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依样画葫芦

摘要: 写公文力求新,就不能“依样画葫芦”。在宋朝时,历仕后晋、后周和宋三朝的陶觳,宋朝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和礼、刑、户三部尚书。不仅颇具吏才,文章还冠绝一时。他非常自信,一心想得到提拔重用。于是他托请要好的同 ...
文稿修改演播室
 

写公文力求新,就不能“依样画葫芦”。在宋朝时,历仕后晋、后周和宋三朝的陶觳,宋朝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和礼、刑、户三部尚书。不仅颇具吏才,文章还冠绝一时。他非常自信,一心想得到提拔重用。于是他托请要好的同事当说客,说陶觳身在翰林禁地,“宣力实多”,言下之意要宋太祖提拔重用陶觳。宋太祖笑而答曰:“我闻学士草制,皆检前人旧本稍改而之,此谚所谓依样画葫芦,何宣力之有!”陶觳见提拔无望,便作诗题写在翰林院的墙壁上:“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此典故虽显得宋太祖以偏概全,有失公正,但历史上确实不乏“依样画葫芦”之人。如宋太宗、赵光文的秘书韩丕,起草公文只喜欢找一些内容差不多相同、文种格式基本类似的旧作做样本,由于耗费时间过多,以此落得个“伤于稽缓”的毛病。一天晚上,皇帝等诏书非常急,而韩丕因管文书档案的人外出住宿找不到文件做样本,后来催的急了,只有砸锁而入,找出旧文稿稍加改动呈上,遭人讽刺挖苦,不得不主动辞去秘书职务。起草文件“依样画葫芦”的不止陶觳一人。历史上还有一个绰号“斫窗舍人”的阳滔。据《朝野佥载》卷二记载,唐朝有位叫阳滔的中书舍人,有一次奉命起草一份急件,正巧管文书档案的令史有事外出,致使无样本可找,百般无奈之下“斫窗取得之”,真正唐、宋二文人,一个斫窗、一个破门。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2-11-25 09:27
  • 4
    粉丝
  • 427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