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樊光湘:如何提高机关公文写作能力

摘要: 公文写作是指公务文书的撰写。在一个单位的文书处理工作中,文稿起草是第一个工作环节,比较收发、登记、办理、印制来说,往往需要更多的思考,花费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尤其是一些重要文件的起草,可以说是一项非常艰 ...
文稿修改演播室


④精粹性的修辞。

公文用语十分需要言简意赅,文约事丰,这是公文用语的一条基本原则。要做到这一点,除了紧扣主旨,力戒重复,讲求概述,删繁就简等外,运用“省略”、“浓缩”、“综说”等辞格进行用语修辞,也是十分重要的方式。例如“必须大力加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这是一个综说句。其中的“必须大力……部队”为综合,“革命化……建设”是三个并列成分。假如不进行综说,按其同义内容,必然写成“必须大力加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革命化建设,必须大力加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大力加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正规化建设”,显然这段话很啰嗦。由此可见,经过“综说”修辞,既可节省文字,又使用语达到精粹凝练。借助于数词或数量词进行“浓缩”修辞,是使公文用语达到言简意赅的又一种重要手段。例如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浓缩为“一国两制”;把“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高度浓缩为“五讲四美三热爱”七个字。

此外,公文写作中常常“省略”一些可以省略的句子成分,以期达到用语的精炼。例如:“遵照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的指示,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今冬明春,特别要扎扎实实地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坚决刹住争相购买和更换进口小轿车的不正之风。二、坚决刹住滥派人员出国的不正之风。三、坚决制止……四、严禁……五、严格……六、对于……”。

上述这段文字的一至六条,都省略了“各级党政机关”这个主语。至于地名、机关名称、事物名称等普遍采用了“省略”的做法,例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分别省略了其中一些成分,简化为“中共中央”、“国务院”。

(4)力求规范

固然艺术的本质是“美感”,但如果用语不伦不类,脱离实际,其实质则是背离了“美感”,也丢掉了艺术,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讲,规范也是艺术。因为公文是表达社会组织集团意志的文书,是党和国家在领导党的事业和治理国家施政方面表达意志、传达策令的文字工具与手段。这一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公文在语言的使用上,除要庄重平实、生动活泼、讲究修辞外,还要遵守下列规范:

①必须坚持人民用语。

历史告诉我们,公文使用人民语言是历史的进步,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既要与时俱进又要紧贴人民群众,要在通俗易懂上下功夫,把公文写得既庄重平实又生动活泼。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所撰写的公文不仅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而且语言亲切自然,贴近群众。为此,要求我们在撰写公文时,绝不允许重复那种半文不白的表达,不要装腔作势,偏爱生僻词语或玩弄文字游戏,更不要那种中文外文混杂的“夹花”和“大拼盘”句式。在实践中,有的公文就没有做到这一点,一份几百字的短文,常常出现不少英文词,如“APEC的记者招待会后,我公司约了CCTV、STV的几名记者,和MBH、MBA的研究生,研究我国加入WTO后IT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IT业对GDP的影响。”此外,还有的诉讼文书中所涉及的“对”非要用“VS”或“PK”。这不能不是用语缺乏人民性的表现,很难设想这样的语言是讲给中国人听的还是讲给外国人听的,是讲给多数人听的还是讲给少数人听的,难免令人费解。

②不要“赶时髦”,使用隐语式的网络语。

目前一些所谓“新新人类”创造的隐语式的网络用语真可谓满天飞,它对公文写作不可能不产生某种负面影响。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网络语言业已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并由此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网络语言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丰富而自由的表达方式,多彩多姿的话语风格,正因如此,就使得它在当今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有着相当程度的使用价值。公文作为各种社会组织机构传递策令、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的书面文字工具,在大力提倡和推行办公自动化的今天,不能不受到网络语言的渗透、交融与冲击。这是当前公文写作领域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之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2-10-22 15:14
  • 4
    粉丝
  • 9887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