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怎么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军转干部

摘要: 2011年转业,今天终于上班了。第一天就感觉收获不少,对于收获,我会单独开贴说,开这么个帖子,主要是想把自己的一些感悟跟后来人分享。我并不认为自己说的就是真理,只是把自己的心里话跟大伙唠唠,所以,也请那些 ...
文稿修改演播室



第三是要学会讲政治。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太重要了。转业干部大多数都想进党政机关,都想有前途,都想从科员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进步。是啊,谁不想当领导?哪个傻瓜会说当领导不好呢?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领导为什么会是领导?为什么同样是人,同样是大学生,同样是军转,同一批进单位,人家能当领导,你却总是原地踏步?你干工作很努力啊,你的业务很精啊,为什么领导看不到呢?为什么不提拔你呢? 在中国,不管是在军队还是在地方,都要讲政治。讲政治这个东西,说起来很大,其实也很小,以我这个高中毕业连三本线都不够,去上了个中专的人,都能在考试前通过报名的微小细节准确的推测出我们去年的安置方式改革,还有什么人是冥顽不灵的呢?其实不是你不懂政治,而是你不懂方法。
讲政治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学会从单位领导、单位全局、单位党委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要培养自己的一种大局观,要慢慢的通过学习申论的技巧,从而掌握一种政府施政的思路,要懂得如何正确看待现阶段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怎样解决问题才是科学的,合理的。要学会探寻规律,总结规律,学会通过一件事情的发展变化看趋势,学会读懂党报上头版的那些文章想要传达出一种什么样的声音,代表着什么样的一种方向。
举个例子,我为什么能够准确预测去年我们市直会采取按分选岗?因为首先我很关注军转工作的发展变化情况。我有很多军校同学,陆续在这几年转业到地方,我每年回来都和他们聚会,都会问他们的情况,问转业的形势。我了解到我们本地安置的形势每年都在变化,05年好像是不考试,后来开始考简单的公选题,全是选择题,再后来市里考了行测,再后来省直开始考申论,并且加上了功绩分,再到我们这一年开始第一次完全与公务员的考试模式一样,行测+申论,我得出一个判断是:总体趋势是越来越正规了。我通过军转论坛了解到北京、山东等一些重点城市,发达地区在安置模式上有了一些新的方法,合理的方法探索,比如按分选岗,比如双选会。这说明国家已经认识到军转安置工作要和公务员的选拔逐渐接轨,安置方式逐渐的从过去的暗箱操作在向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安置政策一步步的转变,这是一个总体趋势。然后呢?我发现我们报名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以前报名都是在考试前就定去向,直接报定向还是非定向,现在呢,考试前的报名只是考试报名,没有让报去向了,这是为什么呢?再有一个,报名的时候还详细统计了学历,专业情况,甚至细到你是什么性质的学历,是自考,是函授还是脱产,都统计的很清楚,这是为什么呢?联系到前面提到的我发现的全国和我们本省市军转安置改革趋势,以及上一年出现的某区和公安实际报名人数比录取人数还少,0分都能去的不合理现象,再加上我对我们新上任的市委书记带来的一系列改革和务实作风的整体印象,把所有的这些信息糅在一起,自然就能得出结论:今年的军转安置一定会改革,一定会趋于一个较为公平的方向,那么什么安置方式公平呢?按分选岗或者双选会。 就是这么简单。我站在了市委领导的角度看往年郑州市的军转安置工作,一个是往年的方法不够透明,第二个是新官上任一定要烧几把火,那么在军转干部的安置上,做一些调整,做一些改变,有利于更好的选拔优秀的干部到合适的岗位去。所以,我要是市委书记,我也要改变旧的安置模式。

第四个是要学会写东西,写材料,写新闻。 

军人这个职业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我们在部队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方式方法,在地方可能完全是无用的,比如指挥,比如机务,比如导弹发射,等等等等。 那么,既然我们有心转业,不说为了更好的融入地方的工作环境,最起码也要让地方的人不会认为你是个啥都不懂的老转啊。 那么怎么样才能在同一批进单位的军转里成为佼佼者,我自己的体会还是要让自己会写东西。会写材料的军转,在地方是第一受欢迎的。因为军队和地方的工作性质差距太大,基本上除了一小部分军民两用专业对口地方外,其他能够让地方单位拿来就能用的,就是会写东西的军转。
可能有些同志看不起写材料的,认为那些都是虚的,吹牛皮,单位的业务工作在这些同志的眼里才是最重要的,我参加全军大比武拿了名次,我参加实兵演练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我实现了单位多少年无事故,等等等等。的确,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的确是很重要,也是主流……但是,请注意,你拿了名次,你出了彩,你实现了多少年无事故,不宣传出去,谁知道啊?只有通报表彰的机关知道,只有发文件的单位知道,友邻单位知道不?别的军区知道不?总部首长知道不?他们不知道。也许你觉得不在乎,但是你的领导在乎啊,你的部队首长在乎啊。在你这,你只要拿个奖,文件上是你的名字,你连长晋升副营长就有保障了,可是你们团长,师长,军长可没有奖状没有名字啊。能够让他们升官的领导不知道他们带的部队出了彩,他们凭什么升官啊? 很简单,凭材料,凭新闻报道。组织干事写个单位的典型经验,报总部给你放到汇编里,全军一发,什么时候甭管哪个部队,只要翻书都知道,这样你们的团长师长军长才算露了脸;宣传干事写了个高质量的稿子往军区报纸上一投,往军报上一发,总部首长都知道了,总部首长那个级别的可不是底下谁送个材料他都看的,但是解放军报他们可是天天看啊。军报上有你们单位的事儿,总部首长才能知道,哦,xx军搞得还是不错的嘛。有个印象,才有了团长师长军长升官的大前提啊。
有些话不能展开讲了,不然太罗嗦,聪明人一点就透。部队这样,地方更是这样!领导都想把自己的政绩宣传出去,怎么宣传?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这么大的是给省委领导用的,具体到你进的单位,就是要在地级市的党报上,省级的党报党刊上发稿子,这样小领导的政绩才能被大领导看见。 大材料不好写,新闻稿件还是好学的。不管你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你只要有心,就可以学,从小豆腐块写起,一步步来。别说军事干部学不好政工,别的不知道,我们总部党委机关报的编辑们,好几个都是战士出身。所以只要你有心学,潜心钻研,高科技武器装备你都玩得顺手,这点小文字你摆弄不明白么? 

我在单位就是新闻骨干,因为搞新闻,我真是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我因为搞新闻,跟原来部队单位各个兄弟单位的人都熟悉,因为搞新闻,机关领导都知道我,因为搞新闻,我有机会到总部党委机关报社实习了三个月,认识了高水平的编辑,主任,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太多太多,因为搞新闻,我这个中专生在初职晋升中职的时候,在淘汰率非常高,竞争非常激烈的前提下,以考评第一的身份直接一次通过,评上了工程师,更因为搞新闻,在昨天我们局五个局领导和所有部门处室负责人都参加的军转干部培训动员会上,我好好的露了一把脸,我说我发表过三十多篇稿件和十篇论文,我们局进了29个军转干部,只有我的名字被局长一次就记住了,最后局长讲话的时候,说起写材料的事的时候,专门点了我的名字。29个人,局长唯独记住了我的名字,这不是好事吗?学历比我高的有,在部队官职比我大的有,在部队工作重要性比我高的有,我就因为发表了三十多篇稿子,一次就被局领导记住了。就在那个时候,我心里冒出一句:幸亏我当初选择了搞新闻。我原来在单位是jdb,谁都不愿意搞新闻,都想搞业务,没办法,单位总要有个人写稿子吧,我勉为其难的上了。我当时也很讨厌,在以后的学习中,随着我对新闻的认识逐渐加深,我也知道搞新闻能有一半真就是高的了,但是,不管我多讨厌,觉得它有多虚伪,我还是坚持下来了,而且越写越顺手,发的稿子越来越多,我明明不喜欢它,可是为了能在晋升的时候加上几分(我们单位晋升职称考评的时候,发表一篇新闻报道+0.2),我还是要搞,而且单位也的确有点物质奖励。现在返回头过来看看,我的坚持真的是给了我巨大的回报,我衷心的感谢坚持让我写新闻的我爸,感谢送我去培训的我们单位的领导,感谢让我拓展了思维提升了层次的报社编辑,感谢因为看我写新闻给我好多荣誉给我立功还让我到机关工作的政治部的领导和同志们。

这是我这十年军旅生涯最大的收获,包括前面讲政治里提到的那一段思路,站在单位全局高度看问题想问题,都是我从新闻里学到的,所以,衷心希望每一个想要转业的同志,一定要学学写新闻,新闻就是你的铺路石,新闻就是你去地方单位的敲门砖。到地方,不管是部门也好,单位也好,都需要懂宣传,会宣传的人,单位干的再好,默默无闻不行,单位干的再不好,你通过新闻能把坏事变好事,比如单位出了问题,按理说应该受到上级领导批评的,但是你马上写个稿子,说我们启动了应急机制,我们领导高度重视指派专人妥善进行了处理,我们进行了反思,我们举一反三进行了全面的整改,我们发现了多少多少隐患,我们从此杜绝了此类问题的发生,这不是坏事变好事了吗?通过这事,你说单位领导能不夸你吗?一次两次不会马上提拔你,但是有了一次两次这样的事,你提拔就有了希望,你就比别人多了点资本。所以说,一定要学搞新闻,搞新闻就是好,真的好,绝对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3-26 14:07
  • 4
    粉丝
  • 1822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