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调研习作比较》(简称《比较》)前言

摘要: 本书名《调研习作比较》(简称《比较》)。 有人问:你为什么要撰写《比较》? 我回答:为了起死回生一部分尘封两年的残稿。 2007年6月和2009年1月,拙著《怎样写好调研文章》(简称《文章》)和《调研写作分类精讲》 ...
文稿修改演播室
 本书名《调研习作比较》(简称《比较》)。

有人问:你为什么要撰写《比较》?

我回答:为了起死回生一部分尘封两年的残稿。

20076月和20091月,拙著《怎样写好调研文章》(简称《文章》)和《调研写作分类精讲》(简称《精讲》)姊妹篇专著先后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发行。到2009年底,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近2年时间,一直以拙著《文章》,后来又增加《精讲》为青年干部调研能力培训辅导教材,师生都反映不错。20103月,管理干部学院邀我为其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讲授调研写作,学院教研策划处处长孙书兰老师邀我为学院编写由院长命题的《青年干部农业问题调研案例评析》(简称《评析》)一书,作学院调研能力培训专用教材,随即为我提供农业部近年汇编的2册内资版农业问题调研文章汇集,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调研汇集》1部,另有2009年、2010年学院青干班调研习作41篇电子文稿,以作专用教材题材资料选用;篇幅为30万字左右,写作提纲由学院审定;9月底以前完稿;送农业部教材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请我主讲。后来,我按要求和时间完成四稿,36章,40万字;学院初审时没有异议。谁知农业部教材评审委员会以作者由一人承担权威性不足;资料来源未能涵盖农业部全部职能,代表性不强两条理由否决,使《评析》胎死腹中。孙处长电告我说:《评析》被否决,与内容无关。并同意由我自行处理。

明眼人都知道,任何著作,其权威性都来自于其真理性,与作者多少无关;代表性,也与其资料来源是否全面无关。凡是深刻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本质规律的经验和理论原则,不论其资料来自何处,都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这是个别和一般的辩证法,是任何权威都必须遵循的。加上我对《评析》自信,很快就把《评析》的2/3内容中,绝大部分农业方面的实例,换成非农实例,以《创新调研写作三十六讲》为书名,作为本人调研写作专著第三姊妹篇再由中国言实出版社于20118月出版,剩下的1/3则待字闺中。

2011--2012年,我以自己50年调研及其写作和调研写作理论研究的积累,在编著出版《领导干部值得一读的调研类文章写作规范与例文》和《调研能力培训速成》的同时,收到不少青年读者的调研习作,尤其某大学一位青年纪检干部同时发给我两篇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的典型经验材料,要求我给以比较并指导。就是他所提出的比较”2字,撩拨起我对2年前就搁置起来的《评析》1/3残稿的回想,那个1/3,不就全是对农业部青年干部41篇调研习作的比较评析吗?还有对农业部青年干部41篇调研习作与路隔1000多千米,时隔四五年的共青团湖北省荆门市委干部7篇习作的全方位比较,那些比较,对于当前许多青年调研习作者不是也会有某种启示和引导作用吗?

想到这里,我眼睛一亮,既然我对青年干部调研习作的比较研究早已开头,何不将其进行到底?现在只需把现在放在手头的几篇青年干部调研习作,进行进一步的比较研究,尤其对于无锡市农工党2012年初发来的50篇调研习作,我已经给它们进行初步比较研究后,6月份给他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研讲座;只要再深入一步,就可成为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比较研究讲稿。合计起来,不就可以成为一部《调研习作比较》专著,成为我的调研写作专著的第六姊妹篇了吗?

决心定,书稿成。我很快就编撰了新的比较研究5讲,连同前稿,共为12讲,近30万字,对既有的100多篇调研习作进行多侧面、多形式比较研究,把自己的调研写作理论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有人会说:什么调研习作比较,不就是拿青年干部的调研习作说事,无事找事吗?

我回答:请勿这样担心和责备。本书比较研究的所有差稿几乎全为主动提供,只有极个别为网上下载。主动提供的农业部青年干部习作为组织提供,明确是给我为其编写教材和讲课使用的,共青团湖北省荆门市的习作,是主动提供给我为他们有针对性讲课使用的,已作《文章》附录问世,成为公共读物,至今没谁有异议。2012年初无锡农工党给我提供的调研信息文章,一是与共青团荆门市委的作法一样,我已给他们面对面作过综合性评讲;二是他们的调研文章全是上报交流的调研信息汇集,也属公共读物。某大学纪检干部和大学生村官提供给我的习作,我已经给他们分别作过交流,明确简述了我的基本观点;现在的比较研究,更为深入细致,这是我与他的口头交流所不能达到的,现在公开发表,对他们学习调研写作的帮助可能更大。几篇从会议交流中获得或从网上下载、媒体抄录的文章,都是公共交流读物,无论优劣,我都是在帮助他们作宣传和交流工作,至少不会损害作者什么。比较就是交流,就是互动,无论对于差稿好稿,还是差稿好稿的作者、读者、编者,都是一种友好交流、互动,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有益的文化交流和理论探讨活动。不是无事找事。

而且,我对任何差稿作者都信守“四不”承诺:

一不公开作者个人信息;

二不进行人身攻击;

三不涉及敏感问题;

四不影响作者及其单位工作。

全部比较研究都主要采用科学方法,限于学术范围,遵守法律规则,努力进行和推动友好交流互动。凡被录作本书样本的好的作品,就更不是拿它们说事,而是为它们及其作者,做放大的交流、推广、宣传和免费广告。

有人会问:那么什么是比较?

我回答,比较就是分析研究,就是鉴别提高。《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比较指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低:有比较才能鉴别,这两块料子比较起来,颜色是这块好,质地是那块好。比较作介词时,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这项政策贯彻以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比较前一时期又有所提高。作副词时,表示具有一定程度:这篇文章写得比较好。

有比较才能鉴别,这就是说,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样本,比较才能进行,这就有个选择样本的问题和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1.比较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这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可以是同类中的两个事物,比较它们之间的相同属性,或者属性的差异;也可是同一事物,从不同的时间段或地理位置上进行比较。

2.所有样本中,要有具备积极因素的样本,可以通过比较,明确事物发展进步的方向,这样的比较才会有意义。否则,就没有意义。

3.比较要有相对统一的标准。不能没有标准,不分好坏优劣;也不能搞双重或者多重标准,即对于这一样本是这一标准,对于那一样本是那一标准。


12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6-1 10:59
  • 4
    粉丝
  • 660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