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348

王梦奎《文章写作十二题》全文汇总贴

摘要: 编者按:王梦奎同志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研究,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并担任领导工作,他在文章写作上也颇有心得,早在 1997年就出版了《怎样写文章》一书,受到了文章写作爱好者的欢迎和关注。从本期起,本 ...
文稿修改演播室


三、小题大做
    小题大做是说文章选题。选题很重要,选好题目,文章成功一半。
    初学写作者写大题目往往不容易成功,因为大题目涉及内容广泛,不大容易把握。比较好的办法是小题大做。
    小题大做不是抓住鸡毛蒜皮无限夸大上纲,而是把题目范围定得小一些。这样做,分析容易细致深入。
    大题小做也有成功的,这要求具备很广博的知识和很高的概括能力,一般人很难做到。我举两个例子:
    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是毛泽东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背面是毛泽东撰文、周恩来手书的碑文,碑文总共114个字,分三段,每段只有一句话: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这里三个一句话的排比句式,很准确地概括了中国近代史几个大的阶段,三句话的结尾都是“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很切合碑文的要求,是一篇好文章。
    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是1927年在广州的一次演讲。这样大的论文题目,鲁迅没有摆开架势,时代背景,一、二、三、四,而是根据史书和《世说新语》之类著作的记载,讲许多故事,通过对一些重要人物的评价,说明魏晋时代的政治和社会风气,以及政治、社会风气和文学流派的关系,具体生动,比看抽象的论文印象深刻得多。在这篇演讲里,鲁迅把汉末魏初的文章风格,概括为“清峻”——简约严明和“通脱”——随意或随便。这个时期的文风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文章写作者知道的,应该比写进文章的东西更多,这样写起来会轻松自如,绰有余裕。如果自己不懂得那么多,硬着头皮写大题目,会感到吃力,甚至给人以声嘶力竭的印象。
    我一向主张初学写作者,特别是从事研究工作的青年人,要小题大做。这样有助于找准聚焦点,对某个具体问题作深入研究,把道理说透彻。没有对于所讨论问题的深刻认识,没有对于全局的把握,写大的题目容易陷入空泛,大而无当,你说的别人都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你没有说。


          四、粗枝大叶
    粗枝大叶只是个比喻,古时用来形容汉代文章的粗犷大气,与六朝文的华丽细腻相区别。
    粗枝大叶,当然绝不是说,写文章可以粗心大意,文章可以有疏忽和漏洞;而是说,要注重大的轮廓和脉络。要先把文章大的结构和布局搞清楚,把文章大的框架立住。就像一座房子,四梁八柱立住了,才坚固而牢靠。或像一个人坐在一个很结实的四条腿大椅子上,就显得大气而稳当。文章有不同的风格,不论是清峻还是通脱,是豪放还是婉约,框架都要立得稳,才能站得住。当然,这种框架构思,不一定形诸文字,也可以只是个腹稿。框架定好了,才能够提纲挈领,观点和材料的组织才会有中心,写起来才不致“节外生枝”。框架立不住,观点和材料的取舍就会无所依据,就不会有逻辑和条理,甚至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纲举目张的说法,用在文章写作上是合适的。
    文章框架设计的过程,也是初步分析归纳和理顺思路的过程。文章主题从几个方面展开分析,每个方面有哪些内容,按照内在的逻辑关系,粗线条地摆布停当,文章大的轮廓和脉络也就有了;什么地方是需要弥补和加强的薄弱环节,也就大体清楚了。最初确定的框架,只能是粗线条的,写作过程中修改补充和局部改变是难免的,但事先的缜密思虑可以防止中途全盘推倒重来。
    粗枝大叶,注重大的轮廓和脉络,不是不注意细节和交代事实。该说明的事实还是要交代清楚,不要省那几个字。有的文章,讲了一大篇道理,读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要以为自己知道的读者都知道,中国人知道的外国人一定知道。用简明的语言把事情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并不容易,有时候比发议论还难,说得多又容易啰唆。叙事是写文章的基本训练,中学生写作文都是从记叙文开始的。中国古代小说很注重交代事情和人物的来龙去脉,三言两语,清清楚楚。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可以从古典小说借鉴简要交代事情经过的做法。有的大块文章,开始头绪比较多,有的线索在讲述过程中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像《三国演义》中的徐庶,其实是可以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事方法交代清楚的,只要细心,并不困难。


五、标新立异
    文贵创新。“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戴复古)创新就是标新立异。随人脚后,人云亦云,不可能创新。
    谈判要有妥协,与人相处要寻求共同点,都是求同而存异。与此相反,搞研究,写文章,要存同而求异,研究性的文章尤其如此。如果讲一样的话,复印散发就可以了,何必再写。网络上有各类文章的标准版本,满足官样文章的需要,一个程式,八股腔调,套话连篇,不可能有新鲜创造。曹雪芹所批评的“千部一腔,千人―面”,是文章大忌。古人说:“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欧阳询《艺文类聚》二十五引梁简文帝萧纲语)所谓“放荡”,就是要放得开,标新立异。
    标新立异是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要有新鲜的见解,也要追求不同于别人的更好的表达方式,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即使同样的主题,同样的题材和体裁,在表现形式和语言上也要追求“新”和“异”。毛泽东的文章,鲁迅的文章,即使不署名,细心的读者也能辨认出是谁写的。同样的题目,不论是论文、散文还是诗歌,不同的作者可以写出不同的文章,而且各具特色。
    标新立异的根据,是基于现实生活的生动活泼的创造,是对中外优秀思想文化遗产的继承,而不是无根据地说些惊世骇俗的大话,用片面性、绝对化的言词哗众取宠。郑板桥题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是他的艺术追求,也是文章之道。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说锤炼语言要下功夫,不是追求怪诞。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348条评论

最新评论...

老猫2012-2-15 17:25引用

汇总全了,一起学习

少年包工头2012-2-15 19:41引用

经典,经典

经典,经典

syymj8201112012-2-16 12:45引用


福钰11252012-2-16 13:52引用

怎一好字了得,好好好

李云龙2012-2-16 16:23引用

深入浅出

青云策2012-2-16 18:18引用

楼主费心了,好东东哦,感谢分享,顶一个!

dyhkld2012-2-17 14:09引用

太好了,我早就想看了

414086112012-2-17 14:26引用

说的具体,值得玩味。

mlszxs2012-2-17 15:40引用

楼主费心了,好东东哦,感谢分享,顶一个!

万幸子2012-2-17 16:26引用

值得借鉴,真的很好很好很好的哦

cnboo2012-2-17 17:01引用

十二个全了是什么东西

susip2012-2-18 13:31引用

说得真好学习了受益了

石头希迁2012-2-18 22:26引用

汇总全了,楼主费心了,好东东哦,感谢分享,顶一个!一起学习

fzperfect2012-2-20 10:12引用

好东西啊!很是值得学习,大力支持楼主!

nickhy2012-2-21 10:16引用

很好的学习材料,感谢分享

石羊绿草2012-2-22 10:12引用

非常好的总结, 向前辈学习

余天辉2012-2-22 15:11引用

这篇文章对于我这个初学者而言,真是获益良多啊!

picky20122012-2-23 15:52引用

学习一下 感谢楼主分享 {:soso_e121:}

maxdion2012-2-24 17:31引用

楼主费心了,好东东哦,感谢分享,顶一个!

查看全部评论(348)

本文作者
2013-5-27 14:08
  • 4
    粉丝
  • 4051
    阅读
  • 348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