中有进。全镇户籍人口出生率为10.37‰、自然增长率为2.87‰、政策生育率为80.37%、性别比为115%,综合节育率为87.13%。计生工作顺利通过省、市、县考评。文化事业稳步发展。为村图书室配送图书10000余册,“村村响”实现了全覆盖,累计安装“户户通”1000余户,新建篮球场等文体设施12处,挖掘、收集、整理**特色文化,修编了第一部**地方志—《**镇简志》。参合势头持续向好。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共计4.3万多人,参合资金达400余万,超额完成了县委、政府分配的任务。社会保障精准发力。精准识贫困总人口7813人,扶贫开发建档立卡7813人,精准脱贫2118人。深入开展“一进二访”活动,组织动员镇副科级以上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子”。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稳步推进,总参保人数3万余人次,参保总额达190余万元。全镇共有低保家庭2131户,享受低保人数2802人,每月发放低保金30余万元。五保399户,每月发放五保金8.8万元。农村危房改造100户。
(四)坚持稳定为基,社会大局稳定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