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读懂这些你也能说会道

摘要: 前言 在如今社会中,口才作为一项基本技能,已经被人们所共识,它不仅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还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修养、知识、魅力等,所以说我们应当掌握能说会道的方法和技巧。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时候一句话可以 ...
文稿修改演播室


第20节:善于称呼才能让人喜欢你(1)

4.善于称呼才能让人喜欢你

称呼,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一方对另一方的称谓。在日常生活中,称呼是一种友好的问候,是人与人交往的开始。有形成文明规范的礼貌称呼,也有朋友之间的"昵称"、"绰号"。

如何称呼别人,是非常有讲究的一件事。用得好,可以使对方感到很亲切,可以帮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事半功倍,给别人一个良好的印象。反之,如果称呼不得体,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恼怒,使双方的交流陷入尴尬的境地,导致交流不畅甚至中断。

一位大学生,刚考进大学的时候,对于周围的环境不是特别熟悉,这时她看到自己宿舍楼的服务员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妈,就上去问这老大妈:"老奶奶,去食堂怎么走呀?"

谁知道,这位大妈竟然把头一扭,没有搭理她,这位大学生感到很纳闷,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时,旁边一位服务员过来对她说:"她不喜欢别人叫她老奶奶,你得叫她阿姨,她就对你热情了。"

原来,这位老大妈虽然年纪有点大了,但是心还是年轻的,所以她不愿别人叫她"奶奶",而喜欢别人叫她"阿姨"。

于是这位大学生走过去,亲热地叫了一声"阿姨",果然这位老大妈很热情地转过身来,对她说:"有什么事吗?"当她知道这位大学生要去食堂时,就一直领着她找到食堂才回来。

由此可见对于别人称呼的重要性。称呼他人为一门极为重要的艺术,若称呼得不妥当则很容易让他人产生反感,甚至嫉恨在心,久久无法释怀。

在称呼别人时,除了要注意有礼貌之外,还要注意各地方的地域差别。由于各地的风俗人情不一样,不同的称呼所蕴涵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有时候在这个地方是尊敬的意思,但是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可能就有侮辱的意思了,所以这一点要多加注意。

有一位陈先生一次出差广州,他和朋友到一家餐厅吃饭,因为习惯,他随口喊道:"小妹,给我们拿点纸巾。"让他没想到的是,不仅服务员迟迟不动,周围所有的人都以不屑的眼光看着他,陈先生以为她没有听见,又高声叫了一下,谁知这位服务员干脆走开,再也不搭理他了。后来,在朋友的解释下,他才得知"小妹"这个称呼在广州很敏感,特别是对一些外地打工的女孩来说,是一种鄙视和瞧不起的称呼,也难怪陈先生称呼人家"小妹"受到了冷遇。

第21节:善于称呼才能让人喜欢你(2)

称呼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在交往当中就要注意慎重地选择称呼。那么在选择称呼时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第一,要考虑对方的年龄

见到长者,一定要呼尊称,特别是当你有求于人的时候。比如:"老爷爷"、"老奶奶"、"大叔"、"大娘"、"老先生"、"老师傅"、"您老"等,不能随便喊:"喂"、"嗨"、"骑车的"、"放牛的"、"干活的"等,否则,会使人讨厌,甚至发生不愉快的口角。另外,还需注意,看年龄称呼人,要力求准确,否则会闹笑话。比如,看到一位二十多岁的妇女就称"大嫂",可实际上人家还没结婚,这就会使人家不高兴,不如称她"大姐"更合适。

第二,要考虑对方的职业

称呼别人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别人的职业。对不同职业的人,应该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对农民,应称"大爷"、"大娘"、"老乡";对医生应称"大夫";对教师应称"老师";对国家干部和公职人员、对解放军和民警,最好称"同志";对刚从海外归来的港台同胞、外籍华人,若用"同志"称呼,有可能使他们感到不习惯,而用"先生"、"太太"称呼倒会使他们感到自然亲切。

第三,要考虑对方的身份

有位大学生一次到老师家里请教问题,不巧老师不在家,他的爱人开门迎接,当时不知称呼什么为好,脱口说了声"师母"。老师的爱人感到很难为情,这位学生也意识到有些不妥,因为她也就比这学生大不了多少。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称呼"老师",不管她是什么职业(或者不知道她从事什么职业),称呼别人"老师"都含有尊敬对方和谦逊的意思。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3-19 14:16
  • 4
    粉丝
  • 8145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