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是春分,按照老家的习俗,是要上坟祭奠祖先的。因为今年正月偶一位85岁的奶奶寿终正寝,所以按照乡俗,得“截着烧纸”(提前几天上坟)。正好3月14日是星期六,所以大家约好了14日上坟,一来是新娶的媳妇去祖先坟上“认户”,认祖归宗,算是家族的成员了。二来是去给祖先坟头添土,略尽孝心。三来是给先祖们磕头烧纸,没有他们的艰辛努力,哪有后来人啊?祖宗不能忘,家道不能衰,家训不能废,的确是治家安命的根本。四是“滚馒头”(青海习俗,上坟的人烧完纸后围跪在坟边,其中一长者从坟头滚馒头,一次2个,滚到谁的怀里,就是谁的,得到馒头者又磕头许愿,据说极灵验)求先辈们保佑大家平安、兴旺和健康。 3月13日这天特别忙,12日晚上加班加到凌晨1点多,13日早上7.20就到了单位,等局长看材料。后来,主任又提出了几条修改意见,一中午连饭都顾不上吃,只好让通讯员到食堂打了一份干拌面。下午又急匆匆赶到指挥中心,等待北京的领导听汇报。等汇报完,已经是六点多了。局里发通知说14日正常上班,偶心里直犯嘀咕,明天能去成吗?妈妈早在家里等偶一块儿上去,子箐也不断来电话问,偶这边事又多,差不多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偶真的想去看看在老家的爷爷,还有三叔、六叔他们。再说去年刚跟子箐结婚,偶们不去是万万不行的,妈妈肯定不高兴,只好硬着头皮去请假。领导总算同意了,真是佛祖保佑,谢天谢地。 那天还真是好事成双,姐夫的车也闲着,连夜把偶们送到了老家,晚上9.30出发,到达时快11点了,总算没有误事,运气还不错嘛。 到爷爷家里时,他已经睡了。老人家80多岁了,他有个习惯,就是早睡早起,晚上不看电视,大概9点左右就睡了,早上6点多就起来,到村里转一圈,或者拉着牛去饮水。7点多就吃早饭,基本上天天如此,很有规律。知道偶来了,他躺在炕上说,“你先喝点茶,一会儿跟偶在一个炕上睡”,平时他一直一个人睡,偶去了就跟他蹭,这也成了习惯。偶也知道他要点拨教诲偶了,当然求之不得。“好好好。偶一会儿就过来,你先别睡着”,他没出声,只是轻轻地笑了一下。 躺到炕上快12点了,爷不瞌睡,偶也不瞌睡。每次都是他先提问,这次也不例外。 爷:你们会开着没? 偶:开着呢。 爷:都开些啥会? 偶:平时就学习,有了急事儿偶们也开会商量,上面的人来检查时也开些会。 爷:开会还是好,能学到东西。 偶:现在开会哈也没多大意思,上面的人讲话,下面的人打瞌睡,说的人满头大汗,听的人左耳朵进,右耳朵就出了。有些儿事会上布置了,没人去管,基本上写个材料就应付了。 爷:学问好的人很少说诳话,有些能写的人不一定就会干成事儿。刘邦和朱元璋字儿识的不多,但还是能成事儿。李白诗写的好,赵括、马谡兵书背得熟,但还是成不了事。 偶:就是。现在有本事的人很多,那些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能耐都很大,就是没有好岗位,只能给那些没本事的人打工,受那些“老板”的欺负。 爷:老板们挣钱儿也不容易。好多人是流着汗发的家,起早贪黑,还要受那些大盖帽的气。以前还不让“做买卖”,说是资本主义尾巴,承包(土地承包)以后政策好了,政策也宽了,家里富足一点比穷哈好,生活宽裕一点有啥不好?华新(村口的一家冶炼厂)的好多铁(应该为“碳铬”)让贼娃子偷了,谁偷的? 偶:公安局的抓了一个人叫王治,东北人,听说他领着十几个人偷。 爷:东北人?他怎么跑到我们这里偷来了? 偶:可能是他们厂里的人,自里鬼(内部的人)。 爷:这些人没良心,胆子也大,在旧社会是要杀头的,家里的人还要受牵连,一辈子抬不起头来。人要是偷惯了,心也就野了,不好好劳动,光想着吃喝淫乐,时间长了就害死“个家”(青海方言,意为自己)。老老实实活人才有活头。 偶:就是,现在政策也好,凭本事“阿门”(怎么)挣不上钱?西宁现在抢娃子多,大年三十还抢钱,老百姓快恨死这些人了。 爷:“阿扎”(那儿)的人? 偶:多半是外来人,家不在西宁。 爷:那他们“阿扎”睡着哩。 偶:有的租房子住,有的在藻堂子里混,还有的在网吧,也有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像“草上飞”。 爷:那你们公安局管着没?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