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队终于从唐山风尘仆仆地凯旋而归。医院上下几乎倾巢出动,为我们敲锣打鼓,夹道欢迎。当走近了,大家看清了我们的模样时,神情中都透着惊讶,因为我们所有的人都晒得像个黑蛋蛋,几乎都比原来瘦了一圈,完全不是过去熟悉的那张面孔。 医院对医疗队的大部分同志进行了表彰,还专门给两个人记了功。我有幸成为这两个人当中的一个,获得这份殊荣让我激动不已。回到医院一个星期后,我突然接到通知,让我到医务处报到,接受新的工作。 我懵懵懂懂地来到医务处,医务处张主任接待了我。张主任是两年前从上级机关调来的,据说很有水平。不过,他是个高度近视,鼻梁上戴的眼镜镜片,从外向内布满了一圈圈螺纹,直到镜片中间才露出他那双已经被放大了不少的眼睛。 就在我好奇地揣摩着张主任的眼镜时,张主任一脸严肃地开口了:“小徐啊,这次去唐山抗震救灾表现不错嘛!为此,院党委研究决定,把你调到我们医务处做助理员工作。你可不要辜负组织上对你的信任和希望啊!” 这太突然了!我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做助理员?那会是个什么样的工作?不过,军人的本能让我必须把这些疑问先放到一边,我马上站起身说:“请领导放心,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张主任这才露出笑脸,他给我到了一杯水,然后仔细端详着我:“回答我一个问题,以前写过材料吗?” 写材料?我被这个奇怪的问题弄糊涂了:“主任,我从没写过材料。” 张主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嗯,好啊!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他的这两句话把我弄得更糊涂了。我只有瞪大了眼睛看着他,不明白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见我一副迷惘的样子,张主任向我抖出了谜底:“小徐啊,你今年刚刚二十岁,是咱们医务处最年轻的助理员,大有作为嘛!现在咱们处里缺少一个能写材料的人,所以,今后就要靠你把这副重担挑起来,怎么?你不会遇见困难退缩吧?” “啊!”我惊的目瞪口呆,半天没说出话来。要说让我多干点活,多跑跑腿,这我都能干好。可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要我写材料,这玩笑不是开大了吗? 见我不作声,张主任的口气突然变得没商量:“这样吧,没写过材料不要紧,那你就从现在开始学!明天,我让人把咱们医务处从建国到现在的所有材料都拿给你,你要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把这些材料一份份地通读一遍。我估计,等你读完了这些材料,你也就明白这材料该怎么去写了。” 第二天一上班,我就看见自己的办公桌上摆满了整整一桌子各种档案袋和文件夹。站在一旁的老宋见我来了,马上递过一张签收单:“这些都是主任叫我拿给你,请你签收一下!” 望着整整一桌子材料,我傻了!脑袋也变大了。同桌的几位老同志看到我这副模样,似乎早就明白这其中的玄机,他们纷纷地冲我点点头,有的还关心地叮嘱一句:“小徐慢慢看,别着急。”我长叹了一口气,我明白,这回自己是“死定”了,谁也救不了我。 一页页地翻,一字字地看。估计被人逼着用这种最原始的办法去“学习写材料”,我可能是军中“第一人”。就这样不停地看,不停地读,从抗美援朝一直读到文化大革命,只看得我头昏眼花,脖子发硬。到了第三天临下班前,我终于提前把所有的材料都读完了。 “这么快就都看完了?是不是坐不住板凳了?”张主任用怀疑地目光看着我。 “我是认真看的,连一个字都没有落下!”我拍着胸脯保证着。 张主任的脸色突然严肃起来,他抬头盯着我问道:“有什么感觉吗?” 我不解地摇摇头:“感觉?什么感觉?我没有啥感觉啊?” 张主任一拍桌子,猛地站起身:“那你就给我再看一遍!不,再看两遍!” 说罢,张主任扭头走出办公室。 我呆呆地傻站在那里,完全不明白主任为啥发这么大的火,心中思忖:他说的那个“感觉”到底是什么啊?我怎么没有感觉到啊? 入夜,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我下了决心,这次一定要把这些材料认认真真地再看上它两遍!就这样,我坐在办公室里一动不动地苦读了四天。将所有的材料又再次通读了两遍。别说,这回儿我还真的有了不少“感觉”:原来,这材料分《总结》、《汇报》、《经验》、《调查》、《请示》、《通知》、《决定》等等,每种文体的写法都不一样,各有各的规矩。 |
说点什么...