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文秘工作完全手册

摘要: 5 、常用辞式①"比喻"、"借代"、"比拟"是为了把话说得更加生动形象些。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借两件事物的相似点进行类比的一种修辞方法。明喻--叫人一看就知道是在打比方,"甲象乙"。※"我们的某 ...
文稿修改演播室


3、逗号和顿号
①逗号---表示句子内部较少的停顿。是结构或语气上的需要。
第一,用在分句和分句之间
第二,可以用在较长的主语部分或必须强调的主语之后。
第三,动词和宾语之间,如果宾语是个主谓词组,或者宾语较长,也常用逗号点断。
第四,用在主语前边的状语,外位成分,插说成分,一般用逗号断开。
有两种情况用得不妥当:
    ※我把一切情况,都告诉了他们。
(语气没有明显的停顿)
※……体会到学习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点错位置,"学习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是"体会到,"的宾语)
②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其作用是隔开并列的成分,但是并列成
分之间不一定都用。即没有停顿的,不宜用。
※新、老员工都要加强团结。
※他是十二、三岁的孩子。
标号
 1、引号---包括双引号、单引号。引文用双引号,引文中的引号用单引号。其主要作用是表示引用文字(话
语)有出处,还有表示突出,表示否定,表示讽刺等作用。
2、括号---三种作用:一是注释性的,表示括号内的词语是文章中的注释部分;二是插叙性的,表示括号
内的词语是插叙一种情况;三是订补性的,表示括号内的词语是对上文的订正或补充。
常用圆括( ),方括[ ],六角括〔 〕。
注意括号和句号、逗号的使用位置。
①句内括号:即括号里的词语只是词句子的一部分有关,应紧接那一部分之后,点号在括号之后。
②句外括号:即对全句或全文加以注释的,可以放在句号之后,如注明引文出处,或撰稿人等。
防止滥用:
※有的问题没讨论。(如"下基层调研问题")
(如,"下基层调研问题"。或,……讨论"下基层调研问题"。)
※他的爱国主义思想(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的)是很突出的。
(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很突出的。)
3、省略号---主要四种作用:一是表示引用现成文章的省略;二是表示列举的省略;三是表示话音的断续
或延长;四是表示沉默或正在思考。
4、破折号---主要用法三种:一是表示下文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总结;二是表示意思 的转折或说话的中
断;三是表示意思的递进。还有加在副标题前边引出下文,代替引号。
5、连接号(与破折号差不多,只是占的位置稍短一些,可以一个字也可以两个字,破折号两个字以上。)
---它的主要作用有两种:一是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的起止。二是表示相关的人或事物的联系。
6、书名号---包括双书名号、单书名号。用于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一般用双书名号;书名
号内再用书名号时,双书名号在外,单书名号在里面。
7、间隔号---三种主要作用:一是表示年、月、日之间的分界;二是表示人名中间的分界;三是用在书名
与篇名之间表示分界,或在诗词格调名称与诗词具体题目之间表示分界。
8、着重号---表示文中需要强调的部分。(在公文写作中极少运用)
标点符号,常用的就是上述15种,还有8种标号:
①专名号(--)---用于表示人名、地名、朝代名等。现在一般不用,只在不用会引起误解时才用。
②范围号(~)---用于表示低限到高限之间的阿拉伯数字。
③注释号(※)---(也可以用圆圈内写数字或括号内写数字)。它是在文章标题或语句后面用一个注释号,
然后在本页下面或全文的后面进行文字注释。
④隐讳号(×)---用于代替不便写出的某人、某地、某事等,占一个字位置。(现在有的不用隐讳号,而
用字母代替)
⑤虚缺号(□)---主要用于标明文字有缺漏,无法查明。有时还可以用来标示不便写出来的文字,有意空
缺;有时也用来修改文章时,表示另起一行的意思。
⑥斜线号(/)---(又叫隔行号),用于转录、引用原诗时,隔开诗行,隔开词句;又可以表示停顿,有
时用来隔开标题与标题,或放在标题和署名之间;有的用于标示往返列车。
⑦象声号(^^^^^^)--(又叫曳引号),是一条曲线,占两个字位置。现在不用了,标示声音的延长,又
表示声音抑扬的符号。
⑧点滴号(△或▲)--用在排列点滴短文或简讯时的每条开头。
标题的标点符号
文章标题,一段不用标点符号,但根据内容的需要,部分标题还是用了标点符号(报纸上经常看到的),
用得较为普遍的是问号、感叹号、破折号、引号。也有顿号、逗号、间隔号、省略号的。
但标题末尾只能用问号、感叹号,不能用句号。
文章用了适当的标点符号,更能准确地表示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丰富、生动的感情色彩,起到修辞的作
用,吸引读者的阅读。
(二)修辞常识
1、什么叫修辞?
修辞主要研究如何运用语言提高表达效果的方法和规律。说得通俗一些,就是研究怎样把话说得好一些。
包括"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类。
消极修辞---重点在"防范",防止用词造句方面的毛病。目的是使语意表达得明白、确切。
积极修辞---重点在"提高",主要研究如何使语言更加准确、鲜明、生动地表情达意。
2、为什么要学习修辞?
一篇好的文章,除了在内容方面有正确的主题思想、观点和精确的材料,还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善于 选用
恰当的表现方法,因此必须学习修辞。
毛泽东说过:"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用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
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象个瘪三么?"《反对党八股》
又说:"我们的许多同志,在写文章的时候,十分爱好党八股,不生动,不形象,使人看了头痛,也不讲
究文法和修辞……好象他们是立志要让读者受苦似的。"《合作社的政治工作》
由此可见,学习语言,掌握修辞规律,是很有必要的。
3、消极修辞。
主要解决(防范)用词不恰当,语言不明晰,感情失分寸等问题。
①(词彩)用词欠妥
火药:发现--发明
碗:  摧毁--打碎
两人:协商--商量
不要迟到:鼓励--提醒
借:书籍--书
②(词彩)重复累赘
今天大扫除,大家赶快迅速地马上动手。
③(语意)语意含糊
※在杭州,我碰到了报社的老张和一个同事。(同事是谁,如果是老张的,应写"和他的",如果是我的,
应写"和我的")
※正好是"八一"建军节前夕,我们到海警支队33012艇去参观学习。
④(语意)逻辑不通
※今天开会不知道他为什么不来,一定是对我们的工作安排有意见。(不清楚原因,为什么就"一定是
对……")
※最近业务比较很好。
⑤(情态)意思相近,但采用不同的语气,感情色彩就不一样。
反问句:这个道理十分明白。--这个道理难道不十分明白吗?
感叹句:他的建议对我们很有启发。--他的建议对我们的启发多大呀!
疑问句:不要再说了!--不要再说了,好不好?
陈述句:老师,你给我们再讲一课。--老师,我们想听你再讲一课。
4、积极修辞
就是掌握和运用一些常用的辞式,让人读起来有趣味,听起来带劲,让人读了听了信服,感动,起共鸣。
修辞原则,就是结合情况,让形式为内容服务。
①结合社会现实,有的放矢。
毛泽东讲:"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②结合自然现象,亲切自然。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③注意语言环境,顺理成章。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
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④注意服务对象,讲求效果。
毛泽东讲:"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
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3-20 22:16
  • 4
    粉丝
  • 4504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